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规范应用EGFR-TKI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发表者:蔡开灿 673人已读
近年来,肿瘤的“基因”治疗十分火热,基于证据的肿瘤精准治疗已成大势所趋。目前,EGFR-TKI靶向治疗已经成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2017年10月起,以易瑞沙为代表的一批分子靶向药物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并在广州落地执行,这对我国的肺癌精准化治疗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那么如何规范的应用EGFR-TKI靶向治疗呢?就让我们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胸外科的蔡开灿主任来给大家讲讲吧。
肺癌术后辅助靶向治疗有什么最新的进展?
蔡开灿教授:今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和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关于肺癌术后辅助靶向治疗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有两项非常值得期待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靶向治疗临床研究。
ADJUVANT研究,对比了吉非替尼与长春瑞滨+顺铂化疗的疗效。与化疗治疗组相比,服用吉非替尼的患者无病生存时间(DFS)延长了10.7个月,肿瘤复发风险下降40%,3年无病生存率显著提高。
EVAN研究比较了厄洛替尼和长春瑞滨+顺铂化疗的疗效。从公布的结果来看,服用厄洛替尼的患者两年无病生存率提高了36.73%,无病生存时间延长了21.45个月。
上述两项研究结果告诉我们:EGFR-TKI在肺癌术后辅助治疗中效果很好,但前提是选择合适的患者。
怎样的患者,EGFR-TKI靶向药物才有效?
蔡开灿教授: EGFR-TKI靶向药物在使用前需要做基因突变的检测,即检测肺癌细胞是否具有靶向药物攻击的“靶标“。如果肺癌患者基因突变检测是阳性的,这样的患者服用EGFR-TKI靶向药物才能够达到最大的获益。
肺癌靶向药物进入医保之后,患者能够得到什么实惠?
蔡开灿教授:我国靶向药 物进入医保时间基本是与全球同步的。靶向药物进入医保后肯定会惠及到更多的患者,没有进入医保前这些药都比较贵,有需要的患者可能会因为经济原因吃不起,于是我国有慈善机构介入,使有的病人能够吃上,现在进入医保之后,慈善机构也仍在做,患者可能每月仅需1000多块钱就能用上这些药,甚至比化疗费用更低,惠及的患者也会越来越多,相信靶向药物给中国肺癌患者带来的获益是巨大的
本文是蔡开灿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发表于:2018-06-03 11:22
网上咨询蔡开灿大夫
蔡开灿医生暂时不接受网络咨询
蔡开灿的咨询范围: 擅长微创胸外科手术。胸腔镜辅助下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漏斗胸、多汗症等外科治疗,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并形成医疗特色。 更多>>
期待医生更新:纵隔型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