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力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心血管疾病患者阿司匹林吃还是不吃?

发表者:吴力 人已读

阿司匹林诞生已经100多年了,作为一个历经百年的传奇药物,目前仍在临床广泛应用。阿司匹林最早是作为解热镇痛的药物,有“头痛发热阿司匹林一包”之传说,可见当时应用之广泛。

上世纪80年代初阿司匹林又焕发青春,老药新用,发现它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预防血栓形成。近年来又有新的发现: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可以减少结肠、直肠癌的发生,所以阿司匹林是一名功勋卓著的老战士。详实的证据,而又经过临床实践的检验,使得阿司匹林受到大家的青睐。

阿司匹林的传奇历史

阿司匹林最早由德国的拜耳医药公司研发并生产,1899年应用于临床,相当一段时间是解热镇痛的主要药物。1969年阿姆斯特朗携带阿司匹林登上月球。

1982年因John Vane发现其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机理而被伊丽莎白二世授予诺贝尔医学奖;先后有多位政要、明星为其作广告宣传。

上世纪80年代研究证明:阿司匹林可以预防血栓形成,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近年来临床观察发现阿司匹林可以减少肿瘤的发生,特别是结肠恶性肿瘤。

阿司匹林在哪些疾病中应用?

一、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塞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者,血栓形成是它们的共同发病特征,而作为基础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阿司匹林首当其冲,可以有效抑制血栓形成,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在降低心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和改善预后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阿司匹林与降脂药他汀类联合应用,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心力衰竭的死亡率。

因此,各国指南一致推荐阿司匹林作为急性冠脉综合症、冠心病的一线治疗用药。

二、阿司匹林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

美国JNC7提出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应用阿司匹林,主要用于10年心血管事件风险超过10-20%的患者。

欧洲高血压指南(2023年版)强调阿

司匹林在高血压患者的预防性使用,主要用于心血管事件发生可能性较大,有肾功能下降的患者。中-低危的高血压患者不推荐使用阿司匹林,因为获得的好处与发生副作用的风险相当。

中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指南(2018年

版)建议:高血压伴有糖尿病,或心血管事件高风险者(10年发生的风险超过10%)可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但是血压必须控制在180/100mmHg以下,且长期稳定。排除消化道溃疡、出血性胃炎、慢性肝病失代偿、血液系统疾病、出血性疾病,服用其他药物:例如皮质醇、非甾体类抗炎药、抗凝剂等。

三、阿司匹林在糖尿病患者的应用

美国糖尿病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建议:①由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②成年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此外阿司匹林还可以增加胰岛素释放,降低胰岛素抵抗,并且增加降糖药物的作用。

四、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的患者

此类患者是否应该早期使用阿司匹林还没有得到循证医学的支持,故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但是《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国专家共识2012年》推荐:诊断明确无禁忌症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建议服用阿司匹林。

五、普通人是否也应该服用阿司匹林?

由于担心患脑梗塞或心肌梗塞,很多人都想知道自己是否也应该服用阿司匹林,虽然阿司匹林有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副作用,但是脑梗和心梗更加可怕,可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瘫痪。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男性年龄>45岁,女性年龄>55岁;

早发冠心病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这些危险因素可用来评估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发布的普通人群阿司匹林应用推荐意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50-60岁,有2个以上危险因素,存在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可能性,没有消化道溃疡、出血性胃炎、血液病等,可以考虑服用75-100mg/日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60-69岁,随着年龄的增加,不同程度都会出现动脉硬化,如果检查没有发现其他危险因素,单从年龄考虑,也应该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100mg/日),预防心脑血管事件。

3.50岁以下的人群,如果患者存在冠心病、心肌梗塞、脑中风等是一定要服用阿司匹林的,一是用来治疗疾病,二是预防复发,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4.如果年龄≤50岁的人群,只有1-2个

危险因素,需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如果仅仅作为预防,目前大部分的证据还不支持应用,因为一部分可能受益,而另一部分反而有害。

5.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没有心血管危险因素,10年内发生心血管意外的可能性较低,服用阿司匹林虽然对心脑血管有好处,但是由于老年人全身脏器功能处于代偿阶段,或患有其他疾病,服用多种药物治疗,发生副反应难以预料,故总体的获益并没有超过副作用。

六、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众人皆知的是对胃肠的刺激或损伤,胃肠出血,还可以造成脑出血,严重时危及生命。

容易发生副反应的人群包括:消化道溃疡患者,血液病患者,过敏体质,长期大量吸烟饮酒者。

年龄越大,发生出血事件的风险越大。

服用时间越长,出血的概率增加,特别是服用10年以上者,出血风险明显增加。

总结,是否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需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医生建议和医学指南综合判断。阿司匹林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是“保命药”,而对于健康人群、出血体质者可能是“风险药”,务必个体化评估,合理使用。

本文是吴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