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志军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
乙肝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发表者:段志军 1192人已读
目的:探讨影响乙肝后肝硬化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为预防HE发生及改善预后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11年5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合并HE患者共87例。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乙肝后肝硬化未合并HE患者52例作为对照。分别统计入院时的临床表现,根据West Haven标准和Child-Pugh分级进行HE分期和肝功能分级,记录入院后各生化指标的第一次结果,包括血氨、血钠、血清胆碱酯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凝血酶原时间。对以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寻找影响乙肝后肝硬化HE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
结果:因HE入院患者中,感染位居HE诱因首位(35.6%);HEⅡ期所占比例最高(36.8%),Ⅳ期居第2位(25.3%)。合并HE组与未合并HE组比较肝功能分级、腹水、血氨、血钠、血清胆碱酯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血尿素氮、凝血酶原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功能程度与HE分期无关,合并HE患者血氨水平在Ⅳ期较其他各期显著升高(P<0.05),血钠水平在Ⅱ期、Ⅲ期、Ⅳ期较Ⅰ期显著降低(P<0.05),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在Ⅳ期较Ⅰ期显著降低(P<0.05),血尿素氮水平在Ⅳ期较Ⅰ期、Ⅱ期显著升高(P<0.05)。
结论:在因HE入院患者中,感染居乙肝后肝硬化发生HE诱因的首位。肝功能C级、合并腹水、高血氨、高血清总胆红素、高血尿素氮、低血钠、低血清胆碱酯酶、低血清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增加HE的发生率。高血氨、高血尿素氮、低血钠和低血清胆碱酯酶可加重HE的程度,并影响预后。
关键词:乙型肝炎; 肝硬化; 肝性脑病; 诱因; 血氨
问医生
图文问诊开始
发表于:2012-04-28 20:55
这个感染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