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
脾阳虚验案一则
发表者:周大伟 1480人已读
赖某,男,45岁,2018年4月29日初诊。
主诉:乏力、畏寒,食生冷后腹胀便溏2月余,伴有失眠,舌中红,苔厚腻,脉沉。处方:黄芪30g、党参10g、生白术10g、苍术10g、山药10g、防风10g、陈皮10g、神曲10g、麦芽10g、酸枣仁15g、茯神15g、琥珀1g冲服7剂。2018年5月5日复诊诉:服药后乏力、畏寒稍减轻,近来未食生冷食物,睡眠改善,便溏较前好转,近几日活动及入睡时多汗,舌白,苔厚腻,脉沉。效不更方,原方略为加减:黄芪30g、生白术10g、苍术10g、山药10g、防风10g、陈皮10g、桂枝10g、木香10g、酸枣仁15g、茯神15g、浮小麦20g三七3g冲服、生硫磺2g知母10g、生地10g,7剂,2018年5月20日复诊诉:服药后乏力、畏寒、多汗已消失,胃部胀满、便溏、睡眠明显改善,舌苔薄,脉平,嘱其原方去浮小麦20g,继服一周后停药,嘱其避免生冷食物及受寒。
本例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脾阳虚所致的乏力、畏寒、胃胀满、便溏患者,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所表现的证候,多因脾气虚发展而来,或过食生冷,过用误用寒凉药物,或肾阳虚衰所导致。主要临床表现:腹胀纳少,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大便溏薄清稀。或乏力、肢体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见白带多质稀。舌质淡胖,苔白厚,有的伴有齿痕。脉沉迟无力
本例患者的处方是四君子汤+痛泻要方的加减方,方中党参、白术、茯神、苍术、山药共奏补气健脾、白术、防风、陈皮补脾,祛湿止泻,同时重用黄芪补气以助脾阳,及酸枣仁、茯神、琥珀安神之剂改善睡眠。二诊时乏力、畏寒、胀满、便溏皆有缓解说明药症相符,遂原方略为加减去神曲、麦芽加用桂枝、木香已增加温阳化气之功,同时加浮小麦以敛汗液,生硫磺内服助阳补火。张锡纯十分推崇硫磺,且突破历代本草硫磺有毒说的限制,“自家徐徐尝验,确知其功效甚奇,又甚稳妥,然后敢以治病”本药物对于阳虚之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三诊时患者前述诸症得以缓解,使其继服一周后停药,并注意生活调理。脾肾阳虚的患者平时应该注意避免生冷食物,一些寒凉水果,避免吹空调冷风,适当的有氧运动,按摩足三里等保健穴。
版权个人所有。作者:周大伟,中西医结合博士,主治医师,擅长内科肿瘤、脾胃病、妇科病、肺病、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本文是周大伟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发表于:2018-08-05 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