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声”辨病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耳鼻咽喉科
赵长青
王长青 (硕士研究生)
现代媒体无论如何发达,信息交流仍离不开目光、嗅觉、听力和语言等生理性平台,耳鼻咽喉作为承载上述重要信息的器官,在保障人体内外环境和谐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严格意义上不可模仿的个体语言,其形成过程除正常的神经调控和肺通气外,涉及鼻、咽、喉等关键器官。如果您留意自己或周围人群的发音,就可以作到闻声辨病。那么,如何辨别异常的发音进而做到有病早知道呢?
1. 病理性鼻音:分为开放性鼻音和闭塞性鼻音。无论讲普通话还是方言,无论讲中文还是外文,生理性鼻音是保证每个音节、每个单词发音准确的前提条件。腭裂或软腭麻痹等疾病时,由于软腭不能关闭鼻咽,鼻腔失去正常时相对固定的空间和容积,鼻腔共鸣异常,不能准确发音,特别是某些音节的发音严重“失真”,出现开放性鼻音,直接影响语言交流使。可行腭裂成形术等进行治疗。
闭塞性鼻音:与开放性鼻音相反,闭塞性鼻音系因鼻腔被新生物占据或其他原因导致鼻腔容积减小所致,典型的疾病有慢性鼻炎时的鼻甲肥厚、巨大的鼻息肉、鼻腔血管瘤等良性病变以及鼻窦恶性肿瘤侵犯鼻腔(如上颌窦癌)等,后鼻孔闭锁或狭窄等也常见。应区别情况,慎重处理。
2. 打鼾:现代医学已经证明,过去一向被认为无关要紧的所谓“鼾声如雷”式睡眠,其实是一种病态,因此又被称作“睡眠杀手”。例如“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系因呼吸道阻塞导致睡眠时血氧饱和度过低而出现的继发性、系列性病理性改变,可因病施治,例如可以进行鼻中隔矫正术、腭咽成型术等。必要时还可以戴口腔矫治器等。
3. 犬吠样咳嗽:即“空空样咳嗽”,常见于小儿急性喉炎,伴有声音嘶哑,临床表现为症状出现较为“突然”,及早正确治疗后,迅速缓解。由于小儿的喉腔尚未发育成熟,故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酿成“小题大做”的后果。
4. 耳语声:即指突然失声或仅能发出耳语声,也称为癔病性失语,多因心理因素引起,属暂时性的发声障碍,一般有情绪激动或精神刺激史,多见于青年女性。此类耳语声患者虽然不能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但在发笑、咳嗽时发音正常,据此可以进行甄别。暗示疗法常很凑效。
5. 呼吸时伴吹哨声:多系外伤或感染引起的鼻中隔穿孔,特别是鼻中隔前段小的穿孔所致。哨声明显者可考虑行修补术。
6. 喉喘鸣:系因喉阻塞用力呼吸时,气流通过喉腔狭窄处发出的特殊声音所致,可伴有声音嘶哑。先天性喉喘患者,出生时就有异常声调,常伴呼吸困难;喉痉挛患者,发病突然、无发热及声嘶等,确切的病因还不清楚,多与缺钙有关,严重者影响正常工作和休息。以对症治疗为主。
7. 声音嘶哑:是日常生活中遇到最多的一种病理性发音。应该区别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处理。外伤所致者,如喉部切割伤,如伤口深及喉腔且损伤喉软骨者,除常规清创外,必须由专科医生进行软骨修复重建,必要时放置喉扩张模;由于甲状腺手术等导致的双侧不完全性喉返神经麻痹,将出现特别紧急的呼吸困难,常需进行紧急气管切开;由于喉部新生物,如声带息肉,喉癌等,导致的声音嘶哑,则区别轻重,可以进行不同的处理,如喉镜下摘除声带良性新生物,先行气管切开术解除喉癌等患者的呼吸困难等;由于周围器官的病变引起声音嘶哑者,也不在少数,例如肺癌侵犯迷走神经导致者。
还有一类经常遇到但却不太被人注意的声音嘶哑,例如教师、小学生、商场工作人员、从事音乐文艺等的工作者,以及从事特种作业、与工作环境刺激密切相关者,这类声音嘶哑的主要问题是发音过度、用声不当、环境刺激等,喉镜检查时常表现为一侧或两侧声带的突起于边缘的小结样改变,称之为“声带小结”,不一定非进行手术治疗,经过调整工作环境、嗓音保护等措置后,多可凑效。 (字数: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