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
风温(感冒)
发表者:姜学连 2759人已读
王某,女,15岁,学生,住址:滨州医学院宿舍。
初诊:2009年11月18日。
主诉:发热3日。
发热3天,恶寒不明显、 头痛、咽痛、食少、乏力、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中医诊断:风温、头痛(风热犯卫)
西医诊断:感冒
风热外袭,侵犯肺卫,正邪交争,故发热咽痛;窍络失和,故头痛;食少、乏力为正气被邪气所困;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为邪气有入里之势。治以辛凉解肌,兼清郁热,用柴葛解肌汤:
柴胡30g、葛根20 g、黄芩10 g、白芍10 g、白芷8 g、羌活6 g、桔梗8 g、辛夷8 g、杏仁10 g、鱼腥草30 g、北豆根15 g、甘草6 g、石膏20 g、生姜5片、大枣5个。
2剂,水煎服,一日2次。
二诊: 2009年1月5日。
服药一剂,发热消失,继服一剂,以资巩固。
【体会】
风温是由风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多发生于春冬季节,起病较急,初起以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等肺卫证候为主要特点。其发于冬季的又称冬温。根据好发季节及临床表现,本病与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炎等疾病颇为相似。春季风木当令,阳气升发,或冬日反暖多风,人若起居不慎,即可感受风热病邪,着而成病。本病主要涉及肺、胃、心包等脏腑。该患者感受风热外袭,侵犯肺卫,正邪交争,故发热咽痛;窍络失和,故头痛;食少、乏力为正气被邪气所困;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为邪气有入里之势,内扰阳明。治以辛凉解肌,兼清郁热,用柴葛解肌汤。方中柴胡、葛根解肌发表为君;石膏、黄芩清内郁之热,羌活、白芷散外开通腠理为臣;桔梗宣肺利咽,芍药和营泄热为佐;生姜、大枣和营卫,健脾胃为使。诸药相配,共奏辛凉解肌,兼清郁热之效。服药一剂,发热减轻,再进一剂,症状全消。近几年笔者用该方治疗发热患者甚多,大多一剂知,二剂已。方中柴胡、葛根用量宜大,羌活、白芷不可缺少,但用量宜轻。
问医生
图文问诊开始
发表于:2012-08-12 21:22
网上咨询姜学连大夫
姜学连医生暂时不接受网络咨询
姜学连的咨询范围: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肝硬化、肝癌、发热、咳喘、脾胃病等。
此方治风温感冒甚好,屡试屡爽。两剂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