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怎么才能长的更高
发表者:朱可为 3595人已读
P1.1 长高的原理
人是怎么长高的,这个问题大家应该都知道一点,但是不能完全准确的了解。人的身高组成里,骨骼的高度占了98%-99%,也就是说,我们的身高基本就是由骨骼高度决定的,这一点很好理解,但是为什么不是100%呢?
这跟我们身高的测量方式有关系,测量身高时我们是站立在身高测量仪上的,先进点的用的是激光,原始点的就是一个金属板从头上压下来,然后在标尺上读书,所以这里测出来的身高还包括了头顶和脚底软组织的厚度,这个厚度在一般成年人不超过2cm,而且大家都一样,所以也就忽略不计了。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这样,有些人因为疾病,会造成头顶长个瘤子,或者脚底角质层增厚,这就类似于自带内增高鞋垫儿,还是取不出来的那种内增高鞋垫儿,严重的能到4-5cm。当然,这是非正常情况了。
人从出生开始,逐渐长高,到25-30岁左右达到身高的最大值。出生时,大约50cm,这个是中国人的平均出生身高,不管是姚明的女儿还是潘长江的女儿,大致都是50cm左右,这一点相对比较公平,当然,你不能跟其他人种比,没事去跟白种人比身高,跟黑种人比运动天赋,这都属于自己找不痛快了。
从出身以后,人体骨骼就开始不断的吸收营养,变长变粗变硬。但是各个骨头变化的程度是有区别的,比如说颅骨,就是脑袋。脑袋的主要任务是保护里面的脑组织,这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所以颅骨一生的变化都不太大,这个不大是相对其他骨骼来说的,一般来说,小孩子出生之后,头都显得大,所以看上去都是萌萌哒,但凡看上去觉得可爱的,都是头和身体比例比较大的,比如小猫小狗啊,甚至是机器猫光头强啊什么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脑袋长得慢,四肢长得快,就慢慢的使头身比降低了。而且,颅骨的发育重点是增大,是增加脑容量,而不是变长,那么四肢的重点就很明确了,就是变长增粗。
那么骨骼是怎么生长的呢?
一般来说,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大部分骨骼都存在着骨骺,而长骨尤为明显。所谓长骨不是一个具体的骨头,是一种泛指,就是指人体上细长,呈管状的骨头,比如大腿骨,小腿骨,还包括锁骨等。所以大家注意,以后千万别跑外面跟别人说,啊,我长骨骨折了,这就贻笑大方了,身上找不着哪一根叫长骨的,是一类骨骼。长骨的两端通常都有骨骺,就是在正常的硬硬的骨头中间会出现一层软骨,就像马卡龙中间夹的奶油。这个大家生活中在炖骨头汤的时候留心一下,偶尔可以看到,比如炖猪骨汤啊,牛骨汤啊,如果在其中发现一段长长的骨头,靠近关节的位置,突然出现一层软骨层,那说明今天你吃了一只年轻的猪,或者是发育中的牛。
这一层骨骺,医生常常称之为骨骺线或者骨骺板。这个就是人体长高的发源地,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长高全靠骨骺线。骨骺线里的软骨不断吸收营养,产生新的骨细胞,骨细胞骨化,从而形成骨组织,人体就在这么一点点中逐渐长高了。当然,骨骺线里的细胞也是有生命周期的,到了青春期过去之后,骨骺线里的细胞逐渐自身骨化,失去产生新的骨细胞的能力,人体也就不再长高了,骨骺线也就消失了。这个就是测骨龄的原理。
测骨龄有些朋友可能听说过,有些小朋友需要参加什么体育比赛的,比赛前为了公平,都要求去测骨龄,因为户口本上的年龄可能给几条烟,送几瓶酒就变了,骨龄这事要改就难多了,相对准确。骨龄是给左手照一张x光片,通过X片上呈现的骨骼表现推断年龄,这个骨骼表现之一就是骨骺线。
大概两个月前 ,我看门诊的时候呢,也来了一个小伙子,一进来我就发现小伙子长得挺帅,穿着也很得体,就是有点精简。这小伙子一进来就跟我说:医生啊,我29岁了,才152cm,我吃了很多补品了,也想了很多办法,我想看看我还能不能长高。以我的经验来说,29岁了,基本也就青春晚期了,基本没啥余地了,但是为了对患者负责,我给他开了个膝关节的x片。为什么照膝关节呢?前面不是说左手么?
因为啊,这小伙子是为了看还能不能长高,不是测骨龄,照膝关节x片能看到大腿骨和小腿骨的骨骺线,如果这个位置的骨骺线没有闭合,说明还能长高,而且潜力还比较大,如果闭合了,也就没啥希望了。等结果出来,我看完x片,就跟这个小伙子说了句:你已经尽力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P2.1 长高的因素
前面一节,我们了解了人体长高的原理,也就是骨骺的不断骨化,使得骨骼,特别是长骨不断的延长,那么骨骺的发育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第一点 就是基因
这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就现在的科学发展水平来说,人类基因组图谱虽然已经发布,但是那还是非常笼统的一个图谱,还不能精确到某一个或者几个基因具体能调控什么。暂时还只能哪些现象与哪些基因有关系。比如前面我说过,不要跟白种人比身高,这就是以为白种人天生就比黄种人高,这里所说的高不是一个绝对值,姚明也比绝大多数的白种人高,对吧。但是从人种的平均身高来看,白种人的身高是比黄种人高的,这里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基因因素。比如,现在世界上平均身高最高是荷兰人,总体平均身高182cm,其中男性平均184cm,女性172cm,放眼看去,荷兰全国人民都是大长腿,肚脐眼儿以下就开始分叉了。平均身高最低的是东南亚地区,其中东帝汶最低,平均157cm。中国人平均身高大约是169cm,北方人高点儿,南方人矮点儿。这都是基因所决定的。
第二点 性成熟的早晚。
其实这一点应该是属于基因因素,但是由于现在外源性的性激素开始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所以单独拉出来讲一下。平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性成熟得早还在最终身高会比较矮一点,性成熟得晚的孩子,最终会长的高一点。性成熟的开始收到基因调控,不受人的意志转移,但是现在的食品安全还存在漏洞,某些不法商人生产的儿童食品中非法添加了一些类似性激素的物质,或者这些物质本身并不是性激素,但是吃到孩子体内去之后,起到了类似性激素的作用,所以可以观察到现在女孩的月经初潮年龄开始提前,原来的月经初潮多在初中出现,而现在,小学高年级就有出现月经初潮的,这是值得所有人注意的问题。
第三点 营养因素
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的吸取着营养,而作为身高生长就更是如此。中国人的平均身高比20年前提高了约10cm,原因就是营养的改善。人长高并不是一个匀速的过程,有两个明显的生长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大约1岁以内,一般这个过程中,每个月长高3-4cm很正常。第二个高峰就是青春期,曾经见过一个初中生,一个暑假长了7cm,开学之后,,所有衣服都穿不了了。青春期结束之后,身高基本就不会有很大的变化了,到了老年,由于脱水的缘故,身高还会缩水。那么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就很重要了,特别是生长高峰期。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嘛。从某种意义上说,身高是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堆砌”起来的。构成人体的蛋白质的物质有5~10万种,组成这些蛋白质的8种必需氨基酸要靠食物供给。如果食物能提供足量的8种必需氨基酸,就能加速蛋白质的合成,有助于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骨骼和骼软骨的生长发育。饮食中的高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质和钙、磷、维生素等无机盐类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鱼类以及各种促进新陈代谢的维生素B族、E族,豆类、杂粮及新鲜水果 、蔬菜等所含营养成分,都有助于骨骼的充分发育。总的来说,人体六大营养物质:糖,蛋白质,脂肪,水,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一个都不能少,但是蛋白质,矿物质及微量元素优先,脂肪排最后。
第四点 体育锻炼和充分的睡眠
据调查,一年的体育锻炼就能使男孩子的身高比不锻炼的同龄者多长1~2厘米,女孩子多长2~3厘米。经常锻炼的小学生比不锻炼者高5厘米左右。体育锻炼所以能促使身材长高,一是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二是加强了骨细胞的血液供应,有利于提高骨骺软骨的增殖能力,三是对骺软骨的增殖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据研究,运动以后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加,同时,运动还会锻炼肌肉、骨胳,使之更加健壮。有了充分的体育锻炼,通常都会有良好的睡眠,影响身高的最重要激素,人的生长激素在睡眠时分泌最为旺盛,所以充分的睡眠不但有利于恢复身体的状态,还为生长激素的分泌提供了条件。
P3.1 长高过程中的人为干预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长高的原理和因素,那么针对其中的几点,就可以进行人工干预。其实,人类对身高的干预从来就没有中断过。
最简单的干预就是基因层面的干预,为什么这么说呢?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你挑一个个子高的老公或者媳妇儿不就完了么?当然,这一点可能也是最难的,对吧。比如一个男生155cm,非得去找个180cm的媳妇儿,这个难度可能也是够高的了,但是这的确从基因角度来说,是最简单的干预手段了。另外,由于现在对于长高的基因研究还很有限,并没有任何一种药物或者手段可以从基因层面影响身高的,所以大家看到什么基因疗法可以长高之类的广告就可以知道,这完全是扯淡。有这种精力和经济实力,去找个荷兰老公或者媳妇儿可能更靠谱。
激素层面上的干预。现在人生长激素已经可以合成,可以通过注射生长激素的方式,在生长发育期促进身高增长。但是,这只能针对,由于疾病造成的侏儒症等情况,正常人是不能用生长激素的,因为虽然生长激素可以促进身高的增长,但是也会带来很多负面的作用,盲目使用生长激素,结果都是得不偿失的。
营养及锻炼层面的干预。这个层面的干预应该最简单有效的,过去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不高,普遍还处于为了填饱肚子而奋斗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人们还不讲究营养均衡,能吃饱就不错了。而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营养水平大幅提高,所以人均身高也提高了将近10cm,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就是盲目的补充营养。现在儿童的肥胖率比10年前提高了20倍,产生了大量的小胖墩,家长们往往怕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不够,各种进补,加上偏食,学习任务重而导致运动量减少,所以只长肉,不长个。
前面我提到了六大营养物质,糖,蛋白质,脂肪,水,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糖是直接提供能量的,水是几乎所有生命活动的载体,蛋白质是长高的基石,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是重要的调节剂。所以,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就是重点了。如今的饮食,多种多样,只要不偏食,基本不会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但是蛋白质和钙质的确可以在生长期增加供应,加上足够的锻炼和充足的睡眠,增加身高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锻炼并不是说所有的体育运动都有利于增加身高,比如现在电子竞技也算是体育运动的一种了,这个对身高基本没有作用,还有例如举重、射击等,效果也有限。我这里所说的运动,一般是指类似于以跑,跳,投的运动,以及以游泳为代表的全身性有氧运动。
P4.1 所谓增高术的利弊
最后,我想聊一聊所谓的增高术。增高术准确的说,并不是医疗术语,只是公众习惯这么说,医学上称为骨延长术。骨延长术的原理也很简单,一个人骨折之后,我们使骨折的断端靠拢,在有足够血液供应的情况下,骨折端会逐渐愈合,那么,如果人为的在骨折已经开始愈合,而又没有完全愈合的时候,将骨折断端拉开一点,那么骨折的愈合过程还将继续进行。如果持续的拉开断端,这种愈合过程就可能持续进行下去,这样就形成了骨延长的可能。
这种手术其实早就在临床上实现了,我们医院也是湖南省内最早开展骨延长术的医院,也是最成功的医院。我们医院的张教授甚至发明一种专门用于骨延长的器械,并拥有专利。这种手术会人为的将大腿骨或者是小腿骨打断,并且在腿上安装一个延长的外固定支架,这个架子每隔三天需要调整一次,一次可以延长大约1mm,如果你想长高10cm,这个架子需要戴至少半年,这还是非常顺利的情况。
但是,什么事都怕但是。这种手术刚刚出现的时候,风靡一时,病房里大量住着对自己身高不满意的,其实身体并没有疾病的所谓患者。人人都希望有两条大长腿啊。但是,所有手术都有风险,随着这种手术的开展,也出现了一些骨折打断了,却不长的病人,医学上称为骨不连接。这种疾病处理起来很棘手。而患者的初衷是增高,本身并无疾病,现在不但没有增高,还出现了骨折不愈合,这下就麻烦来了。
所以,从大概是2006年起,具体时间不太记得了。卫生部(当时还没有改名为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明文规定,禁止进行非治疗目的骨延长手术。也就是说,除非是因为疾病或者创伤造成了双侧肢体的不等长,严重影响生活,否则,不允许做骨延长术。这基本也就断绝了正常人,完全出于想增高而进行手术的可能。
本文是朱可为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发表于:2018-03-04 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