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开始,我市零售药店对新康泰克、白加黑等数十种含麻黄碱成分的常用感冒、止咳平喘药实名限购销售。正值入秋,天气变化快,感冒药使用率高。本版列举医院的门诊病例,结合专家点评,提醒市民注意用药安全。 喝止咳露两年,上瘾了 “医生,赶紧想办法帮我戒瘾,我喝止咳露喝出瘾了。”市区某大医院心理科里,32岁的小吴向心理医生求助。原来,小吴有一次感冒后,服感冒药和止咳露时,突然想起一个朋友说过喝这种止咳露感觉超爽。好奇的他,鬼使神差似的,就把一整瓶止咳露喝个精光。一阵头晕后,他开始感觉飘起来,人也一下子精神多了。这一喝之后,他便喝上瘾了,到药店一买就是十几瓶,每次喝个一两瓶止咳露还要伴着可乐。 当妻子发现床底一角落处满满几十个止咳露空瓶时,疑惑不解。留了心眼的妻子,终于有一次在书房里逮着丈夫,解开答案。他正一边喝着止咳露,一边看色情片。原来丈夫止咳露上瘾两年了,如兴奋剂一般难以割舍。妻子哭着说:“要么离婚,要么戒断止咳露。” 点评:温州市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中医师刘刚说,有些感冒药和止咳药中含有麻黄碱成分,能有效缓解鼻塞、咳嗽等症状,但它是一种拟交感神经药物,起兴奋神经细胞、收缩血管的作用。感冒病人,如果按说明书上的剂量服用,是安全的,不会上瘾。但是超剂量、长期服用,就会形成药物依赖,不喝就会出现精神萎靡等依赖性反应。某些中药的止咳糖浆中的罂粟壳成分也可起到类似作用。所以提醒患者,一定要根据医嘱规范地使用药物,切勿滥用药物。 中西感冒药下肚,虚脱了 入秋了,昼夜温差大。小伟还像夏天一样,晚上赤膊开着空调睡觉,一不小心就感冒了。早上一起床,他头晕、鼻塞、流鼻涕,发烧,量了一下体温有38℃。小伟就找出家里备用的泰诺服下。然后,小伟在柜子里又找到一盒999感冒灵颗粒。想着过几天,就要职称考试了,小伟想:“西药和中成药,双管齐下,感冒肯定好得快。”果然,近一个小时后,他的体温降了下来,可此时,他身上的汗越出越多,大汗淋漓,快虚脱了。家人见状,忙送他上医院。医生了解后,说他是退烧药服过量。小伟反问:“我都是按说明书上剂量服药的啊?没超剂量啊!” 点评:“服了西药的速效感冒药,又服了中成药。如此重复服用感冒药的病例很常见。”温州市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中医师刘刚说,像上述999感冒灵颗粒(包括某些中成药的感冒冲剂)并不是单纯的中成药,而是中西药复方制剂,它和泰诺一样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成分,主要起到解热镇痛消炎的作用。两种感冒药一起服用后,患者体内的对乙酰氨基酚就超标了。对乙酰氨基酚如果服用过量,不仅体温降得过快,而且会加重肝肾的负担。所以,患者在服用退热的感冒药时,应只用一种,不应重复用药。 [小贴士] 普通感冒最好不要用药 ●温医附一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李玉萍指出,普通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属于自限性疾病,病程通常是3~5天。吃药只能缓解症状,不能缩短病程。“是药三分毒”,所以,平时身体健康的人,建议不必服药,多休息,多喝水,就能恢复。另外,有以下情况者不宜自选药物: 1、感冒后,自行服药超过一周,症状没有减轻反而加重者,应该及时到医院看医生,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2、感冒后有肌肉酸痛、咽痛明显、咳嗽胸痛、咳黄痰症状者,以及孕妇、婴幼儿和老年人都应当就医。 3、有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者,也应由医生开处方,自行服药往往不能对症治疗,如果吃错了药还可能延误病情。 ●《健康时报》曾刊登: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年患五次感冒。有医生说,靠药物抑制感冒并非好事,因为感冒是人体清除呼吸垃圾的一种自然方法。英国《独立报》介绍了不用药治感冒的11个方法:1、吸热气;2、喝热饮;3、喝鸡汤; 4、多休息;5、多喝水;6、加营养; 7、学减压;8、会保暖;9、擤鼻子; 10、勤漱口;11、加枕头。 孕妇感冒,硬熬并不好 小晴属于体弱多病的类型,每次换季,第一个中招感冒的就是她。别人一感冒,吃点感冒药,几天就能康复。但小晴只要一感冒,症状特别重:咳嗽、头痛,没过个十天,不会好。 这回小晴怀孕了,就成了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但不幸的是,怀孕3个月时,小晴感冒了。怕吃药影响胎儿发育,小晴一直硬熬着。但熬了四天,症状没减,反而还发起高烧来了。这一下老公慌了,赶紧带着小晴去医院。医生说要服感冒药和消炎药。她听了摇头拒绝,最后在医生解释和老公劝导下,她才答应服药。 点评:孕妇感冒要掌握一个原则,轻的不用太紧张,重的不要熬。孕妇服药非绝对禁忌,但必须遵医嘱,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市中心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沈旭娜说,确实有很多药物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特别是妊娠前三个月内。因此,孕期感冒特别是怀孕的前三个月,能不用药尽量不用。但强调孕妇不能乱服药,不代表一点药都不能吃。病情较重,如咳嗽厉害、发高烧,即使处于孕早期,也必须立刻到医院就诊,否则不仅胎儿难逃病菌的侵害,孕妇本身也有危险。对一些发烧38℃以下的感冒孕妇,医生一般会开一些板蓝根、芙朴等中成药和青霉素、头孢类消炎药(在消炎药里,青霉素是最安全的首选消炎药,其次是头孢霉素),这些对胎儿的影响基本不大。而对体温在39℃以上的感冒孕妇,医生会对症治疗:给予退热、消炎药,病情严重的推荐中医治疗。 成人药减半喂小孩,不妥当 5岁的小林子感冒、咳嗽常发作。奶奶一听到她咳嗽就像出了大事,赶紧给她用药,生怕病情严重起来要挂盐水。因为家里小儿药物备得少,奶奶就会给小林子服用成人的药物,还将成人的感冒药掰一半给她吃;咳嗽了,就认为是上火,拿家里现成的清开灵、珍黄丸喂下;还有一些什么抗过敏的药物,小孩子的太贵,就买成人的弄一半服用,价格合算多了……每次碰到小林子妈妈的质问,奶奶总是振振有词,说自己久病成医,服过的特效感冒药,给孙女都管用,像上次小林子一咳嗽,服了她吃过的清热口服液,马上就不咳了。母女俩经常为此发生争吵。事后,小林子的奶奶照样我行我素,认为成人的药物只要减半了,小孩子服用肯定没问题。 点评:“成人药物千万不能让孩子服用,特别是不能给5岁以下的孩子服用成人西药。”温州市中医医院儿童医院中医儿科主任黄建群提醒道,成人感冒药是以成人代谢能力参考设计的,儿童对药物的剂量需求因年龄、体重、发育状况而不同,这与成人有很大差异。儿童的器官发育不成熟,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差,如果用药不当就容易对肾、肠胃等器官造成损伤。即使成人药物掰了一半也不行,因为谁能肯定掰的一半就是孩子需要的剂量?孩子的药都是按年龄、体重计算的。所以,12岁以下的孩子,不要服用成人药物,特别是康泰克、泰诺等成人感冒药。 本版撰文 张晓 孙乐 群芳 本版设计 程海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