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
重度少弱精子症病例分析
发表者:陈朝晖 2124人已读
患者某男,34岁 。
初诊时间(就诊日期):2015年10月5日
主诉:二胎半年未育。
现病史:患者27岁结婚,配偶体健,婚后未避孕2年未育,查精液质量差(具体不详),口服中药1月余后妻孕,育1子体健,现5岁,欲生二胎半年未果,遂来我院就诊。刻下症:性欲较前降低,时有腰酸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
既往史:体健,否认其他病史及睾丸外伤史。
个人史:无吸烟饮酒史,无放射及有毒有害物品接触史。
家族史:父母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
查体:第二性征正常,双侧睾丸约7ml,质地软,无触痛,未触及精索静脉曲张。
辅助检查:阴囊彩超:双侧睾丸体积小,左侧附睾头囊肿。精液常规:量2ml,密度1.73百万/ml,a级 0.0%, b级 0.0%,活率 5.33% 。
思考:患者睾丸小,精子密度活力极差,为重度少弱精子症,应查性激素了解性腺轴情况,一周后复查精子,暂不予以药物治疗。
复诊日期:10月12日:患者性激素回报:性六项:FSH 30.42mIU/ml(1.27-19.26),LH 9.81mIU/ml(1.24-8.62),E2 4.00pg/ml(20-47),T
2.17ng/ml(1.75-7.81)。精液复查仍为重度少弱精子。考虑患者为高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低下,睾丸生精功能降低,建议患者下一步查染色体核型及Y染色体微缺失。
病例分析:重度少精子症为精子密度小于5×106/ml,重度弱精子症指a级精子为零,b级和c级精子数量< 30%。免疫、感染、内分泌、损伤、隐睾、精索静脉曲张、不全梗阻、药物、各种干扰睾丸生精的理化因素及染色体异常等诸多原因均可导致少精子症。本患者为重度少弱精子症,如果存在染色体问题,年轻时也可能使其妻受孕,但随着年龄增长,精液质量会越来越差,故虽有一子亦应查染色体及Y染色体微缺失。
总结:①患者生一胎时服一月余中药汤剂,女方受孕,因为一个生精周期为3个月,考虑当时中药未起主要作用。患者此次就诊目的为“生二胎”,想用中药治疗,解决男性生育问题,其睾丸很小,生精功能低,病因不明,应用中医药治疗过程中,精子质量也可能会进行性降低甚至成为无精子症。②Y染色体AZF缺失范围大小与精子生成障碍表现程度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AZF因子缺失范围越广,睾丸生精功能越差。AZFc区缺失的少精子症患者, 其精子数目有进行性下降的趋势, 部分患者最后发展为无精子症。③此病例的收获:治疗男性不育,体格检查和完善相关检查很重要,不能盲目治疗。此患者重度少弱精子症原因未明,未查染色体核型及Y染色体微缺失,在病因未明情况下,盲目治疗,不仅浪费了患者金钱、时间,治疗过程中,精子质量也可能会进行性降低甚至成为无精子症。如有患者Y染色体缺失问题,会导致其子染色体异常,应告知患者查其儿子染色体。
本文是陈朝晖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发表于:2016-08-26 23:02
网上咨询陈朝晖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