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姿峰_好大夫在线
2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就诊指南

近视一般都发生在小学和初中,但是近视预防的关键是学龄前(七岁前):邓医生近视预防系列(1)

发表者:邓姿峰 人已读

图片1.png

预防近视的关键期是在7岁前,然而大部分家长都是在孩子近视后才开始重视近视问题,因为近视本身不可逆不可以治疗,简单点说近视只能预防,没有办法恢复的,与其到时候“亡羊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所以给家长们明确的预防建议。

微信图片_20200113122708.png

那家长们该怎样做呢?

在孩子出生1-3个月时,孩子就有注视物体能力,就可以做视力筛查(伟伦筛查仪)等检查,虽然不能准确知道孩子的度数,但是孩子的眼睛发育是否正常是可以在筛查后明确的。(筛查仪检查的结果是质的分析,不是量)

图片2.png

配合的孩子2岁就做角膜曲率,眼轴检查

到孩子2岁了就可以做电脑验光仪检查。(当然需要孩子具有一定的配合度)。

电脑验光仪能捕捉到人眼瞬间的屈光状态,检测出孩子眼睛一个大概的度数,能准确了解孩子的角膜散光,大致了解孩子的远视储备范围。

图片3.png

在此同时可以做眼轴检查,就是测量孩子眼睛的长度,为孩子建立眼轴基准值,便于为后面复查做数据分析对比,及时发现近视化问题。

孩子的眼轴如果超过23.5毫米就接近近视了,每增长1mm近视-2.50度左右,成人的眼轴约为24mm左右。

图片4.png

通过以上的检查能及时发现孩子眼睛的发育问题,如果孩子的远视储备值再超常速减少,就说明孩子需要针对性的近视预防策略,找出近视化的原因并及时纠正。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医院或者视光门诊体检,只需花费十几分钟的时间。

上面说了电脑验光和眼轴检查是可以大概知道孩子远视值的,但是如果有的家长(比如我自己也很想)要了解孩子具体的远视储备结果就可以选择扩瞳检影验光,得出的结果就是精确的远视储备值,只要在学龄前期保护好孩子的这个远视储备度数,就可以做到延缓孩子近视,甚至做到让孩子不近视

image.png

除了防控近视,检影扩瞳验光同样也用于不能配合检查的婴幼儿。

这些检查孩子眼睛和身体没有副作用,快捷,但是大部分的学校体检(因检查条件等客观因素)只做了视力筛查或者角膜曲率只能够发现孩子的视力有无异常,无法精确孩子的远视储备或者近视度数,所以当孩子查出视力问题一定要及时到眼科门诊明确诊疗方案;但是!但是!但是!孩子学校体检视力正常,从近视防控的角度来说也是需要来眼科门诊明确远视储备值(了解孩子远视储备值还有多少,离近视还有多远,什么时候会近视及时发现近视风险,这样才能让孩子避免近视

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下正常孩子的生理远视储备值吧

远视储备又称“生理性远视”,每个刚出生的孩子都是天生的远视眼,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相应对的远视储备值,如图所示

image.png

这些度数是要一直消耗用到孩子发育成年(十二三岁),随着孩子生长发育,身体长高,眼睛也在长长,一旦在孩子的成长期间远视储备值被提前过度消耗完,眼睛就会近视了,所以孩子的远视储备对以后视力维持至关重要,建议最好是每三到六个月带孩子检查一次。

为什么说给孩子做一次扩瞳检影是孩子最好的视力保健

image.png

扩瞳检影验光需要在眼科或者视光门诊检查,医护人员(排除药物禁忌症后)用药物扩瞳,大于6-8岁孩子,予以环戊酮眼液(2-3天恢复看近)或托吡卡胺眼液(6小时左右恢复恢复看近)快速扩瞳后检查,年龄小于6-8岁左右的孩子,建议用阿托品眼用凝胶扩瞳检查(21天恢复恢复看近),检查时间约为半小时左右。

image.png

很多家长担心扩瞳对孩子视力有影响,其实孩子在滴了眼药水后,瞳孔会扩大,睫状肌会一定程度的放松,在此期间孩子看近视模糊的,看远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在瞳孔恢复后(恢复时间见上)影响将完全消除。

有的家长也会问既然药物有副作用,为什么还要用呢?原因一是因为儿童青少年的眼睛调节能力强,不扩瞳难以准确检查出眼睛的度数;二是很多孩子在综合验光仪检查时有近视,但检影却是正常的,这就是调节性近视(我们所说的“假性近视”)所以就借助药物消除眼睛疲劳,提高孩子的视力。

在医生的协助下建议屈光档案非常必要

一般来讲,在孩子2岁左右的就可以建立,通过连续记录孩子的角膜曲率,眼轴,扩瞳检影后的屈光度等数据,与正常同龄孩子相比,当检查指标异常时,能及时发出预警。

图片1.png

建立屈光档案,3-6年左右进行一次检查,医生分析每一次的检查结果,如果发现近视化的苗头就可以及时采取行为干预措施预防。

如果孩子的父母亲有近视,(特别是有高度近视的);如果您还是不完全明白孩子该怎样检查和预防孩子的近视的发生,赶紧联系我吧!

微信图片_20200112232858.png

本文是邓姿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