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公立三甲肿瘤医院

推荐专家

泌尿系结石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诡异”多变的尿液结晶,结石的“罪魁祸首”吗??每天晨起上厕所,你有注意过自己的尿液吗?不同的尿液会反映不同的身体状况,结石患者的尿液,放大300倍,就会发现很多的尿液结晶,像一颗一颗的小石头。??结晶顾名思义是指物质由液态或气态形成晶体。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结晶有:玻璃、结冰、食盐、白砂糖、石英.......那么您听过尿液中的结晶吗?相信大家体检的时候或者无意中观察到自己的尿液混浊,心里总会有些小小的不安,下面我们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引起尿液混浊的原因之一——尿液结晶!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喝水太少,出汗多或者有环境温度改变、病理、药物等因素时都可能引起尿液结晶。???一.尿液中为什么会有结晶??尿液结晶简单来说,就是尿液中出现的特殊沉淀物,也是形成结石的“罪魁祸首”。?好好的尿液中,为什么会有结晶产生呢??主要有两大原因:?一类是生理性原因。当我们的饮食不当时,摄入了过多的草酸、尿酸,导致尿液中有害成分浓度变高,就容易形成沉淀,变成草酸盐结晶、尿酸盐结晶等。?另一类是病理性原因。由于各种病理因素或是某种药物在体内代谢异常,而导致尿液中出现结晶。??尿液浓缩:饮水量过少、出汗量过多,都会使尿液出现暂时性的浓缩,尤其是既往有肾结石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形成尿液结晶。通过大量饮水,可减少结石基质在尿液中的浓度,进而减少结晶或结石的形成,即使形成小结石,也能够通过大量排尿促使结石尽快排出,防止结石增长变大,引起更严重的后果。?尿液中结晶的形成可能由以下任何原因引起,如脱水,由于液体摄入不足,尿液中的少量矿物质会变硬并形成晶体。?结晶的形成也与尿液的pH、温度、形成该结晶的物质及其胶体物质的浓度和溶解度有关。?二.生理性结晶生理性结晶多来自食物及机体盐类的正常代谢产物与钙、镁、铵等离子结合。常见有:1.酸性尿液中常见结晶1)非晶形尿酸盐结晶●形态:黄色或黄褐色颗粒状或小球形,可出现粉红色或淡粉色沉淀;尿液标本自然沉淀物外观常为淡黄至粉红色。?●简述:尿液pH在5.7~7.0之间时,尿酸以电离形式存在,表现为非晶形尿酸盐。是人体内尿酸(钠、钾、镁和钙)盐以无定形或非结晶形式沉淀的晶体●鉴别要点:加热至60℃溶解,在低温、浓缩、较强酸性环境下更易析出。加盐酸、氢氧化钾溶解,加乙酸溶解后可再析出尿酸结晶●主要临床意义:一般无临床意义??2)草酸钙结晶:●形态:多呈无色-淡黄色;可分为单水和二水草酸钙结晶。单水草酸钙结晶多呈椭圆形、哑铃形及多种不规则形,而双水草酸钙结晶多呈八面体结构。●简述:多出现于酸性、中性和弱碱性尿中。源于食用富含草酸的食物,经机体代谢后草酸与钙离子结合形成草酸钙结晶●鉴别要点:加热至60℃不溶;溶于盐酸;不溶于乙酸、氢氧化钾及氯仿●主要临床意义:少量出现无临床意义。食用高钙食物及大量服用维生素C易形成草酸钙结晶。在新鲜尿液中有大量草酸钙结晶并有红细胞存在,同时伴膀胱刺激症状,多为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单水草酸钙结晶大量出现时可能与原发性高草酸尿症有关,双水草酸钙结晶大量出现时通常与高钙尿症有关。???呈无色闪烁发光的八面体或卵圆状,少量无太大临床意义,大量出现并伴有红细胞时,多为结石征兆。?3)尿酸结晶●形态:淡黄、深黄或黄褐色。尿酸结晶是尿液结晶中形态变化、种类最多的一种生理性结晶,其形态有菱形、花瓣形、四边形、六边形、立方体形、哑铃形、腰鼓形等。肉眼观察尿酸结晶呈细沙粒状,常沉积在试管底部,在低倍镜下可见成堆聚集。易聚集成束成堆。●简述:尿易出现在pH<5.7的酸性尿中。pH>5.7时则会以无定形尿酸盐或尿酸钠结晶的形式出现。尿酸是嘌呤类代谢的产物,常以尿酸或尿酸盐的形式在尿液中析出结晶体●鉴别要点:加温60℃不溶解,加醋酸、盐酸和氯仿均不溶解,加氢氧化钾可溶解。加氨水转变成尿酸铵结晶●主要临床意义:健康人偶见。食用含高嘌呤食物、痛风、淋巴瘤、白血病、结石等可见。???4)硫酸钙结晶●形态:与磷酸钙结晶相似,为无色薄针状或棱柱形,可呈放射状排列●简述:仅出现在酸性尿●鉴别要点:可通过尿pH值与磷酸钙结晶相鉴别;可溶于乙酸。硫酸结晶多出现于酸性尿液中,磷酸钙结晶多出现于碱性尿液中。●主要临床意义:罕见,无临床意义??2.碱性尿液中结晶?1)非晶形磷酸盐结晶●形态:颗粒细小,肉眼可见灰白色浑浊沉淀。●简述:常出现于碱性尿,因pH值增高而降低了磷酸钙溶解度而出现结晶,在天气寒冷时更易析出并沉淀。是引起碱性尿浑浊最常见原因●鉴别要点:非晶型磷酸盐和非晶型尿酸盐结晶区别常依据pH和沉淀物颜色初步鉴别。注意与乳糜尿、脓尿和菌尿鉴别●主要临床意义:一般无临床意义,多见于素食者。多量且反复出现则易形成结石???2)磷酸铵镁结晶●形态:为无色、大小不一,折光性强,呈“棺材盖”或“屋顶”样、信封样、棱柱状、羽毛状等多种形态●简述:常出现于pH>6.5尿中。细菌分解尿素产生游离氨,尿氨碱化产生三价磷酸盐与尿中游离氨结合而成●鉴别要点:加热不溶,溶解于乙酸和盐酸。注意与磷酸钙结晶鉴别●主要临床意义:新鲜晨尿检出多量磷酸铵镁结晶,同时伴有细菌,提示泌尿系统感染,建议进行尿液细菌培养。陈旧尿中出现无临床意义???3)磷酸钙结晶●形态:无色。一种为典型磷酸钙结晶,呈细长棱柱状,带有楔形末端,可单个散在或呈束或呈菊花状分布。另一种为片状磷酸钙结晶,呈扁平状、不规则,其上附着有磷酸盐颗粒●简述:常出现于碱性尿。是尿中磷酸盐与钙离子结合的产物●鉴别要点:可溶解于乙酸和盐酸。长棱柱形磷酸钙结晶要与三联磷酸盐结晶相鉴别。呈扁平状形态的磷酸钙结晶,其上附着有磷酸盐颗粒,要与开始降解的较大的鳞状上皮细胞相鉴别;应注意与聚集成堆的磷酸铵镁结晶区分●主要临床意义:少见,若长期出现,应排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小管性酸中毒或长期卧床引起的骨质脱钙??4)尿酸铵结晶尿酸铵结晶●形态:黄褐色不透明,其典型特征是树根状海星状、棘球状也可见哑铃样等各种不规则的形态。●简述:多出现在碱性尿,也可出现在pH>5.7的尿液或陈旧尿中。为尿酸与游离铵结合的产物●鉴别要点:加热60℃可溶解;加乙酸、盐酸或氢氧化钾溶液均可溶解;加入浓盐酸,可转化为尿酸结晶●主要临床意义:少量发现无临床意义。如在新鲜尿中见到大量尿酸铵结晶,提示可能有膀胱细菌性感染。大量尿酸铵结晶出现可形成泌尿道结石?三.病理性结晶病理性结晶是由于各种病理因素在体内代谢异常而出现的结晶。常见有:1.胆固醇结晶●形态:无色,缺角板状,可单独出现,也可聚集成堆●简述:多出现于酸性尿。尿液胆固醇增多时,多在体外放置冷却后易析出胆固醇结晶●鉴别要点:溶解于氯仿和乙醚。可伴有脂肪颗粒细胞及尿蛋白质阳性●主要临床意义: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乳糜尿、严重泌尿道感染、肾病综合征、多囊肾病、类脂性肾病等?2.胆红素结晶●形态:深黄或红色;针状或呈束,曲直不一;也可呈短棒状、小球状,有时可粘附于白细胞或上皮细胞表面,或被白细胞吞噬。由于氧化作用有时可呈非结晶体的色素颗粒●简述:常出现于酸性尿。是血红蛋白代谢产物●鉴别要点:可溶于氯仿、酸、碱、丙酮;不溶于酒精和乙醚●主要临床意义:多见于各种黄疸、肝癌、肝硬化和有机磷中毒等???呈橘红色成束的针状或小块状,见于各种黄疸患者。??3.胱氨酸结晶●形态:无色,大小不等,不对称六边形薄片状,边缘清晰、折光性强。可单独出现,也可聚集或叠落在一起●简述:常出现于pH<8.3的尿中。是蛋白质分解的产物●鉴别要点:可溶于盐酸、碱和氨水;加热不溶;不溶于乙酸、酒精、乙醚●主要临床意义:见于遗传性胱氨酸尿症,严重肝病、风湿病或梅毒;大量出现可导致结石等?????4.亮氨酸结晶●形态:黄色到黄褐色、大小不一折光性强的圆形或椭圆形结晶,具有同心圆结构,某些结晶可见放射状条纹和一个位于中心的核。●简述:常出现于酸性尿。是蛋白质分解产物●鉴别要点:溶于热乙酸、热酒精、碱;不溶于盐酸。在偏振光显微镜有双折射现象,但没有“马耳他十字”结构●主要临床意义:见于严重肝病、急性肝坏死,还可见于组织大量坏死性疾病、急性磷中毒、糖尿病昏迷、白血病、伤寒等,也可见于代谢紊乱性疾病?????5.酪氨酸结晶●形态:略带棕色或黑色的细针状,束状、团状或羽毛状●简述:多出现于酸性尿。是蛋白质分解产物,通过苯丙氨酸转换而产生的一种氨基酸●鉴别要点:溶解于氢氧化铵、盐酸、稀矿物油;不溶于乙酸、酒精和乙醚。酪氨酸结晶出现通常伴随血清胆红素升高。在显微镜下观察调整焦距时,这种结晶会呈现褐色或黑。●主要临床意义:罕见于高酪氨酸尿症、遗传性酪氨酸代谢症,氨基酸代谢受损的肝病等????四.药物结晶主要是服用磺胺类药物引起,大量出现可阻塞尿路,引起肾脏损伤。1.磺胺类药物结晶●形态:磺胺嘧啶和乙酰基磺胺嘧啶结晶形态多为棕黄色,不对称的麦捆或束状,束中心常偏于一侧,两端不对称,还可呈球状、扇状或贝壳状。磺胺甲基异噁唑和磺胺甲噁唑多为无色透明或微黄色,长方形或正方形六面体结构,似玻璃块,厚度大,边缘有遮光阴影,散在或聚集呈“+”“×”等形状●简述:多出现在酸性尿。来自药物代谢●鉴别要点:溶解于丙酮或碱性溶液●主要临床意义:伴随磺胺类药物的抗感染治疗而出现,与用药过量有关。磺胺制剂最初相对不易溶解,在肾小管内形成结晶,造成肾损害。目前药物已经改良,溶解性加大。磺胺类结晶在尿中并不常见,引起的肾脏损害也不常见?2.阿昔洛韦药物结晶●形态:形态呈无色透明,针状、两端尖锐或钝挫状,也可呈窄板状;可单只出现,也可聚集成束、成堆分布;有折光性,偏振光显微镜下呈红绿色双折射现象。当大量出现时,尿外观可呈丝滑样和乳白色改变●简述:来源于药物代谢●鉴别要点:结合用药史●主要临床意义:阿昔洛韦在体内被吸收后,主要通过肾脏排泄,由于该药在尿液中溶解度低,静脉给药时若滴速过快或输入过量均可引起肾小管内结晶沉淀,导致肾小管堵塞,严重时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3.阿莫西林结晶●形态:青霉素类药物结晶形态类似,一般无色,聚集成堆后可呈暗色;棱柱状或针状、粗细不同、两端尖锐或平整。单体可随机分布,也可交叉重叠,也可聚集成束或扫帚样。有折光性,在偏振光显微镜下可呈现明显双折射现象。大量出现时尿外观可呈白色浑浊状●简述:易出现于酸性尿。来自药物代谢,在低温条件下或置冰箱内更易呈束状聚集●鉴别要点:尿液可出现浑浊,请结合用药史,注意与阿昔洛韦药物结晶相鉴别。?●主要临床意义:青霉素类药物治疗后出现,特别是体内水摄入量不足时,易形成结晶。当药物大量使用时可导致急性肾损伤、血尿和泌尿系统结石???五.结晶就是结石吗?????尿液结晶虽然还称不上结石,但距离结石只有一步之遥,可以理解为结石形成的早期阶段。???结晶与结石的关系其实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尿液中的溶质超过其溶解度,也就是尿液处于过饱和状态时,成石成分就会析出,这是尿石形成的前提条件。???结石形成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结晶抑制因子的减少,至今已发现的尿中重要的结晶抑制因子有枸橼酸盐、镁、焦磷酸盐、TH蛋白、降钙素、尿蛋白和葡胺聚糖等。???在这两个因素的作用下,加上结晶促进因子和基质等因素的参与,结石的形成大致经过以下几个步骤:晶核形成,结晶生长,结晶聚集,结晶滞留,结石形成。???尿液结晶与结石的形成密切相关,尿晶体浓度(≥30个/HP)是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晶体的数量越高预示结石的形成可能性越大。?六.怎么预防尿液结晶?1.多饮水:?我国成人的饮水量一般建议每日1500~1700ml。但是,如果存在结晶,则建议每天饮水2500~3000ml,相当于500ml的矿泉水5~6瓶,使尿液量达到每天2000~2500ml。2.调整饮食:①低盐饮食??吃得太咸会减少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使尿液中的钙增多,容易出现含钙结石;还会引起水钠潴留,体液聚集在体内,尿量减少。②减少草酸盐摄入??部分食物含有大量草酸盐,如菠菜、大黄、土豆、花生、腰果、杏仁、巧克力、甜菜、芦笋、西芹、茶等,应适当控制。③减少动物蛋白的摄入量??高动物蛋白质饮食会升高尿钙及尿酸,降低尿液中枸橼酸盐,尿液中的尿钙及尿酸升高,均易形成结晶及结石,而枸橼酸盐可以防止含钙结石的产生,枸橼酸盐降低,易形成结晶。④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蔬菜、水果富含枸橼酸,有利于防止肾结晶的形成。⑤限制高糖饮食及酒精饮料;⑥提倡多食富含枸橼酸盐的柑橘类水果及蔬菜。?3.多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运动能够避免骨质脱钙,减少含钙结石的形成;同时,运动可以使结晶成分分散开,不易聚集在一块,有利于结晶的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