戴然然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慢阻肺患者肺炎后感染怎么办?

发表者:戴然然 人已读

患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上海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的戴然然医生,希望我的科普内容能为您带来帮助。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关于慢阻肺的常见疑问解答”

关键词:疗效评估 病原体

慢阻肺患者一旦罹患肺炎,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情况、临床特点、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疾病严重程度、肝肾功能、既往用药和药物敏感性情况分析最有可能的病原提并评估耐药风险,及早启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一般治疗72小时后评估疗效,通过患者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变化趋势、咳嗽咳痰症状、痰液性质和氧饱和度数据等结合血感染相关指标等结果,可以判断疗效。

专家说:若初始治疗反应不佳,在调整抗感染药物治疗前,应考虑如下问题:①抗菌方案是否覆盖了潜在致病原。慢阻肺合并肺炎患者大部分是老年人,在门急诊或病房接受治疗。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衣原体、流感病毒、RSV病毒、卡他莫拉菌、厌氧菌、军团菌均为常见致病菌,经验性抗感染方案应尽量覆盖。一旦初治失败,应积极通过痰液、血液和咽拭等寻找新病原学依据。②是否存在痰液清除障碍等影响感染控制的因素。慢阻肺本身存在粘液高分泌现象,感染时痰液尤其多而粘稠,不易排出,导致引流障碍,感染不易控制。此外,患者营养状态差,咳嗽咳痰无力也是导致痰液清楚障碍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应积极改善营养状况,应用化痰药物,辅以体位引流、背部叩击等气道廓清的康复训练方法,帮助痰液清除。③反复检查感染的病原学,注意耐药菌或特殊病原体感染,尤其是有糖尿病、心脏病等合并症的患者,或者已经较长时间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或)近期反复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应注意真菌或者结核感染可能。④评估是否存在未控制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如肺炎旁积液、脓胸、肺脓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及转移性脓肿。或者一些非感染疾病,例如心力衰竭、肺癌、肺栓塞、间质性肺疾病等。⑤呼吸道病毒在肺炎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是肺炎的直接病原体,也可以使患者继发细菌性肺炎。常见病毒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等。结合流行病学(如流行季节和疫区旅行史等)和临床特征早期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手段。

健康术语:

粘液高分泌:气道黏液高分泌是指在炎症、氧化应激等因素刺激下,气道上皮腺体增生和杯状细胞肥大,分泌过多的黏液的一种临床表现。粘液高分泌影响慢性气道疾病发病、进展和预后,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

体位引流:促进脓痰排出的一种物理方法。具体操作时通过改变身体的位置,使患肺处于高处,其引流支气管的开口向下,促使痰液借重力作用,顺体位引流气管咳出。


本文是戴然然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