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公立三甲儿童医院

推荐专家

疾病: 冻疮
医院科室: 不限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牛德福

暂无推荐医生

冻疮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冻疮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冻疮指寒冷所致比较严重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冻疮属于非冻结性冷伤,发生在冬季或早春气温较低、潮湿的地区,长江流域常见,好发于手足耳轮及鼻尖等处。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发病时,手、足等患处灼痒、热痛,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休息。 一、病因 冻疮形成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指机体自身的功能状态,如皮肤血管对寒冷敏感度、自主神经功能、遗传因素;外因主要指环境温度、温度、防护措施等。潮湿可加速体表散热,故冬季湿度大,特别是气温在10℃以下的地区,冻疮发生率较高。 此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乏运动、鞋袜过紧、营养不良、贫血及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常为冻疮的发病诱因。 二、发病机制 寒冷引起冻疮的机制未明,可能与皮肤血管对寒冷过敏有关,也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遗传因素有关。 中度寒冷暴露时,正常人可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继之血管出现扩张,以维持血流灌注。冻疮病人则出现较粗的皮肤小动脉持久性痉挛收缩,较细的表浅血管持久性扩张,产生血液淤滞、局部组织缺氧,导致组织细胞受到损害。如持续时间较长,细胞内外环境改变,可出现血管麻痹性扩张、静脉淤血、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入组织间隙而引起水肿。 三、临床分型 低温引起的人体损伤即冷伤有两类:一类称非冻结性冷伤,另一类称冻结性冷伤。非冻结性冷伤是由10℃以下至冰点以上的低温加以潮湿条件所造成,如冻疮、战壕足、浸溃足等。冻疮为非冻结性冷伤的一种,根据冻伤的程度可分为以下3度。 Ⅰ度(红斑性冻疮):皮肤浅层冻疮。局部皮肤发白,继而红肿,可有局部发痒、刺痛、感觉异常等。 Ⅱ度(水疱性冻疮):皮肤全层冻疮。损伤达皮肤深层,局部红肿明显,可出现水疱,内有血清样或血性液体,疼痛剧烈,数日内水疱干枯,2~3周内形成黑色干痂,脱落后创面愈合。 Ⅲ度(坏死性冻疮):皮肤和皮下组织冻疮。其损伤达皮肤深层、皮下组织或肌肉骨骼,多在伤后3~7天出现水疱,损伤部位呈紫黑色,周围组织水肿,疼痛明显,肢体活动受限,约7天后出现干性坏疽,感觉和功能完全丧失,创面愈合慢;2~3周后,冻伤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离,常留下瘢痕与功能障碍。 最严重的冻伤为冻僵,是指由于低温寒冷或肌体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下所引起的全身性的冻伤。全身冻伤初期表现为寒战、皮肤苍白、冰冷、呼吸、心跳加快、反应迟钝、神志不清、全身肌肉关节僵硬,直至呼吸和循环衰竭,如不及时抢救,常危及生命。 四、西药治疗 现在用以冻疮治疗的西药包括三大类:扩血管、抗凝血和抗炎药。例如,东莨菪碱有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有临床报道,东莨菪碱片研磨后加入绿药膏中配成的软膏外用涂抹于患处,同时口服,治疗有效率高达98%。硝苯地平具有扩张血管,改善皮肤微循环的作用。地塞米松具有抗感染、止痒的功效。而呋喃西林对冻疮引起的糜烂及炎性感染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五、中药治疗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患者阳气不足,外感寒湿之邪,使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而发病。 何慧英等用当归、细辛、桂枝、干姜、冰片、维生素E、霜剂基质等自制复方冻疮霜。治疗冻疮90例,10天后显效≥60%,有效30%~59%,无效<30%。 艾东方自制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含麝香、珍珠、牛黄、炉甘石、硼砂、冰片)涂抹于患处。本病46例治愈35例,占76%;有效11占24%。总有效率100%。 刘景卫等自拟复方中药冻疮洗剂(辛荑、白芷、红花、甘松、山柰、附子、干姜)搓洗患处。本病320例,5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痊愈率为79%,两个疗程后痊愈率为100%。 六、物理治疗 (1)He-Ne激光治疗 He-Ne激光能改善血管功能,弱激光照射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可以使受累部位微循环加强;能增强血液携氧能力,血液携氧能力增加,使组织内供氧增加,有利于机体新陈代谢的保持和恢复;同时可以降低血液黏滞度,防止毛细血管中发生血液停滞、闭塞和血栓形成。而冻疮一般认为是由冷刺激使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所致,所以He-Ne激光对治疗冻疮有较好的疗效。 (2)红外线治疗 红外线治疗作用的基础是温热效应。在红外线照射下,组织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物质代谢增强,组织细胞活力及再生能力提高。同时红外线可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镇痛作用。对于已溃烂的的冻疮有改善组织营养,消除肉芽水肿,促进肉芽生长,加快伤口愈合的作用。 (3)针灸治疗 针刺中脘穴,可使胃蠕动加强和空肠黏膜皱襞增厚、增密从而加强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以利于冻疮的痊愈。针灸合谷、外关和后溪穴位可疏通手部之阳气,对手部起到温煦作用。 七、其他引发冻疮的疾病 若冻疮反复发作并且长期不愈,还应警惕其他疾病。有文献报道,因乳糜泻致营养不良、消瘦而引起冻疮,原因可能是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外周血管对冷的反应性增高和体温调节的失衡。 易引发冻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主,系统性红斑狱疮患者在寒冷环境中更易患冻疮。 另外,有资料称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发作和乳癌转移以皮肤冻疮或冻疮样改变为首发症状。国外曾报道1例6岁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女患者有长期脚趾反复冻疮样损害。
老药新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从最初治疗血栓性静脉炎,其药理药性逐渐为大家所熟知,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个上市已经有70余年的外用老药。一、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及血栓性皮肤病:淤积性皮炎、色素紫癜性皮病、冻疮、褥疮、色素沉着、过敏性紫癜等药理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抗血栓作用机制:1、抑制凝血酶原向凝血酶的转化。2、提高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浓度,纤溶酶含量升高,加速炎症部位纤维蛋白沉积的消失。3、提高组织因子旁路抑制因子(TFPI)水平,降低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水平,抑制血栓形成。二、干燥性皮肤病:皮脂缺乏症、掌指角皮症、寻常性鱼鳞病、手足皲裂、皮肤干燥症、冬季瘙痒症等。药理作用:持续内源性保湿作用机制:1、通过抑制透明质酸酶,增加内源性透明质酸含量。透明质酸作为一种粘多糖酸,在结缔组织中是调节组织水合能力的关键。2、恢复细胞间质的粘性、渗透性,改善了细胞间物质和离子传递的微环境,显著增加皮肤保持水分的能力。三、炎症性皮肤病:湿疹、特应性皮炎,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日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异位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药理作用:多通路抗炎、消肿、减轻充血作用机制:1、抑制补体激活和白介素B4释放,预防炎症的扩散。2、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特别是对前列腺素E2合成的抑制。3、激活组织因子旁路抑制因子(TFPI),进而抑制组织因子,用于局部抗炎。四、其他皮肤病:增生性瘢痕、药物/放射性治疗引起的皮肤损伤等。药理作用:促进组织再生作用机制:1、抑制瘢痕组织中的透明质酸酶,增加透明质酸。2、保持瘢痕组织中的水分。3、溶解病灶组织中的胶原纤维素。4、促进局部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环。5、抑制纤维母细胞的过度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