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后必读
返流性食管炎小知识
发表者:刘金殿 604人已读
一:发病机制
1.食管下括约肌(LFS)功能障碍
最主要的病因: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
抗反流屏障障碍直接损伤因素:胃酸、胃蛋白酶及胆汁等反流物
2.食管清除作用降低:清酸能力下降
3.食管黏膜屏障功能降低:长期吸烟,饮酒等刺激性食物或药物,将使食管黏膜不能抵御反流物的损害。
须知:胃食管反流与幽门螺旋杆菌无关
二: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反酸,烧心(胸骨后烧灼感),常在餐后1小时出现,其他还有胸痛,剧烈刺痛,可放射到后背,肩部,颈部,耳后,吞咽困难或胸骨后异物感
食管外症状:咽喉,声带和呼吸症状:如咽喉炎,慢性咳嗽和哮喘并发症。
Barrett 食管 属于癌前病变,需定期复查,而不是手术(易发生腺癌,比常人发生率高10~20倍)
三:辅助检查
1.内镜检查: 确诊标准。可发现食管黏膜破损
2. 24小时食管PH监测:判断有无酸反流的“金标准”
3.食管低酸实验:判断症状与酸的相关性
4.食管X线检查:敏感性低,主要用于和食管其他疾病鉴别
5.食管测压:评价食管反流发生的病生理基础
四:治疗
首选:抑酸,优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奥美拉唑
预防:避免使用咖啡,浓茶,高脂肪食物
须知:质子泵抑制剂(PPI)抑酸机制——抑制H+,K+—ATP酶
五:患者教育
1、控制体重,减少脂肪摄入。避免凉性、辛辣、酸性饮食和咖啡。
2、避免饱餐和餐中饮水、睡前3 小时内进食。每餐8分饱,可在两餐之间加餐。
3、餐后散步,不要立即平卧,夜间反流严重者可头侧、床脚加高10—20cm。
4、避免服用可能加重反流症状的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α受体激动剂、β受体激动剂、茶碱类、硝酸盐、镇静剂、雌激素。停服多西环素、氯化钾、铁剂、奎尼丁、阿仑膦酸盐等可能引起食管损害的药物。
5、戒烟限酒。
6、避免引起腹压增高,如穿紧身衣、慢性便秘、咳嗽、举重。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发表于:2020-03-11 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