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清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慢性肝病的抗病毒治疗

资深乙肝病友误区:错把药物当做信心的来源

发表者:方清 人已读

本文只针对资深乙肝病友阅读,尚不了解乙肝常识的病友请绕行。

在网络时代,乙肝科普有很多人在做,学习乙肝知识也是很方便的。通过很一些资深的病友交流,我发现部分病人存在一个很大的认知误区而很难自拔,并且直接导致这些病人容易滑向一个误区极端,就是自己给自己当医生。

这个误区用一位病人的简单一句话来概述:慢性乙型肝炎目前的治疗情况并不是十分好。(自我感觉肝硬化是迟与早的事情)其实患者最后大部分都还是服核苷类药来延长生命,因为《指南》曾明确提出:延缓或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与延长生存期,每次想到这我就要发疯了!请您实说,您到底如何看待慢型乙型肝炎的长期后果?

注意:其实患者最后大部分都还是服核苷类药来延长生命"是对乙肝认知片面的结果。

不少患者就是由此而苦苦追求自己本来并不能承担的药费,而指望着"唯一可以续命的药物,所有的目光焦点也集中在一种并不完美的治疗方案上,随其喜忧,在治疗经费有限时,宁可省却医生的指导上的花费,药费也是要拼到最后实在坚持不住的时候,最后说声:我尽力了,不遗憾了,不是药不好,是药价太高,是国家医疗保障不力,然后让自己身陷恐慌的生活中,因为没有继续治疗了呀,没希望了。

深入的讨论这里不继续了,简单说这就是一个基本常识的错误。迷信药物,或信任药物达到替代信任医生的疯狂地步,简直就有点把抗病毒药物变成毒品了。

乙肝的治疗被简化为单纯的抗病毒治疗,这确实是很多患者正在坚持的想法,实践的想法,不然不会有这么多病人是自己给自己当医生。

再次重申:

1乙肝感染的自然史有关预后描述是绝大多数感染者终身不会受乙肝影响生活,即没有发现乙肝检查方法和治疗方法时,大多数病人会平安度过一生,根本不知道乙肝为何物。

2.慢性乙肝的自然史中出现大三阳小三阳变化或小三阳大三阳变化,乙肝病毒复制在体内的高低水平变化,轻度的转氨酶升高等等都是慢性乙肝自然史中常见的现象和过程,检测的越规范,发现这些变化的次数和机会就越多,每个感染者一生中都会反复多次的出现阶段性病毒和机体免疫系统关系的强弱转变,并非是最终发生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癌的病人所独有,这些变化是给医生看的,医生需要动态的观察来不停的进行评估,如果病人也跟着这些变化死盯着看,呵呵,心情自然也就起伏不定,平静不下来。打个比方:当我刚开始坐着老婆的车上街时,或老婆做我的摩托车上街时,我们坐车的人经常会提心吊胆,不停提醒开车人小心小心,其实开车的人对环境的感受根本就和坐车的人不一样,心理素质稳当着了,因为都在掌控之中。乙肝病人和医生其实也是这样,医生一点不会在乎偶尔检查指标的变化,而病人却担心的要命,与我的比方唯一区别在,病人担心的理由更充分,病在我身上,又不是在医生身上,我能不担心吗?请病人还是要系好安全带,多坐坐一位医生的车,就慢慢放心交给医生看车,自己可以欣赏车外的风景了,无论如何,专业的司机开车比不会开车的乘客开的靠谱吧。

3.有利乙肝预后的因素繁多,不光是药物干预,即便药物干预,也不光是抗病毒药物才能发挥延缓肝硬化或减少肝癌的终极目标。尤其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心态,包括不规范的医疗药物干预本身,对肝硬化肝癌的诱导作用是很强的,目前乙肝肝硬化肝癌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外界环境的影响就是厉害,尤其是青少年的早熟或青春期提前说明什么问题?我们的食物有问题。小孩子的有,大人就没有?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和免疫系统的变化即我们自身身体的变化,可能是比病毒变化,造成慢性乙肝感染自然史前移,导致预后不良更重要的因素。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尤其是不规范的使用,对于自然史的变化影响如何,现在还真是未知数。

将复杂的慢性乙肝防治简化到抗病毒治疗的认知,对部分资深病人的危害是极大的。信任药物,或单纯寄希望与药物,而不是信任医生,或积极配合医生进行乙肝的整体综合防控,误区的受害者同样只是病人自己。如果老了,回忆起来一辈子干了什么,就主要在学习乙肝知识,在担心乙肝,在治疗乙肝,岂不悲哀。

希望此文能对部分出现认知障碍的资深乙肝病友一个善意的警醒作用。

方清医生网站乙肝病友咨询指南(20120501版)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Fangqing123_679579684.htm

方清医生网站乙肝病友学习指南(20120418版)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Fangqing123_670936915.htm

方清医生健康加油站需要帮助的具体事项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Fangqing123_682629997.htm

本文是方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