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进才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学术前沿

胃癌的TNM分期

发表者:陈进才 人已读

胃癌的分期系统主要来自三大组织:美国联合癌症委员会,日本胃癌研究会及国际抗癌委员会于1992年经过无数次协议,第一次产生一个统一国际化的胃癌TNM分期标准系统。

T----指原发肿瘤浸润胃壁的深度(为了便于估计肿瘤的范围及大小,将胃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即在胃大、小弯的全长划出三等分的点,联结相应的大、小弯的点,上1/3区包括贲门及胃底,中1/3区为胃体的大部,下1/3区包括胃窦。)

T1:不管肿瘤大小,病变仅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的早期胃癌。

T2:肿瘤侵及胃壁肌层,但大小不超过一个分区的1/2。

T3:肿瘤侵及胃壁浆膜层,或虽未侵及浆膜层,但病变已大于一个分区的1/2,但未超出一个分区。

T4:肿瘤占一个分区以上(T4a),或已累及周围脏器(T4b)。

N----指淋巴结转移情况

N0:无淋巴结转移。

N1:为离癌灶最近,贴近于胃壁的第1站淋巴结有转移,

包括贲门右、左,胃小弯、胃大弯,幽门上、幽门下以及脾门淋巴结。

N2:远隔癌灶部位的第1站淋已结有转移(如胃窦癌有贲门旁或脾门淋巴结转移或贲门癌有幽门上下淋巴结转移)

或有胃左动脉旁、肝总动脉干、脾动脉干及胰十二指肠后第2站淋巴结的转移。

N3:有腹腔动脉旁、腹主动脉旁、肝十二指肠韧带、肠系膜根部及结肠中动脉周围的第3站淋巴结转移。

M----指远处转移情况,包括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和腹腔种植。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分期

I期:指无淋巴结转移的表浅型胃癌,或肿瘤虽已侵及肌层但不超过一个分区1/2者;

Ⅱ期:指有第一站淋巴结转移的表浅癌、T2和T3癌,没有淋巴结转移的T3癌也属此期;

Ⅲ期:指有第二站淋巴结转移的各种大小肿瘤,或仅有第一站淋巴结转移甚或无淋巴结转移的肿瘤大小已超过一个分区者;

Ⅳ期:凡伴有第三站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不论肿瘤大小,均属此期。

胃癌的分期:

N0

N1

N2

N3

T1

ⅠA

ⅠB

T2

ⅠB

ⅢA

T3

ⅢA

ⅢB

T4

ⅢA

ⅢB

H1 P1 CY1 Ml

注:H1(肝有转移) P1(腹膜有转移)CY1(腹腔脱落细胞检查阳性) Ml(其他远隔转移)

如原发肿瘤局限于粘膜层而未侵及粘膜固有层者为原位癌,以Tis表示,当肿瘤为TisN0M0时即为原位癌,也称0期。由于诊断技术的进步,已有可能在术前对肿瘤浸润、转移等情况作出判断,进行临床分期,以CTNM表示。术后的病理分期以PTNM表示。考虑到淋巴结转移的个数与病人的5年生存率更为密切,UICC (1997年新版)TNM分期,将N1:区域淋巴结转移数目在1-6个N2:区域淋巴结转移数为7-15个,N3:区域淋巴结转移数>16个 以上。胃癌的TNM分期经多年来不断修改,日趋合理。但对淋巴结转移N分级法等尚未完全统一。

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消化科肿瘤专家陈英笙主任指出:台北某医院做过统计,5年存活率,第一期前期为97.6%,第一期后期为94.9%,第二期为70.49%,第三期前期为56.7%,第三期后期为31.9%,第四期为6.5%。可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虽然这样的成果能发表在欧美著名的医学期刊,但国人仍应意识到胃癌在台湾是高罹患率的癌症,如有胃部不适,应勇于接受胃镜的检查,早期诊断以期整体提高胃癌的治疗存活率。

本文是陈进才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