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远雄_好大夫在线
1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技术进步带来健康希望

发表者:程远雄 人已读

肺癌目前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大量临床数据表明,肺癌早期的5年生存率高达70%~80%以上,而晚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为5%以下。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程远雄教授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早癌筛查,是目前世界各国癌症专家公认的预防癌症的两道重要防线,“通过现行精准医学指引下的肺部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的2.0版本,有针对性的"精准"治疗将大大提高中晚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肺癌成为"慢性病"的时代即将到来,中晚期肺癌并非不可治。”

程远雄主任医师称,良好的饮食结构搭配,戒烟、饮酒适量,积极锻炼身体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大幅降低癌症发病风险,构成防癌的第一道防线。

此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构成了防癌的第二道重要防线。大量临床数据表明,肺癌早期的5年生存率高达70-80%以上,而晚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为5%以下。

但是,目前在早期肺癌筛查领域还缺乏相应的重视,民众对于早癌筛查也认识不足,导致很多人被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这是导致我国肺癌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介绍,美国肺癌筛查试验(NLST)得出的低剂量螺旋CT(LDCT)肺癌筛查降低20%肺癌死亡的结果,结束了多年来对其能否降低肺癌死亡率的争议。

不过专家也坦言,低剂量螺旋CT筛查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哪些人群最能从筛查中获益?筛查频率降低是否会影响筛查的效果?高危人群及个体需要接受多少次筛查?此外,过高的假阳性和成本效益也是在制定肺癌筛查政策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随着肺癌筛查方法的不断完善,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新的敏感且特异的肺癌筛查早诊标志物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以及低剂量螺旋CT与分子标志物在肺癌筛查早诊中的联合应用,必将为肺癌的筛查和早诊带来新的希望。

对于中晚期肺癌,传统的治疗方法多是化疗联合局部放疗,平均生存期只有1年左右,这也是谈肺癌色变的主要原因。程远雄教授说,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遗传学的发展,针对肺癌驱动基因和表观遗传学的深入研究,肺癌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通过这样的“精准”治疗,中晚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得到大大提高,肺癌成为“慢性病”的时代即将到来,肺癌的治疗永远在路上,中晚期肺癌并非不可治。

“相比传统诊疗手段,精准医疗具有精准性和便捷性。”一方面通过基因测序可以找出癌症的突变基因,从而迅速确定对症药物,省去患者尝试各种治疗方法的时间,提升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基因测序只需要患者的血液甚至唾液,无需传统的病理切片,可以减少诊断过程中对患者身体的损伤。可以预见,精准医疗技术的出现,将显著改善癌症患者的诊疗体验和诊疗效果,发展潜力大。

值得关注的是,肺癌是全身性疾病的概念,近年来已逐渐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所接受。“肺癌在原发肿瘤很小时就可以发生远处转移,即使早期肺癌手术切除后也可能出现局部复发和发生远处转移。”程远雄教授说,肺癌治疗不能只着眼于局部治疗,需要外科、内科、放疗科等多学科综合治疗,综合地、科学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局部和全身治疗手段,以期达到临床根治或延长患者生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本文是程远雄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