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凯景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简谈“感统失调”

发表者:丁凯景 人已读

一、什么是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全称感觉统和功能失调(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SID),这一定义由美国心理学家Ayres于1972年提出。感觉统合功能是指个体将来自不同感觉通路(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平衡觉等)的信息,通过大脑加工处理整合后指挥身体做出正确的反应。感统失调即一系列感觉加工维度的功能异常,主要集中在触觉、本体感觉和前庭系统,也称为感觉加工障碍(SPD)。

感统失调在自闭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神经发育障碍的患儿中多见,但并非感统失调的孩子就一定存在上述疾病,也并非存在上述发育疾病的孩子就一定存在感统失调。

二、感统失调的原因

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功能失调的发病率、发病病因、治疗方法和疗效等展开研究。发现3~6岁幼儿中轻度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为28.5%,重度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为8.9%,男孩和女孩感觉统合失调率分别为28.3%和30.7%。

除遗传因素外,父母生育年龄较大、母亲受教育程度高可能是感统失调的保护因素,父母拒绝或偏爱的养育方式、母孕期患病和服用治疗性药物、母孕期阴道出血、胎儿臀位,婴幼儿时期患病可能是感统失调的危险因素,婴儿的分娩方式和分娩过程等是可疑危险因素。另外,孩子并非由父母照料、家庭支持系统差、居住环境恶劣,父母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父亲年龄偏大和母亲年龄偏小都可能对孩子的感觉统合功能发育造成负性影响。

三、如何判断感统失调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估量表是评价感统失调的常用测量工具,由父母填写,具体条目如下:

(一)大肌肉及平衡能力(前庭觉)

1. 特别爱玩旋转的凳椅或游乐设施而不会晕。

2. 喜欢旋转或绕圈子跑而不晕不累。

3. 虽然看到了仍然碰撞桌椅、旁人、柱子、门墙。

4. 行动、吃饭、敲鼓、画画时双手协调不良,常忘了另一边。

5. 手脚笨拙,容易跌倒,拉他时仍显得笨重。

6. 俯卧地板和床上,头、颈、胸无法抬高。

7. 爬上爬下,跑进跑出,不听劝阻。

8. 不安地乱动,东摸西扯,不听劝阻,处罚无效。

9. 喜欢惹人,捣蛋,恶作剧。

10. 经常自言自语,重复别人的话,并且喜欢背诵广告语言。

11. 表面左撇子,其实左右手都用,无固定使用哪只手。

12. 分不清左右方向,鞋子、衣服常穿反。

13. 对陌生地方的电梯或楼梯,不敢坐或动作缓慢。

14. 组织力不佳,经常弄乱东西,不喜欢整理自己的环境。

(二)触觉敏感及情绪稳定

15. 对亲人特别暴躁,强词夺理,到陌生环境则害怕。

16. 害怕到新场合,常常不及就要求离开。

17. 偏食、挑食、不吃青菜或软皮。

18. 害羞不安,喜欢孤独,不爱和别人玩。

19. 容易粘妈妈或固定某个人,不喜欢陌生环境,喜欢恐怖镜头。

20. 看电视或听故事,容易大受感动,大叫或大笑。

21. 严重怕黑,不喜欢在空房,到处要人陪。

22. 早上懒床,晚上不睡,上学前常拒绝到校,放学后又不想回家。

23. 容易生小病,生病后常不想上学,常常没有原因拒绝上学。

24. 常吸吮手指或咬指甲,不喜欢别人帮助剪指甲。

25. 换床睡不着,不能换被或睡衣,出外常担心睡眠问题。

26. 独占性强,不让别人碰他的东西,常会无缘无故发脾气。

27. 不喜欢同别人谈天和玩碰触游戏,视洗脸和洗澡为痛苦。

28. 过分保护自己的东西,尤其讨厌别人由后面接近他。

29. 怕玩沙土、水,有洁癖倾向。

30. 不喜欢直接视觉接触,常需用手来表达需要。

31. 对危险和疼痛反应迟钝或反应过于激烈。

32. 、听而不见,过分安静,表情冷漠又无故嬉笑。

33. 过分安静或坚持奇怪玩法。

34. 喜欢咬人,并且常咬固定的友伴,并无故碰坏东西。

35. 内向、软弱、爱哭,又常会触摸生殖器。

(三)本体感及协调能力

36. 穿脱衣裤、扣纽扣、拉拉链、 系鞋带,动作缓慢、笨拙。

37. 顽固、偏执、不合群,孤僻。

38. 吃饭时常掉饭粒,口水控制不住。

39. 语言不清,发音不佳,语言能力发展缓慢。

40. 懒惰、动作慢、做事没有效率。

41. 不喜欢翻跟头、打滚和爬高。

42. 上幼儿园仍不会洗手、擦脸、剪纸,以及自己挪屁股。

43. 上幼儿园(大、中班)仍不会用筷子,拿笔,攀爬或荡秋千。

44. 对小伤特别敏感,依赖他人过度照料。

45. 不善于玩积木,组合东西,排队,投球。

46. 怕爬高,拒走平衡木。

47. 到新的环境很容易迷失方向。

(四)视听觉及学习能力

48. 看来有正常智慧,但学习阅读或做算术特别困难。

49. 阅读常跳字,抄写常漏字、漏行,写字比划常颠倒。

50. 不专心,坐不住,上课常左右看。

51. 用蜡笔着色或用笔写字写不好,写字满而且常超出格外。

52. 看书容易眼酸,特别害怕数学。

53. 认字能力虽好,却不知其意义,而且无法组成较长的语句。

54. 混淆背景中的特殊图形,不易看出或认出。

55. 对老师的要求及作业无法有效完成,常有严重挫折。

(五)十岁以下儿童的家长填写以下问题:

56. 使用工具能力差,对劳作或家事均做不好。

57. 自己的桌子或周围无法保持干净,收拾上很困难。

58. 对事情反应过强,无法控制情绪,容易消极。

以上的父母测评量表较为主观,常常也需要临床医生和测评技师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才能较为客观地反应孩子的发展水平。部分“感统失调”的孩子可能存在更显著的发育问题,如自闭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建议到有儿童精神科、发育行为儿科、儿童心理科等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就诊,避免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四、如何治疗感统失调

预防大于治疗,现代化“精细“的养育方式,有时反而让孩子们失去了原先可以拥有的活动或交流的机会。在孩子出生后,家长要尽量为孩子拓展活动空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提供“触摸、攀爬、看、听、说”的机会,不要让孩子困在“圈养”的小空间中,或者这也“不可以”,那也“不可以”,尽可能多给孩子“尝试”和“逐渐独立”的机会,让孩子自行探索和锻炼。

如果发现孩子存在感统失调,可进行针对性训练,一些医疗和教育机构有完善的感统训练课程。家中也可以进行感统训练,如秋千、滑板、蹦床可锻炼前庭平衡觉;抛接球、翻跟斗、倒立可以锻炼本体觉;抓痒游戏、玩橡皮泥、按摩球可以锻炼触觉;吹泡泡、躲猫猫可以锻炼视听整合。

五、感统失调的预防及预后

儿童感觉统合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发育,因此感统失调可随着生长发育而逐渐缓解。既往研究发现6年自愈率为48.3%,本体感失调自愈率为69.7%,触觉防御失调自愈率为81.6%,前庭平衡失调自愈率为72.0%,学龄前有行为问题儿童的自愈率为70.6%。“感统失调”不是一项医学疾病的诊断,总体预后较好,家长需理行看待“感统失调“,到正规的医院就诊,避免过度焦虑、病急乱投医。

参考文献:

[1]王燕玲,黄悦勤,刘宝花,等.3—6岁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3):199-200.

[2] Camarata S, Miller LJ, Wallace MT. Evaluating Sensory Integration/Sensory Processing Treatment: Issues and Analysis. Front Integr Neurosci. 2020 Nov 26;14:556660. doi: 10.3389/fnint.2020.556660.

[3]黄悦勤,刘宝花,王燕玲,等.北京市城区3—6岁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现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44-46.

[4]黄悦勤,李旭东,王玉凤.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随访研究.中华儿科杂志,2002,40(5):260-262.


本文是丁凯景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