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儿童医院

别名: 山西省妇幼保健院
公立三甲儿童医院

推荐专家

桡骨头半脱位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桡骨小头半脱位中医有推拿、按摩、疏松筋络等,而西医讲究的是方式方法的运用,看似简单的复位技巧实则包含的很大的学问知识。桡骨小头半脱位,是低龄儿童常见的疾病,多见于5岁以下,其中以2~3岁儿童最为常见,男孩多于女孩,双上肢均可出现,而左上肢多于右上肢。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患儿在玩耍时或者患儿想要买玩具时家长不给买牵拉患儿的上肢造成的。二、患儿不慎出现扭伤或者患侧上肢被健侧挤压所致。因为小儿的桡骨包括周围的韧带、肌肉等组织发育并不完善,这就有可能在外力的作用下出现桡骨头处的环状韧带或周边的关节囊被牵拉出现松弛,导致在其内的桡骨小头脱出,从而患儿出现哭闹,肘部的疼痛,肘关节呈现半屈曲状,拒绝触碰,或者表现为活动肘部时不敢屈曲。上述等等情况的出现给孩子的幼小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那么怎么做才能使患儿不再哭闹,敢主动屈曲肘部呢?主要依靠的还是手法复位,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手法的轻柔,力度的适当,一手按压肘关节外侧的桡骨小头,一手首先轻柔的旋转患侧的上肢,当听到一声清脆的肘部弹响时,旋转上肢的手屈曲肘关节至小于90度,一般情况下即可完成复位。对于桡骨小头脱位的诊断,首先患儿家长携其就诊时,先需要询问其受伤的原因,排除意外摔伤,碰伤等原因,绝大多数按上述方法均可复位,也有需要极度屈肘反复复位才能成功的患儿。桡骨头脱位,一般不会遗留后遗症。
大人这样牵小孩,容易出现“牵拉肘”!在骨科门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宝宝在床上翻身时,突然哭闹不止,右手不能活动”;“给儿子穿衣服时,孩子突然大哭起来,手也不能动,是怎么回事?”“我儿子在幼儿园里被别的小朋友碰到了,起来后胳膊就伸不直了”。这很可能是我们常说的“牵拉肘”。桡骨小头半脱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牵拉肘”,多发生于1-5岁之间的孩子,尤其是2岁-3岁的孩子正处于学走路的阶段。这是因为孩子的桡骨小头的环状韧带并未发育完全,肘关节相对薄弱和松弛,所以当孩子手臂遭到较大外力的牵引,就容易导致桡骨从松弛的环状韧带中滑脱出来,造成牵拉肘。第一:动作生硬粗暴为宝宝穿、脱衣服;第二:拉着宝宝的手臂,将孩子提起玩“荡秋千”等游戏;第三:学步期、散步走路时,家长牵着孩子,宝宝的手臂伸的太直,加上家长牵拉力道过大,也容易导致牵拉肘;第四:孩子跌倒时本能地用手掌或肘部撑地。第一,观察孩子的手臂是否呈现半弯曲下垂,不能举手,拒绝伸手拿东西,而且不让别人碰触手臂;第二,观察孩子的肘部是否有肿胀;第三,观察孩子的肘关节压痛是否特别明显,以致不敢活动肘关节。1、孩子学走路时,即将摔倒或已经摔倒时,不要本能的去拉胳膊,应牵宝宝上臂或腋下;2、日常牵手走路时,身子侧向宝宝,尽可能让宝宝的手自然地搭握在家长的手中,不要让宝宝的手臂过于伸直;3、孩子上台阶时,家长不要用力拉着孩子上台阶;4、不要硬拽孩子的胳膊;5、不要做“人肉秋千”“人肉摆钟”或牵着宝宝的双手转圈玩耍;6、穿脱衣服时动作也应轻柔,切忌生拉硬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