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
微创锁孔切除鞍结节脑膜瘤_窦以河
发表者:窦以河 423人已读
女性患者,51岁,因“左眼视力下降1个月”入院。患者1个月前出现视力明显下降,可视范围明显缩小。
查体:左眼视力数指50cm,视野缩小。
影像检查:左侧额底部见团块状异常强化信号影,大小约38mm×29mm×20mm,压迫左侧视神经向后压迫视交叉,邻近脑膜增厚强化。脑室、脑池系统基本正常。中线结构居中。
诊断:鞍结节脑膜瘤
手术方法:左眶上锁孔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术
患者麻醉诱导成功后,经口气管插管,接麻醉机,仰卧位,左侧眉弓锁孔入路,龙胆紫标记;常规碘酊消毒,酒精脱碘;铺无菌单。沿标记切口逐层切开头皮直至颅骨。止血后,电动颅钻1孔,剥离骨孔间硬膜,铣刀铣开颅骨,游离骨瓣成约2*3厘米骨窗。四周悬吊硬膜后,向颅底探查即见肿瘤,肿瘤起源于鞍结节,肿瘤组织较韧、紫红色、有明确边界。循边界仔细剥离,将肿瘤分块完整切除,周围神经、血管保护满意。术区彻底止血,清点脑棉、器械无误后,缝合人工硬脑膜修补硬膜,钛钉固定骨瓣;充分止血后,依次缝合。敷料包扎手术切口,术毕,手术顺利,出血约200mL,未输血。
手术后病人恢复好,左眼视力较术前下降,恢复中。
手术步骤一:
1.抬起额底,打开侧裂池蛛网膜,释放脑脊液,脑压下降。
2.首先电凝蝶平台部位肿瘤基底,楔形切除肿瘤,显露并保护右侧视神经。
3.沿鞍结节电凝肿瘤基底,向左侧寻找左视神经并保护。
4.自第二间隙将肿瘤牵拉至鞍上,分块切除肿瘤。
手术步骤二:
1.肿瘤基底已完全自鞍结节及鞍隔上离断。
2.切除并进一步缩小肿瘤。
3.分离鞍上肿瘤,游离并保护垂体柄。
手术步骤三:
1.自眶回分离肿瘤,保护左侧嗅神经。
2.切除部分肿瘤,可见左侧A1。
3.进一步切除、分离肿瘤,发现右侧A1及前交通动脉。前交通动脉上有小分支供应肿瘤,予以电凝切断。完全切除肿瘤,电灼肿瘤基底。
关注微信公众号可以观看手术视频
本文是窦以河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发表于:2018-08-10 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