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专家

骨样骨瘤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骨样骨瘤微创消融治疗骨样骨瘤是一种良性的成骨性肿瘤,其典型的特点是单发的、小于2厘米的小的呈放射线透亮的瘤巢表现,该瘤巢部位常产生高水平的前列腺素和骨钙素。骨母细胞瘤在形态学和遗传学上与骨样骨瘤相似,主要区别在于病变的大小(大于2厘米)、涉及的区域、患者表现和治疗。骨样骨瘤和骨母细胞瘤分别占所有良性骨肿瘤的约10%和3%,在脊柱中,原发性骨母细胞瘤占所有骨性脊柱肿瘤的10%。临床表现:骨样骨瘤通常好发于10-20岁人群,但也可发生于儿童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逐渐加重的钝痛和隐痛,特别在夜间加剧,可能与活动有关或无关(第11章和第41章)。典型特点是,疼痛在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后得以缓解。骨样骨瘤最常见于下肢(50%)、脊柱(15%)、手部(10%)或足部(5%)。患者可表现为跛行、肌肉萎缩、腿长差异,并在病变部位出现点压痛。骨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可能类似于骨样骨瘤,但对NSAIDs的反应明显较差。与骨样骨瘤患者相比,骨母细胞瘤患者更常见脊柱孤立受累,其中40%的患者具有孤立性脊柱病变。症状可能涉及脊柱的任何部分,约三分之一的患者伴有神经症状,如截瘫或截瘫。大约50%的患者出现由于软组织受累和肿块效应引起的神经根症状。脊旁肌肉痉挛和脊柱活动范围受限也可能存在。影像学:在常规X线片上,骨样骨瘤呈现为一个<2厘米的放射线透亮的瘤巢区域,周围是反应性骨硬化。骨母细胞瘤与骨样骨瘤非常相似,但是病变较大(>2厘米)。由于位于脊柱或核心周围皮质增厚,病变在X线片上可能显示不清。因此,局部的三维CT扫描是首选的病变检查方法,以确定病变的大小和位置。磁共振成像(MRI)通常不推荐作为首选检查,因为会出现闪烁现象,指的是病变旁边的软组织肿胀和水肿,可能会错误地暗示更恶性或感染性病因。如果进行MRI成像,病变在T2序列上呈现高信号强度,原因是病变的钙化和血管性。治疗选择:对于骨样骨瘤,首选治疗是临床观察和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治疗。约50%的这些病例可以单独使用NSAID进行管理。对于对NSAID无效的疼痛患者,必须考虑鉴别骨母细胞瘤并建议手术治疗。手术治疗:CT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术(RFA)是治疗的金标准。对于失败的药物治疗且有关节周围病变的患者,RFA是首选治疗方法。极少数患者需要开放手术切除。潜在并发症:使用射频消融术(RFA)治疗的患者中,约有10%至15%可能出现病变的复发。在接受局部刮除手术的患者中,复发率通常为10%至20%。手术治疗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完全切除病灶核心,不留任何残余。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肿瘤科蔡郑东教授最早在国内开展了CT引导下的骨样骨瘤的微创消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将这种传统的开放手术为主的手术方式变为微创治疗。2008年团队在中华骨科杂志上报道了这一技术,43例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达93%。团队致力于更加微创和精细化治疗骨样骨瘤,每年诊治骨样骨瘤患者超过30例,治愈率超过95%,先后采用了CT引导微波、磁共振引导超声聚焦等多种方法,一直发展到现在O臂引导下的精准定位OsteoCool射频消融,而对于股骨近端、骨盆、骶骨等结构更为复杂的区域,可以在导航引导下穿刺,一次穿刺到位,最大限度减少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