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专家

疾病: 学生心理问题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牛德福

暂无推荐医生

学生心理问题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离我们远吗?近年来,新闻报道多次提到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问题,社会大众可能觉得媒体报道都是少见的个案,其实距离我们普通人家庭还很远。其实不然,它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因为多数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具有隐匿性,不易发现而已。前些天的某一个下午,我的诊室先后进来了3个中学生,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情绪低落,不想学习,觉得将来完全没有希望,有自伤行为,甚至不想活,觉得自己活不到成年。男生A,16岁,注意力不集中10年。一直断断续续服用托莫西汀治疗,有好转。现在高中一年级,之前成绩中等。但前2个月开始学校干涉他,觉得他的学习成绩去理科班可能会影响高考升学率,不让他学理科,只给他学文科。从此之后,觉得绝望,情绪异常,说谎,自伤,沉迷游戏,不想学习,成绩大幅下跌到年级倒数。女生B,14岁,4个月前有个好朋友自杀身亡,之后患儿总是感觉自己没用,用小刀自伤,伴随做噩梦。上课注意力涣散,总是走神,听不进去。现在初三,学习成绩从中等下跌成倒数,所有科都不及格。事发当天,本来那个好朋友女生约了患儿一起去玩,但患儿自己发烧,未能应约,结果那个女生出事了。患儿因此极度自责自己,觉得自己好像应该对好朋友的自杀负责,如果那天自己应约跟她一起去玩了,好朋友就不会出事了。女生C,13岁,2岁时父母离异,母亲从此消失。2-9岁期间跟奶奶生活,9岁起跟父亲生活。父亲脾气暴躁,父女很少沟通。从大半年前起经常睡不醒、觉得头脑昏沉,上学经常迟到,成绩倒数。在学校,跟一男生和另一女生关系密切,但该男生去年重度抑郁,已经休学。患儿从此在家沉睡不起,除了吃饭之外蜗居不出房门,厌学,玩手机上瘾。平时父亲管教不给玩手机,患儿就大哭大叫,最终得到手机。在谈话中,透露自己对将来毫无希望,觉得自己活不到成年。有时用小刀自残、咬自己、打自己身体。据报道,大约8%的儿童和青少年患有抑郁症,这个发病率其实挺高了,说明它距离我们并不远。单是本文中就涉及了5个抑郁症青少年,除了就诊的3人外,还有一个男生重度抑郁休学,另一个女生重度抑郁自杀。儿童抑郁症的表现并不像成人那样明显,症状不典型,大多不愿向父母表述内心的痛苦与不良感受,或者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因此带有很强隐匿性,不易被察觉。儿童抑郁症一般会与其他行为问题并存,大人看到的主要是外显的行为问题,如无端发脾气、哭泣、逆反、攻击行为、回避、食欲反常、不想学习、玩手机上瘾等。对此家长要么打骂体罚、要么粗心不顾,一般不会认为有心理问题去看医生。??儿童抑郁症发病的原因多种多样,不排除具有家族遗传性因素。父母争吵离异、家庭暴力、父母生重病或失去亲人、同学或朋友非正常死亡、遭受欺凌、友谊破裂、考试挫败、遭受惩罚、遭虐待或性侵、遭受遗弃、搬家、转学或转班级等均是可能诱发抑郁的应激事件。下午来就诊的3个中学生都有以上之一的应激诱因。如果孩子存在以上诱因之一,家长就需要特别关注了。??还有就是儿童自身情绪调节功能差的问题。研究显示,自幼情绪紊乱、容易哭闹且不易被安抚或苦恼时较少寻找大人安抚的孩子,有可能存在情绪调控功能失调。他们特别容易长期体验不快感,且容易长时间经历痛苦和悲伤感,以至于无法调整心态或难以克服自己的消极情绪,遇到事情通常采取逃避和自我惩罚,直至抑郁发作。就诊的这3个中学生跟家长的沟通都或多或少有问题,要么就几乎没有沟通,要么就不愿说出来。??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下现象,家长和老师需要相互反馈,并及时跟孩子沟通了解情况,同时应积极寻找专业医师求得帮助。1.?郁郁寡欢、缺乏活力、低自尊、容易疲劳;2.?无缘无故发脾气、暴怒和哭泣,且显得特别委屈;3.?食欲下降或暴饮暴食;4.?精力低下和学习下降,做事犹豫不决;5.?明显的无助感,缺乏孩童期应有的快乐和笑声;6.?注意力涣散、不愿上学、不愿社交、不愿与家人待在一起;7.?蜗居家里不愿出去,沉迷于电子游戏或其它物质依赖;8.?睡眠问题、生活节律昼夜颠覆、赖床不起;9.?扬言活着没意思,有自杀言论和探讨自杀方法等;10.?对学校不满和抵触上学;11.?有经常在学校遭受欺凌的经历;12.?对自己不满,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我贬低;13.?对表扬不在乎,曲解别人的赞扬;14.?无端地自我惩罚、自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