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学华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椎管内囊肿

典型案例----颈4-6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髓外硬膜下型)

发表者:丁学华 人已读

椎管内囊肿

患者:

**,29岁,男性

主诉:

颈肩部疼痛、麻木,活动受限半年

病史:

半年前开始出现颈肩部疼痛、双上肢疼痛、麻木,同时伴有颈肩部活动受限制,活动范围明显缩小。颈椎磁共振检查发现颈椎4-6椎管内髓外硬脊膜下占位-囊肿

术前磁共振:

颈椎4-6髓外硬脊膜下占位,病灶位于脊髓腹侧,椭圆形、囊性,影像学诊断蛛网膜囊肿

手术方式: 显微颈椎4-6髓外硬脊膜囊肿切除,椎板复位重建术。


手术过程简要:

采用后方正中入路,显微镜下分离并清除囊肿,解除对脊髓的压迫,打开的椎板原位重建,恢复解剖学结构,保证术后脊柱的完整性和活动度。


贴士

脊髓蛛网膜囊肿按照与脊髓的关系,可以分为脊髓髓内型、髓外硬脊膜下型、硬脊膜内外型、椎管内硬脊膜外型、椎管内外型、椎管内多发型。该病例属于第2种类型,髓外硬脊膜下型。髓外硬脊膜下型蛛网膜囊肿,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先天性发育异常或炎性改变导致局部蛛网膜增厚、粘连、包裹形成囊肿。囊肿挤压脊髓,导致脊髓功能障碍,患者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活动无力。手术的目的是解除囊肿的对脊髓的压迫。手术需在显微镜下精细操作:分离囊肿与周围脊髓、硬脊膜的粘连,尽可能切除囊肿,解除囊肿对脊髓的挤压。如果不能完全切除,则充分敞开囊壁,不可强行牵拉,避免脊髓和脊髓血管的损伤。该例囊肿位于脊髓腹侧,我们通过后正中入路脊髓翻转技术,充分显露囊肿,将囊肿全部切除。手术之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囊肿术后需要定期复查磁共振,动态监测。


孙伟主治医师、博士 编译,丁学华主任医师、教授 审校

Medtro脊髓脊柱神经外科团队

dingxuehua.haodf.com

neurosurgery-spine@vip.163.com

本文是丁学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