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敬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咳嗽病因复杂 切莫延误治疗(转载)

发表者:张子敬 人已读

●专访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张伟教授

■新快报记者:陈艳 通讯员:方宁 张秋霞

随着天气变冷,一些因为感冒引起的急性咳嗽和患基础病的慢性咳嗽的病人开始增多。但大多数患者往往不知如何用药,常常自行用错药物导致咳嗽反复,甚至是服药上瘾。目前,市面上治疗咳嗽的药物种类繁多,尤其是各类中成药制剂,专家指出:咳嗽的病因复杂,中医将之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服药则应严格按照中医对症治疗的原则。

外感咳嗽才可家庭用药

外感咳嗽是感受外邪如受凉或受热所致,多见于感冒之后引起的咳嗽,占整个咳嗽发病病人的60%-70%。外感咳嗽又根据辨证可以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以及风燥咳嗽,其症状各不相同。内伤咳嗽则是指有各种基础疾病的病人出现咳嗽症状。比如:呼吸系统疾病最容易引起咳嗽,如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炎、肺结核、肺癌等;心血管疾病,如心衰也可引起咳嗽;还有消化系统的疾病也可以引起咳嗽,如胃食道反流、慢性胃炎;过敏性疾病,如哮喘等。因此,咳嗽的病因复杂,不能单单视为呼吸道疾病的问题,一些其他系统的疾病也可引起咳嗽。

就中医来讲,内伤咳嗽大致分两类,一是痰湿咳嗽,脾虚生痰,阻遏肺气,则使人咳嗽;二是体虚咳嗽,多表现为气虚阴虚。

专家指出,一些慢性病患者感受外邪之后也会引起咳嗽急性发作,这类情况往往容易掩盖原有的基础慢性病,因此,对于咳嗽家庭用药首先还是要判断自己是否有慢性病基础,咳嗽的时间的长短,是否有气喘等情况。对于已经患有基础病的病人,出现咳嗽症状最好不要自己随意用药,应及时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如果平时身体好,又没有基础疾病,只是单纯的咳嗽、且没有发烧、气促的情况下,咳嗽病人才可自行购药。不过应注意,外感咳嗽一般3-5天就可好转,如症状持续仍需及早就医。

外感咳嗽别吃补药

咳嗽时,有几种常见用药的错误做法往往使咳嗽加重。一是干咳、喉痒等风寒咳嗽初起的病人,服用了偏寒凉的蛇胆川贝液或偏于收敛的养阴清肺膏等,使得咳嗽加重,本来几天就可以好的外感拖了很长时间。

二是咳大量黄色的黏痰,结果吃了镇咳药,导致痰液被抑制住,痰咳不出来,最后出现气促、胸闷。

三是咳嗽时吃补药。一些人看到小孩子咳嗽,就认为是气虚,拼命给孩子吃人参、黄芪、当归、桂圆、枸杞等。“其实,一般外感咳嗽是不能吃这些的”,张主任指出,这样是过度温补。不过,对于有基础病的病人出现的咳嗽症状则可以吃一些人参等,尤其是体虚、气虚的病人。

四是咳嗽吃羊肉狗肉。现在正是吃火锅的季节,不少人特别爱吃羊肉煲和狗肉煲,专家指出,对于风燥咳嗽和风热咳嗽的人,吃这类温热的东西非常容易出现“封喉”,也就是第二天一早,一定会出现喉咙哑了,讲不出话来的尴尬情况。对于风寒的病人,吃少量可有食疗的作用,但是吃太多也容易起到反作用。

专家指出:咳嗽的病人饮食应该尽量清淡,少吃酸、辣、咸、煎、炸的食物,因为酸性收敛,吃了容易让痰咳不出来,辣刺激咽喉,同时要忌烟酒,另外注意多喝水,早睡觉,睡得晚容易燥咳嗽。

■用药指南

风寒咳嗽多表现为咳嗽、怕冷、咽痒、鼻塞、流清涕,痰稀白,呈泡沫状。常用药物有杏苏散、通宣理肺丸、半夏止咳糖浆等。

风热咳嗽常常是咳嗽、咽痛、咳痰黄黏,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常用药物有蛇胆川贝液(末、散)、枇杷止咳露、桑菊饮、复方鲜竹沥汁等。

风燥咳嗽一般是干咳,无痰或痰少不易咳出,咽痒,舌质红少苔。这种咳嗽以秋冬干燥的季节最为多见。可以用清润为主的药物。如清肝润肺止咳露、川贝琵琶膏、雪梨膏等。

以上只是基本分类,还有一些外感咳嗽的病人病情交叉复杂,初看起来有咳嗽怕冷的症状,应该属于风寒,但病人却咯黄痰,这种情况属于外热内寒型的,俗称“寒包火”,用药时既要散寒解表,同时也要清化热痰。但无论是哪一种咳嗽,病情都在变化发展中,可以出现病情的相互转化甚至是加重。


本文是张子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