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简称: 江西省中医院
公立三甲中医医院

推荐专家

胃下垂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胃下垂中医是怎么治疗的?什么是胃下垂?胃下垂是指直立位时胃的大弯抵达盆腔,而小弯弧线的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的位置,常是内脏下垂的一部分。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严重下垂者可伴有胃肠动力低下的表现。站立时上腹部可扪及明显的腹主动脉搏动。上腹部压痛点可因不同体位而变动。常可同时发现肾、肝和结肠、子宫等其他内脏下垂。中医学认为脾主升,胃主降,脾胃同居中焦,是人体升降的枢纽。胃主受纳,腐熟水谷,食入的食物,经过胃的腐熟,脾的运化,化生气血,供养全身。胃下垂的发生,多因长期饮食失节,或劳倦过度,致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升降失常所致。胃下垂怎么诊断?胃下垂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B超检查也有助诊断。胃下垂中医是怎么治疗的?胃下垂的治疗主要有手术和内科治疗两种。胃固定术的效果不佳,现多已废弃不用。目前中医药治疗有明显优势,常采用益气、健脾、升提等方法治疗。当然,由于本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待患者就医时往往已不局限于气虚下陷,而常伴有气滞、血瘀、痰饮等,出现虚实夹杂的复杂情况。医者应分析病情,有的放矢地进行治疗,才可取得最好疗效。1)药物治疗胃下垂补中益气丸是治疗胃下垂的首选方药,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可用于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以及其它脏器的下垂。如果病情虚实夹杂,需在本方的基础上酌加祛邪药。气虚夹气滞者,加枳壳白术。枳壳虽有理气作用,但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可时间增强平滑肌的张力,用于有气滞的胃下垂最为合适。兼水饮者,可加用苓桂术甘汤,以温阳健脾化饮。而由于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出现便秘者,治当通腑泄浊,补气升陷,选用既能补气又能通便的白术最为适宜。不得用大黄之苦寒,加重中虚气陷。2)中医推拿治疗胃下垂胃下垂除以上治疗外,中医推拿治疗具有着独特的疗效。推拿是用中医的特定手法在患者的腹背部及四肢特定穴位进行治疗,具有无痛苦、疗效快等特点,一般一至两个疗程即可痊愈。也可居家自我按摩,方法如下:1.患者仰卧位,用掌摩法在腹部以逆时针方向操作治疗,时间约10分钟。再用指揉法按揉腹部的鸠尾穴(腹部正中剑突下)、中脘穴(肚脐上4寸),天枢穴(脐旁2寸)、气海穴(脐下1.5寸,约2横指),每穴按揉1分钟。2.两手重叠,自下腹向上托推,同时配合掌振法边托边振动,往返数次。3.按揉双侧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1寸)、三阴交(内踝上3寸,胫骨后缘)、血海穴(髌骨内上缘2寸)各1分钟3)胃下垂注意事项除了积极用药治疗外,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1)患者多数体质虚弱,故治疗要从改善整体素质着手。例如,平时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运动量可由小到大。太极拳锻炼对本病也有较好效果。(2)避免暴饮暴食。选用的食品应富有营养,容易消化,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适当多于蔬菜水果,以求增加腹部脂肪积累。严重者可减少食量,但要增加餐次,以减轻胃的负担。(3)饭后不宜久站和剧烈跳动。较重者可半平卧半小时。(4)每天仰卧起坐锻炼2-3次,每次10分钟。
带您认识胃下垂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体也会出现一系列变化,各种生理功能会随年龄增长而出现退化,例如消化吸收、血液循环、代谢功能等,这些生理功能的退化容易导致老年人气血不足、肾虚精亏、脾胃亏虚等,甚至容易导致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胃下垂是常见的老年疾病,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胃下垂!什么是胃下垂?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的病症。多发生在瘦长体形、久病体弱、长期卧床少动者,常伴有其他脏器下垂。胃下垂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国内外缺乏对胃下垂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有研究对3124例X线消化道造影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胃下垂的总体发生率为9.80%,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且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如何快速识别胃下垂?主要临床症状:上腹不适、隐痛或剧痛,无固定的疼痛点和节律性、胃脘饱胀感,食后加重平卧减轻、厌食、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嗳气、呃逆打嗝、便秘、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上述症状在餐后或长久站立时加重,餐后卧床则可减轻或不出现。其他症状:站立性昏厥、眩晕、乏力、心慌和直立性低血压等。哪些人是胃下垂的易患人群?个人体质、体力、运动、手术等因素都可能引起胃下垂。它的易患人群主要是瘦长体型、久病体弱者、消耗性疾病进行性消瘦者、多次腹部手术者。对于胃下垂,西医如何治疗?目前,西医对于胃下垂的治疗主要采用促胃动力药物、放置胃托、胃大部切除手术等方案,但疗效欠佳。因手术为有创性治疗手段,不良反应较多,很难被患者接受。中医如何认识胃下垂?有关胃下垂的记载最早来源于《灵枢·本藏》:“脾应肉,肉?坚大者胃厚,肉?麽者胃薄。肉?小而麽者胃不坚;肉?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肉?不坚者,胃缓”。因此,现代中医用“胃缓”指代“胃下垂”。本病多与禀赋薄弱、饮食不节、七情内伤、劳倦过度等因素有关。其病位在胃,与脾、肝、肾相关。本病的病机主要是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升降失常。以虚证为多,或虚实夹杂。在本为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胃体失于固脱;标实则表现为脘腹胀满,脾运失职,水谷津液输布失司,聚而为饮成痰,阻遏气机。初病在经,久病入络。病理因素表现为食滞、饮停、气滞和血瘀。中医如何治疗胃下垂?一、治疗原则:胃下垂的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升降失常。所以治疗以调理脾胃气机,升阳举陷为基本原则。治疗过程中,应当审证求因,辨证施治。根据其虚、实分治,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虚实夹杂者消补并用。二、中医内治法1.脾虚气陷证治法:健脾益气,升阳举陷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加减2.胃阴不足证治法:滋阴润燥,养阴益胃代表方:益胃汤加减3.脾肾阳虚证治法:温阳散寒,补益脾肾代表方:附子理中汤加减或补中益气汤合附子理中汤加减4.脾虚饮停证治法:健脾和胃,温化痰饮代表方: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此外,针灸及推拿等方法对胃下垂也有一定治疗作用,可在临床选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胃下垂?1.饮食有节,忌过饥过饱、偏嗜五味,宜少食多餐,进食富有营养、细软、易消化食物,忌冷硬、辛辣刺激等食物;注意营养均衡,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合理选择,脂类食物可少食用,而蛋白质食物略增加,如鸡肉、鱼肉、瘦猪肉、鸡蛋、牛奶、豆腐、豆奶等;用餐速度要缓慢,细嚼慢咽以利消化吸收,饭后可作30~60min平卧休息,避免食后劳作。2.生活起居保持乐观心态,避免不良情绪。加强体育锻炼,运动量从小量开始,逐渐加大,不可过度,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忌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作。3.锻炼方式(1)全身锻炼:如保健体操、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散步、游泳等。(2)腹肌锻炼:仰卧,双腿伸直抬高,放下,反复进行数次,稍休息再重复做数次,或仰卧起坐。也可以模拟蹬自行车的动作,或做下蹲动作。(3)腹式呼吸: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压缩腹部使之凹入的呼吸法,每日1次,每次10~20min。文案:王晓宁插图:王晓宁排版:刘德审校:姚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