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脑瘫小儿与正常小儿不同的“觅食反射”
发表者:常崇旺 22342人已读
小儿脑瘫是对脑瘫患儿影响极大的病,影响包括脑瘫患儿的生理与心理。如果脑瘫患儿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脑瘫所致的症状会伴随脑瘫患儿一辈子,并可能造成终身残疾。鉴别小儿脑瘫,可以由下面几个特殊的“反射”看出来——
1.呕吐反射:测试者把食指伸入婴儿口中,触碰他的舌根部,正常婴儿会产生呕吐反应。这个反射会延续终生。呕吐反射对人体是一种保护,可以防止食物呛入气管内。肌张力低下的婴儿可能缺乏此反射,因此,液体食物容易流入气管内。肌张力过高的婴儿正好相反,这种反射十分强烈,当用手指触碰他的舌头、甚至仅仅触碰到嘴唇,就会产生呕吐反应。给这样的患儿喂食就比较困难。
2.拥抱反射:这个反射见于正常新生儿,3—4个月后消失。肌张力低下并伴有严重弱智的新生儿此反射不易引出。单侧瘫的患儿此反射不对称;若拥抱反射持续存在,超过正常期限,表明婴儿有大脑损伤。肌张力过高的脑瘫婴儿由于手臂屈肌痉挛,可能使拥抱反射减弱。
3.觅食反射:测试者用手指触摸婴儿口周围的皮肤或上下嘴唇,婴儿会把头转向受刺激的方向,并用嘴作侧向运动,企图吃手指。此反射正常新生儿就存在,4个月后消失。新生儿期如缺乏此反射,往往预示着较为严重的病理状况,脑瘫患儿此反射常持续阳性。
4.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把婴儿置于仰卧位,当测试者把婴儿的头转向一侧时,面朝向的一侧上、下肢伸展,而另一侧上、下肢屈曲。婴儿出生后4—6个月以内出现该反射属于正常情况。6个月后的婴儿仍不消失就属于病理性的,痉挛型和手足徐动型患儿可持续存在。
5.紧张性迷路反射:把患儿置于仰卧位,当此反射出现时,整个身体过度伸展,头部向后仰并转向一侧,肩胛带收缩,两肩胛骨靠拢,肩部外展,两下肢内收、踝关节跖屈。此反射4个月以后的婴儿已不能引出,此反射持续存在多见于痉挛型和手徐动型的脑瘫患儿。
愿天下脑瘫患儿早日回到正常孩子的世界,步入正常人生轨道!
发表于:2011-12-22 15:28
我小孩一生下来就没有觅食反射,后期哺乳超级无敌困难,是不是预示着脑瘫?
我小孩一生下来就没有觅食反射,是不是预示着脑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