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玲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什么是卵巢早衰

发表者:程玲 人已读

随着当代人群以健康求生存的窘境日趋常态,卵巢早衰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并且越来越年轻化。简而言之,广大女性们不仅操碎了心,而且还顺带操碎了自己的卵巢。

mmexport1582865582556.jpg

作为性激素分泌的重要门户,卵巢的早衰将会给女性带来很大的伤害。

从短期来看,卵巢早衰可造成女性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并且过早丧失生育能力。

从长期来说,卵巢早衰导致的早绝经还可以使很多慢性病过早发生,使早死风险提高。

卵巢早衰的受众愈广、危害之大,使得对它的科普工作早应提上日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究竟什么是卵巢早衰。

01

卵巢早衰的定义

卵巢早衰,是指卵巢功能衰竭所导致的40岁之前即闭经的现象。它的科学诊断标准为:

⑴年龄<40岁。

⑵闭经时间≥6个月。

⑶两次(间隔1个月以上)血FSH>40mIU/ml。

更简单的说,就是我们的卵巢过早地老去了,可它究竟是如何好端端地就折了寿呢?

02

卵巢早衰的病因

就像我们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卵巢早衰也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具体在每一个病人身上可能都有所不同,其主要的致病机制有:

1、遗传因素:具有家族聚集性倾向。

2、免疫因素:可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疾病、Addison病、糖尿病等,其中甲状腺疾病最为常见。

3、医源性因素:卵巢手术史、放化疗史等,亦有多项研究表明多次流产或也可增加卵巢早衰的发生率,但还有待更进一步的循证研究。

4、其他如环境因素、身体体质等:当代年轻人熬夜、心情、婚姻是否和睦、吸烟、不规律饮食、过度劳累等都会一定程度上加速卵巢早衰。

这些因素里不得不提到的就是老生常谈的第4条:其他因素。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娱乐诱惑越来越多,使得人们离“自律”“畅达”的健康与快乐越来越远。

其中被现代人群视作家常便饭的熬夜,就对储藏血液和调畅情志的肝脏造成很大的伤害。我们正常时应于23点左右开始睡觉,1-3点进入深睡眠,此时也是养肝血最佳时机。长此以往的熬夜,错失养肝血的时机,只会使得肝脏之疏泄功能失常,进而导致月经周期紊乱、经行不畅、痛经、甚或闭经。

谈了病因,有朋友就又要问,那这个病到底会有什么症状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03

卵巢早衰的症状

在女性体内,卵巢主要有排出卵子与分泌性激素两大主要功能,当这两大功能衰竭则会导致:

mmexport1582865590350.jpg

1、闭经:规律的月经依赖人体内雌孕激素水平的规律波动,但此时卵巢衰竭,无排卵,雌孕激素分泌无法维持正常,故而闭经。

2、不孕:卵子不能自然排出,不孕是自然而然的事。

3、低雌激素症状:潮热多汗、面部潮红、情绪异常等。

4、部分患者还可有伴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现:如甲亢甲减、糖尿病、红斑狼疮等。另外还要小心是否存在肾上腺功能不全的隐匿症状:如近期体重减轻、食欲减退、腹部疼痛、皮肤色素沉着加重及嗜盐。

简而言之,得了这个病,你就只能拖着潮热多汗又喜怒无常的身体,过早地和大姨妈说再见、过早地和自己的可爱宝宝说再见……

有些朋友是因为健康意识淡漠造成这样的结果,但是也难免有的朋友十分注重健康,还是不能幸免于难。得上了这样的病,我们还是得继续认真地热爱生活呀!

那么,现代医疗目前给了我们什么好办法呢?

mmexport1582865595548.jpg

04

卵巢早衰的治疗

1、雌孕激素替代治疗(HRT):缺什么补什么,HRT可以缓解低雌激素所造成的如潮热多汗等近期症状,又可以预防远期并发症如骨质疏松、老年性痴呆症。

但是!敲黑板!必须提醒大家注意的是:HRT是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长期应用可增加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疾病的发生风险。所以,选择HRT治疗,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利弊权衡,切不可自作主张!

mmexport1582865601042.jpg

2、预防骨质疏松:除HRT外,应保证钙1200mg、VitD400~800IU/天的摄入,并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如走路、瑜珈或太极等。

mmexport1582865608191.jpg

3、药物治疗:部分卵巢早衰患者并非绝对失去了排卵功能,符合一些条件,如闭经时间短、血FSH水平不太高等的患者临床上还是有通过西药中药的方式使得患者成功排卵的经验。一些已经诊断此病的患者若还想再生育,不必过于悲观,于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后,或许仍有拥有可爱宝宝的希望。

此外,一些更为先进的技术如胚胎冻存、卵母细胞冻存、卵巢组织冻存、卵巢移位手术等,也能够帮到具有卵巢早衰风险而想保留生育功能的人群,基于篇幅有限,这里就不过多赘述。

最后,卵巢早衰漫漫谈,亲爱的各位朋友,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是程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