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专家

糖尿病肾病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糖尿病肾病如何分期?糖尿病肾病是怎么分期的?今天一位小伙子咨询我,他是糖尿病肾病,尿中有微量蛋白,肾功能正常,当地一家医院的医生说他是糖尿病肾病3期,而另一家医院的医生又说他是糖尿病肾病1期,他有点懵,问我糖尿病肾病是怎么分期的,两个医生谁说的对?估计许多糖尿病友甚至个别医生可能都有这样的疑惑,我今天给大家说清楚。传统的教科书,对糖尿病肾病的分期一直沿用Mogensen分期法,将糖尿病肾病分成5期:?1期:高滤过期,肾脏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增高;?2期:滤过率正常期,肾小球滤过率正常;?3期:微量蛋白尿期,出现微量蛋白尿;?4期:大量蛋白尿期,出现大量蛋白尿;?5期:肾衰竭期,肾功能下降,肾衰竭。如果按照这个分期标准,这位糖尿病友出现了尿微量蛋白,的确是糖尿病肾病3期。但是,这个分期标准是1983年Mogensen对1型糖尿病做的分期,有时代局限性,也不适合2型糖尿病人。2002年,KDOQI(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指南)提出了根据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对慢性肾脏病进行分期,也分成5期:?1期:肾小球滤过率90ml/min以上;?2期:肾小球滤过率89~60ml/min;?3期:肾小球滤过率59~30ml/min;?4期:肾小球滤过率29~15ml/min;?5期:15ml/min以下,或者已经透析。ADA(美国糖尿病协会指南)推荐对糖尿病肾病的分期也参考此标准。2012年KDIGO(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发布的慢性肾脏病评估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推出了根据病因-肾小球滤过率-白蛋白尿进行分期的标准,也就是除了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分期外,根据尿蛋白水平,每一期还进行危险分级。见图,该标准更适合临床事件。我国近几年发布的指南,对糖尿病肾病也都是按照这个分期标准进行分期的。如果按照这个分期标准,这位糖尿病友就是糖尿病肾病1期。来源医脉通内分泌科
“肾”思熟虑——不可不知的糖尿病肾病近3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2015至2017年调查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2%[1]。在我国,糖尿病是导致成人失明、非创伤性截肢的主要原因,也是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糖尿病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而“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调查显示[1],大约20%-40%(平均3个人中就有1个)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病,主要表现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30mg/g和(或)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60ml·min-?·(1.73m?)-?,且持续超过3个月。对于糖尿病肾病的判断,如果糖尿病患者明确知道自己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或是病程较长时,出现以下表现就应留心有糖尿病肾病的可能:1.尿量增多,易疲倦。2.蛋白尿、泡沫尿。这是糖尿病肾病早期比较容易观察到的一个症状,主要表现为运动后尿白蛋白增多,而通过休息,排尿情况又会恢复症状。3.水肿。肾功能异常时,就无法及时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就会出现足部、眼部水肿,随着肾功能的进一步降低,会发展为持续性水肿乃至全身性水肿。4.尿量改变。当肾脏滤过功能下降,部分患者会出现尿量减少的情况。患者在临床肾病前期大部分没有特异性表现,易被忽略,一旦出现异常,肾脏已经受到明显伤害。目前,国内外针对糖尿病肾病的西医治疗手段主要以降压、调节血糖、纠正脂质代谢紊乱和一般治疗为主,对终末期患者可以进行透析治疗或肾脏、干细胞移植[2]。其中主要包括:长期的高血糖症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原因,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控制血糖对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极其重要;当然,高血压也可引起肾脏损害,在糖尿病早期,治疗高血压可能比控制血糖更为重要,两者需同时进行。蛋白尿不仅是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也是促进肾功能恶化和增加心血管事件的标志。控制蛋白尿是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己酮可可碱具有抗炎、改善血液流变变、抗纤维化及抗增生作用,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肾病。近年临床证据显示,己酮可可碱可显著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延迟eGFR的降低,可延缓疾病发展[3]。除此之外,患者还要低蛋白饮食,肥胖者要降低体重,合并高尿酸血及痛风的患者要降低血尿酸,预防尿路感染,禁用有损肾脏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消炎药等)、戒烟忌酒等等。相信患者通过综合治疗、积极预防,一定会远离肾脏危机,享受更健康的生活。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21,41(4):388-410.[2]杨诏茹,董惠洁,郭思彤.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J].慢性病学杂志,2022,23(12):1825-1830.[3]郑刚,任广翔,赵智勇.己酮可可碱保护肾脏作用的临床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20,41(12):993-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