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肿瘤患者营养治疗会不会促进肿瘤生长?#001
发表者:吴志勇 937人已读
2018-03-05
营养不良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在胃癌、肠癌和胰腺癌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可高达70%至80%。其中约有22%的病人直接死于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不仅影响肿瘤治疗的临床决策,还会影响患者的临床结局。
肿瘤细胞是一种生长迅速的细胞,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具有超常的攫取养分的能力。那么营养治疗会不会促进肿瘤生长?
事实上,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必然与正常组织争夺营养,而在这场争夺战中,正常细胞永远是失败者,所以不进行营养治疗,首先受损的往往是正常细胞和组织器官。
即使在病程的终末期,一些恶性肿瘤患者严重营养不良最终出现恶病质的现象,但肿瘤细胞非但没有减慢生长速度,反而更加肆无忌惮地掠夺人体的营养。
无临床资料表明营养治疗可以导致肿瘤细胞生长加速,欧洲危重患者肠外营养指南指出营养支持治疗不会刺激肿瘤增殖。
目前的一般观点是,营养支持无法完全逆转已经发生的恶病质,对于肿瘤患者进行营养支持能够获得的最肯定效果是防止机体营养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对于肿瘤进展较缓慢的肿瘤患者,营养支持能够使机体储备得到较好的恢复,以保证机体能够耐受手术、放疗或化疗等治疗措施,从而获得较好的远期治疗效果;对于机体消耗严重、肿瘤已累及多个器官的患者,营养支持只是起到缓减自身消耗的作用。
营养支持的内容包括:饮食指导、改善摄食、口服营养补充及人工营养支持。
一、肿瘤患者如何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评定?
肿瘤患者一经确诊,即应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评定,包括饮食调查、体重丢失量、体检、人体测量及实验室检查。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评定在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多次进行。
二、肿瘤患者如何选择营养支持方式?
可经口进食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应首选强化营养咨询;当强化营养咨询使经口进食改善但仍无法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时,则给予口服营养剂补充。
无法经口进食或口服营养剂无法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时,应及时给予人工营养,其中首选肠内营养;当肠内营养无法实施或不能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或希望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时,则给予肠外营养,输营养液。
三、哪些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需要营养支持?
中、重度营养不良肿瘤患者可从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获益。
四、化疗与营养状况之间的相互影响如何?
化疗可引起食欲缺乏、恶心、呕吐、黏膜炎、腹泻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导致患者营养摄入障碍,引起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会影响化疗药物的分布、代谢,营养不良将增加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影响肿瘤对化疗的反应。
五、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是否需要营养支持?
化疗期间应保证机体充足的营养供应,对于治疗前已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的患者,以及治疗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无法正常进食或进食量明显减少的患者应及时给予营养支持。
接受高剂量化疗、造血干细胞及外周干细胞移植的患者需保证充分的营养摄入,经口摄入不足的患者应进行积极的人工营养支持。
六、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如何选择合理的营养支持方式?
吞咽及胃肠道功能正常的患者建议选择口服营养补充,进食障碍但胃肠道功能正常或可耐受的患者建议选择管饲;肠道功能障碍、肠内营养无法施行或无法提供能量与蛋白质目标需要量时应选择补充性肠外营养或肠外营养。
七、哪些接受放疗的肿瘤患者需要营养支持?
营养状况良好的放疗患者不推荐常规接受营养支持。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的肿瘤患者在接受放疗时需要进行营养支持。
放疗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无法正常进食或进食量明显减少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充足的营养摄入,以避免营养状态恶化和放疗中断。
八、接受放疗的肿瘤患者如何进行合理的营养干预?
放疗期间需要通过个体化的营养咨询确保充足的营养摄入,以避免营养状态恶化和放疗中断。
口服营养补充是放疗患者肠内营养的首选方式,对放疗引起的重度黏膜炎或头颈喉部肿瘤伴吞咽困难的患者或能量、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患者建议早期行管饲营养支持。
出现严重放射性肠炎和营养吸收不良,肠内营养无法实施或满足机体需求时应及时行肠外营养。
九、晚期肿瘤患者是否需要营养支持? 如何实施?
晚期肿瘤患者是否需要营养支持应综合考虑肿瘤预后、患者预期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营养支持的潜在效果及患者和家属的意愿。
十、是否应用药物治疗肿瘤患者的厌食和早饱?
可短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孕激素改善肿瘤患者的厌食,可应用促胃肠动力药物改善肿瘤患者的早饱,但必须考虑可能的不良反应。
若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请好评表示支持。
本文是吴志勇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问医生
图文问诊开始
发表于:2018-03-05 20:41
网上咨询吴志勇大夫
吴志勇医生暂时不接受网络咨询
吴志勇的咨询范围: 肺部占位待查;肺癌;肠癌;胃癌;胰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