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穿后头痛:一个令人头痛的老话题 之所以说腰穿后头痛是个老话题,是因为100多年前(1898年)Bier医生第最早成功实施腰麻后,就对腰麻后头痛有详细记载。文献表明,Bier 医生描述他的同事Hildebrand医生的腰穿后头痛伴呕吐持续6小时,影响他的医疗工作,头痛一直困扰他长达3个星期。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疼痛与失眠治疗中心安建雄 不幸的是,100年后的今天,这一并发症迄今仍然普遍存在。98年英国的一个调查表明,经由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医生实行腰穿的病人,头痛发生率高达36%;另外一个研究显示经由放射科和儿科医生实施腰穿后头痛的发生率为9-25%。麻醉医生实施腰穿后病人头痛发生率总体在1%左右,远远低于上述报告。麻醉医生为预防腰穿后头痛的措施包括:1,选用较细的穿刺针;2,穿刺时针尖的马蹄面与硬脊膜纤维平行;3,选用铅笔尖儿状(即锥形)穿刺针。 腰麻后头痛机理仍然以Bier提出的脑脊液丢失学说最流行。最近的核磁成像研究多数都支持这一理论。上述三项措施仍然是预防腰穿后头痛行之有效的措施。不过有趣的是,电子显微镜下发现硬脊膜纤维并非都是纵向排列,而是随机杂乱的,因此笔尖儿状针尖减少硬脊膜损伤的说法就难以立足。因此有人提出假说,认为笔尖状针尖穿刺针预防头痛的原因是,这种针尖可以引起更多纤维的创伤,并因此引起硬脊膜局部炎症反应,而炎症有防止脑脊液露出的功能。 研究表明,患有腰穿后头痛病人中,60%经适当服用镇痛药后1-9周后最终可以自愈。不过他们中间有18%活动轻度受限;31%部分时间需要卧床,而另外51%则需要完全卧床休息。卧床、补液和咖啡因等一般治疗都属于症状治疗。麻醉医生更喜欢用特异性疗法"硬膜外血补丁"治疗这种头痛,本法对90%以上的病人有长期满意疗效,但缺点是有创伤。但迄今仍然是我们麻醉科医生治疗此病的那看家本领。 (安建雄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