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樾之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中医肿瘤临床

罗樾之教授眼中中医视角的肺癌治疗案例与经验全解析

发表者:罗樾之 人已读

罗樾之教授眼中中医视角的肺癌治疗案例与经验全解析

一、引言

肺癌作为当今发病率和死亡率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给无数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现代医学不断探索治疗手段的同时,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在肺癌治疗领域展现出重要价值。罗樾之教授作为中医肿瘤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在肺癌治疗上有着诸多成功案例与宝贵经验,以下将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二、中医对肺癌的基础认知

(一)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肺癌的发生常与多种因素相关。正气内虚是根本,当人体肺气不足、脾肾亏虚时,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外感六淫之邪,如长期接触烟毒、空气污染等“毒邪”,乘虚而入,侵犯肺脏。情志失调也是重要因素,长期的忧思、恼怒等不良情绪可致肝郁气滞,进而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辛辣炙煿之物,损伤脾胃,聚湿生痰,痰浊阻滞肺络,加之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生,痰瘀互结,最终形成肺癌。

(二)辨证分型

常见的肺癌辨证分型有气虚痰湿型,症见咳嗽痰多、气短乏力、胸闷纳呆,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阴虚内热型,表现为干咳少痰、咯血、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气滞血瘀型,常伴有胸痛如刺、痛处固定、咳嗽带血、面色晦暗,舌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等。不同的证型为后续的精准治疗提供了依据。

三、罗樾之教授的肺癌治疗案例展示

(一)案例一:气虚痰湿型肺癌

患者李某,男性,60 岁,确诊为肺癌中晚期,行手术及化疗后,身体极度虚弱,咳嗽频繁,痰多色白质黏,胸闷气短,食欲不佳,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细。

罗樾之教授辨证为气虚痰湿型肺癌,治疗上以扶正祛邪为原则。扶正方面,重用黄芪、党参等补气健脾之药,以培补正气,增强机体抵抗力,改善患者虚弱状态。祛邪则选用半夏、陈皮、茯苓、薏苡仁等化痰祛湿之品,以祛除肺中痰湿。同时,配伍少量浙贝母、山慈菇等化痰软坚、解毒散结的药物,兼顾抑制肿瘤。经过几个疗程的中药调理,患者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减轻,气短、胸闷等情况有所缓解,食欲逐渐恢复,精神状态也大为改观,复查显示病情稳定,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二)案例二:阴虚内热型肺癌

患者张某,女性,55 岁,肺癌晚期,拒绝进行放化疗,前来寻求中医治疗。主要症状为干咳无痰,时有咯血,午后潮热,夜间盗汗,手足心热,口干咽燥,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

罗教授诊断其为阴虚内热型肺癌,治疗着重滋阴清热、润肺止咳、凉血止血。方中以沙参、麦冬、玉竹、百合等滋养肺阴,生地、玄参、知母等清热降火,兼用白及、仙鹤草、藕节等凉血止血。随着治疗的推进,患者咯血次数减少,干咳程度减轻,潮热、盗汗等阴虚内热症状逐步缓解,病情得到一定控制,延长了生存期,且提高了生活的舒适度。

(三)案例三:气滞血瘀型肺癌

患者王某,男性,50 岁,确诊肺癌后,胸部疼痛剧烈,呈刺痛感,痛处固定不移,咳嗽时疼痛加剧,伴有咯血,血色暗红,面色晦暗,情绪抑郁,舌紫暗,有瘀斑,脉弦涩。

针对该气滞血瘀型肺癌患者,罗樾之教授采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治法。药用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等活血化瘀药物,以改善肺部瘀血阻滞的状态;同时配伍柴胡、枳壳、青皮等理气药,使气机通畅,气行则血行,缓解胸痛症状。又加入三七粉、蒲黄等止血化瘀之品,以防出血加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胸痛明显减轻,咯血情况减少,情绪也有所改善,整体病情朝着稳定方向发展。

四、罗樾之教授的肺癌治疗经验总结

(一)整体观念贯穿始终

罗教授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肺与其他脏腑密切相关。在治疗肺癌时,不仅关注肺脏本身的病变,还重视对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的调节。例如,通过健运脾胃来保证气血生化有源,为机体抗邪提供物质基础;滋养肝肾,维持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的正常运行,从而协同助力肺癌的治疗,提高整体疗效。

(二)辨证论治精准用药

坚持依据患者的个体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综合信息进行辨证论治,不局限于固定的方剂。针对不同的证型,灵活调配药物,精准把握用药的剂量和配伍。如对于正虚明显的患者加大扶正药物的用量,而对于邪实较重者适当增加祛邪药物的比例,力求做到药证相符,发挥最佳治疗效果。

(三)扶正祛邪灵活权衡

根据肺癌患者所处的疾病阶段、身体状况等因素,巧妙权衡扶正与祛邪的比重。在疾病早期,患者正气尚足时,可适当加强祛邪力度,以抑制肿瘤发展;而到了中晚期,患者正气多已亏虚,此时以扶正为主,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兼顾祛邪,控制肿瘤的进展,尽可能延长生存期。

(四)内外治结合增效

除了内服中药汤剂外,罗教授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配合使用中药外敷、穴位贴敷、艾灸等外治法。例如,对于胸痛明显的患者,采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中药外敷于胸部疼痛部位,通过皮肤渗透,直达病所,与内服药物相互配合,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更好地缓解患者的症状。

五、结论

罗樾之教授从中医视角出发,通过丰富的临床案例展现了中医治疗肺癌的独特优势与良好疗效。其精准的辨证论治、灵活的扶正祛邪策略以及对整体观念的重视等经验,为中医肿瘤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也为广大肺癌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希望,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同时,也提示我们在肺癌治疗中应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为患者谋求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文是罗樾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