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刘铁成 人已读
如果把心脏比作一台24小时工作的“发动机”,那冠状动脉就是为它输送燃料(氧气和养分)的管道。当冠状动脉因粥样硬化斑块而狭窄时,心脏就会因供血不足而报警,产生一系列的症状,这就是心绞痛。它提示你的心脏正在承受缺血缺氧的伤害。
心绞痛≠心肌梗死,但两者都需高度警惕。心绞痛与心肌梗死同属冠心病范畴,但严重程度不同。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短暂缺血,疼痛通常持续2-1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完全堵塞导致心肌坏死,疼痛剧烈且持续超过20分钟,可致命。
若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如超过15分钟),或静息时发作,则考虑此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可能预示心肌梗死风险,需立即就医。
心绞痛的典型表现
1、疼痛部位: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手臂、下颌或背部。
2、疼痛性质:压迫感、紧缩感、灼烧感,而非“针扎样”刺痛。
3、诱发因素:体力活动(如爬楼梯)、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刺激等。
4、缓解方式**:停止活动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3-5分钟内缓解。
此外心绞痛还存在其他易被忽视的不典型症,比如呼吸困难、恶心、出冷汗,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可能仅表现为乏力或头晕 。
哪些人容易患上心绞痛?
1、三高人群: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2、吸烟者**:烟草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
3、超重/肥胖者:内脏脂肪促进炎症反应
4、家族史:直系亲属有早发冠心病史(男性<55岁,女性<65岁)
5、长期压力大:慢性应激增加心脏负荷
确诊心绞痛需要做哪些检查?
1、心电图(静息/动态/运动负荷):捕捉心肌缺血特征性改变
2. 心脏超声: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3. 冠脉CTA或造影:直接观察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如何治疗和预防
1. 药物治疗:
急救药物:
硝酸甘油(注意患者血压)或速效救心丸
长期用药:
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肠溶片)
降脂药(如他汀类)
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
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
手术治疗:
冠脉支架植入术
-冠脉搭桥术
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低盐低脂,增加全谷物、深海鱼、新鲜蔬果
适当运动
戒烟限酒
本文是刘铁成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