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浅谈CIN的诊治方案
发表者:张逸群 2535人已读
宫颈 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应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目前的观点认为其也是一种感染性疾病,既可以预防,又可以治疗甚至治愈。所以,掌握其普查及随诊的要点及重要性,对于CIN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等至关重要。
1.筛查的原则:
我国2004年推出的宫颈癌筛查指南建议,任何有3年以上性行为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女性均为筛查对象。筛查的起始年龄,在经济发达地区为25-30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为35-40岁;高危人群的起始年龄应相应提前。
高危人群一般认为是: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早(<16岁)、hpv、hiv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卫生条件差、性保健知识缺乏的女性及细胞学筛查ascus及以上的人群。对于决定妊娠的女性,建议妊娠前进行hpv筛查。< p="">
2.筛查的内容:
①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目前已替代传统的巴氏细胞学染色,具有良好的制片效果及检出率。但据统计,目前仅有约5%-10%的筛查人群在细胞学检查中有特异性的检查结果,另外90%的阴性群体中有10%-15%是高危亚型感染者,而这一人群中大约有10%会在5年内发展至CIN2+。因此,目前改进为联合HPV检测,其阴性预测值接近100%
②HPV:全世界已公认,几乎所有的宫颈癌都和HR-HPV感染有关,没有HR-HPV感染就可以避免宫颈癌的发生。因此,目前推荐的初筛方案为:
HR-HPV(-)且TCT≤ASCUS,则3-5年检查一次。
HR-HPV(+)且TCT≤ASCUS,则1年检查一次。
HR-HPV(-)且TCT≥ASCUS-HSIL,或者HR-HPV(+)且TCT≥ASCUS-HSIL,均建议继续完善阴道镜检查并宫颈活检,必要时可以宫颈管诊刮。
③阴道镜的检查原则参考上面。
3.处理的原则:
根据CIN诊断的级别,参照HR-HPV检测结果、结合患者年龄大小、经济状况、本人意愿、婚育情况、病变程度、范围大小、以及临床表现、随诊及诊疗的技术条件,尽量做到治疗个体化、规范化,防止出现治疗不足或治疗过度。
建议:
①HR-HPV(+),同时<CIN,可以暂不治疗,定期随访;
②HR-HPV(-),同时CIN 1,可以暂不治疗,定期随访;
③HR-HPV(+),同时CIN 1或2,可物理治疗(激光、冷冻、微波等),若面积较大,可以选择LEEP;
④CIN 2+,建议LEEP或CKC(冷刀锥切);
⑤无再生育要求的CIN 3可行子宫全切术。
值得注意的是,宫颈病变程度严重,病变范围大,绝经后,均为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对这类患者建议行宫颈锥切术时首选CKC(冷刀锥切),手术范围为:病灶外12.5px,深度需达62.5px,尽量做到切缘阴性。若切缘阳性,则需继续行全子宫切除术。
最后,我们期望,HPV疫苗或针对病毒的靶向治疗为今后CIN及宫颈癌最有希望的预防和治疗手段。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发表于:2015-05-16 20:10
网上咨询张逸群大夫
张逸群医生暂时不接受网络咨询
张逸群的咨询范围: 妇科良恶性肿瘤及妇科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常见病的诊治,特别是HPV感染相关的女性下生殖道疾病诊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