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正念训练通过改变大脑的功能和结构治疗心理障碍
发表者:包祖晓 2112人已读
包祖晓摘自《与自己和解:用禅的智慧治疗神经症》
随着大脑神经科学相关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己能逐步揭开了正念禅修积极影响大脑的奥秘。20世纪60年代,日本平井教授在东京大学对禅与脑功能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他的研究对象是禅宗中曹洞宗的14位僧侣,年龄48岁至72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5岁。并设立了对照组,被试是10名身心正常的普通人,平均年龄49岁。他们被要求与僧侣一样采取坐禅的姿势。实验结果发现:(1)在开眼坐禅的过程中,α波很快出现,并且振幅逐渐增大,周期延长,并逐渐变得缓慢。随着坐禅的深入,α波会向θ波过渡;(2)在坐禅过程中,外界干扰对α波影响很小,α波的波形会稍微缩短,但很快就能恢复到原状;(3)被试者的呼吸次数减少,但是脉搏数却增加了。对此,平井教授的解释是这样的:坐禅使大脑皮质兴奋水准降低,使人达到松弛,身心解放,脑功能提高,灵感和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之中。
近期的科学研究使我们可以观察到,当人们进行正念禅修练习时,与快乐、理解和同情等积极情感有关的大脑皮层就会变得更加强大和活跃。通过先进的大脑成像技术,我们可以看到大脑中的关键网络被激活,好像获得了新生一样光彩四射和充满活力。此时,哀伤、忧虑、压抑等情绪就会消失,使人产生一种深刻的重新振作的感觉。而且,你无需用好几年练习,只要每天坚持练习并持续8周就足以看到这种结果。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理查德·戴维森和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的乔·卡巴金等研究发现,通过正念禅修,我们可以永远地改善自己内在的幸福状态。戴维森通过在头部安装活动监测传感器或者一个fMRI大脑扫描仪,观察大脑不同部分的电流活动,确定一个人的快乐指数。结果发现,当人们情绪低落时,包括愤怒、焦虑、压抑,大脑中一个叫右前额叶皮层的部分就会比大脑左侧相同区域亮度更高。当人们处于积极情绪时,包括快乐、热情、充满活力,大脑左前额叶皮层就会比右侧相应区域亮度更高。基于这一发现,戴维森根据大脑左右前额叶皮层电力活动比值发明了“情绪指数”。这个比值能够以很高的精度预测你的日常情绪。这类似于观察你的情感调节器,如果比值倾向左侧,你就可能快乐、满足和充满力量,这就是所谓的“接近”系统。如果比值倾向右侧,你就可能忧郁、沮丧、缺少力量和热情,这就是所谓的“躲避”系统。
在此基础上,戴维森和卡巴金进一步观察了正念对一群生物科技人员情绪调节的作用。这些工作人员接受了8周正念禅修训练之后,他们不仅变得更加快乐,不再焦虑,更有活力,工作也更加投入,而且“情绪指数”也向左侧移动。此外,当这些学员置身于缓慢压抑的音乐环境,或者回忆起过去让他们感到哀伤的记忆时,这种“接近”系统仍在起作用。他们并没有试图驱赶这种哀伤或将其当成敌人予以打击,而是看成一种可以接近、探索和当做朋友的东西。这表明,正念禅修对于大脑能够产生极其深刻的正面影响。
不仅如此,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萨拉·拉扎尔博士研究发现,经常进行正念冥想的人与那些不这样做的人的大脑能测量出明显差异。他利用MRI进行大脑扫描,发现一直进行正念练习组比对照组的前额叶皮层更厚,该区域负责推理和决策。此外,他还发现了增厚的脑岛,这部分区域与感受内部知觉和思维有关,被认为是情绪感受知觉的关键结构。她指出,由于大脑皮质和脑岛通常在20岁之后开始退化,因此练习正念可能有助于弥补一些机体老化造成的损失。她还认为,正念禅修可以对大脑产生长期的重要影响,这种影响绝对不只限于你坐下来禅修的那一刻,而可能对你每一天的生活都有积极影响。
哈佛大学医学博士丹尼尔·西格尔对目前有关正念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并结合个人观点提出,正念练习能够调动大脑的社交神经网络来帮助我们的内在更加和谐,并使身心更健康,社会适应更加良好。从本质上说,当关注我们的想法时,我们在大脑中所使用的机制,与我们平时扫描情绪、意图和其他人的态度(社交网络)时的机制是相同的。他指出,我们注意的方式会影响神经的可塑性(可以根据我们的经验改变神经间的联结)。他还提出“心灵用大脑创造自身”。他解释说,正念练习会影响大脑的前额叶区,这个区域具有整合功能,能影响大脑和身体的许多部位,这表明正念对心理弹性、自我调节和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还有研究表明,富有情感色彩的声音较少引起长期禅修者大脑杏仁核的活动,而这部分脑区与处理恐惧和攻击有关。从而认为,长期的禅修练习可能与某些情绪化反应行为显著减少有关。
总之,正念对大脑功能和结构具有积极影响,这为其有效治疗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神经衰弱、失眠症等心理障碍奠定了坚实基础。
[按]如果您需了解更多关于“禅疗”知识,请阅读本人所著的《唤醒自愈力》《与自己和解:用禅的智慧治疗神经症》
本文是包祖晓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问医生
图文问诊开始
发表于:2017-01-06 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