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肿瘤医院

公立三甲肿瘤医院

推荐专家

疾病: 残胃癌
医院科室: 不限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残胃癌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残胃癌的诊治在临床工作中,会碰上一类特殊类型的胃癌患者。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他们早年因为胃病做过胃的手术。这里说的胃病,可以是良性胃病(比如胃溃疡),也可以是恶性胃病(比如胃癌或胃间质瘤等)。此次新发现的胃癌,距离上次胃的手术,短则数月,长则十余年。这类特殊的胃癌,在发病机制、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生存上不同于通常所说的原发性胃癌;与此同时,治疗策略也有不同。所以,有必要将它与原发性胃癌分开讨论研究。通常情况下,胃切除手术后在残胃上新发现的胃癌,可能有以下几种类型:复发癌、残留癌、多灶癌以及新发癌。前三种类型的肿瘤与前次手术有关联,距离前次手术时间较短;而最后一类肿瘤,与前次手术无关,是在残胃上新形成的肿瘤,其演变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过程,其生物学行为也较为特殊。在胃肠病学上,我们将最后一类疾病单列出来,独立命名,也就是今天的主角——残胃癌。回顾历史,早在1922年,美国医生Balfour就首先提出了“残胃癌”的概念,几经演变,最新的定义是“良性胃病术后5年,恶性胃病术后10年,残胃上新发的肿瘤”。之所以要加以时间的限制,是为了将残胃癌与上述的复发癌、残留癌以及多灶癌尽可能区分开,如上所述,后三者距离原发胃病的手术时间间隔一般较短。接下来,较为详细的介绍一下残胃癌。【残胃癌的流行病学】 据统计,良性胃病术后残胃癌的发病率为1%左右,而恶性胃病术后残胃癌占全部胃癌患者的1.1~8%。近些年,残胃癌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残胃癌的病因】 由于前次手术,切除了部分胃组织,导致胃正常的生理功能发生了改变,影响最大的是胆汁反流。长期的反流持续刺激损伤胃黏膜,后者历经了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残胃癌的发生发展模式。此外,前次手术由于切断了胃的主要供血血管,导致胃粘膜萎缩,防御功能下降;加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EB病毒感染以及亚硝酸盐的刺激等,使得残胃癌得以发生发展。由此可见,前次手术后的病理生理改变是残胃癌发生的基础,而外界有害刺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在全体残胃癌患者中,男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部分研究发现,发病年龄<65岁以及恶性胃病术后的残胃癌患者的预后更差。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我们将残胃癌分为吻合口处残胃癌和非吻合口处残胃癌,研究发现,前者淋巴结转移率更高,预后也更差。【残胃癌的诊断】 早期残胃癌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部不适及体重下降。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进食哽咽、恶心呕吐。但出现上述症状时疾病多已经进入进展期。因此仅仅凭借症状来诊断是不可靠的。临床上推荐胃镜检查,其确诊率可达90%以上,而且能发现无症状早期患者。同时借助超声胃镜和CT检查,可以判断残胃癌浸润胃壁的深度、胃周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残胃癌的治疗】 残胃癌的治疗包括手术及化疗,其中能否根治性手术切除是关系到患者预后生存的重要因素。残胃癌的手术与原发胃癌的手术有显著的不同,不仅仅在于前次手术破坏了局部的结构以及腹腔粘连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前次手术破坏了胃周淋巴引流,在原发性胃癌中转移相对较少的淋巴结,在残胃癌中的转移度明显升高。比如空肠系膜淋巴结,在残胃癌中的转移率达到10~50%,故必要时需要扩大切除空肠系膜。另外,前次手术后形成的粘连,不仅对残胃癌的手术分离造成困难,更可能在残胃癌细胞转移途径中起到桥梁作用。所以有专家指出残胃癌手术应联合多脏器切除,但这也同时造成术后并发症高发的不利结果。此外,对于早期残胃癌的内镜切除,临床上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需要认识到,内镜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也有其局限。比如前次手术造成的残胃腔缩小,使得内镜操作困难;发生于吻合口处的残胃癌内镜下不易根治性切除;而且残胃癌有时呈现弥散性或是多中心分布,内镜下很难根治性切除,等等。【残胃癌的预防】 残胃癌的发生基础是前次胃部手术,因此对于既往做过胃切除手术的患者,需要严格定期复查。据统计,良性胃病术后平均20年以后残胃癌的风险增加,而恶性胃病术后平均10年的残胃癌风险增加。由此可见,胃切除术后需长期坚持复查胃镜,以期发现早期残胃癌。又有研究发现,I期残胃癌5年生存率达90~100%,而进展期残胃癌5年总生存率仅为14%,两者差距甚远。 残胃癌是临床相对特殊的一类胃癌,它的发病机制、病理特征、治疗策略以及预后生存与原发性胃癌有较大的不同。因为距离前次手术时间较长,容易在临床上引起漏诊和误诊。因此我们建议,对于既往做过胃切除手术的患者,仍应坚持定期胃镜复查,从而提高早期残胃癌的诊断率和疗效。对于确诊的残胃癌,应尽快去专业的医学中心就诊,以免耽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