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新生儿脐部疾病
发表者:付朝杰 844人已读
脐炎
脐炎是指细菌入侵脐残端,并且在其繁殖所引起的急性炎症,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其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性链球菌等。轻者脐轮与脐周皮肤轻度红肿,或伴有少量浆液脓性分泌物、重者脐部和脐周明显红肿发硬.分泌物呈脓性且量多,常有臭味。可向周围皮肤或组织扩散.引起腹壁蜂窝织炎、皮下坏疽、腹膜炎败血症、门静脉炎,甚至以后发展为静脉高压症、肝硬化、正常新生儿生后12小时脐部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外,还可有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集落生长.局部分泌物培养阳性并不表示存在感染.必须具有脐部的炎症表现,应予鉴别:轻者局部用3%过氧化氢及75%酒精清洗.每日2~3次;脓液较多、脐周有扩散或伴有全身症状者需选用适当的抗生素静脉注射;如有脓肿形成.则需行切开引流。
脐 痛
由于脐环关闭不全或薄弱.腹腔脏器由脐环处向外突出到皮下.形成脐痛。疝囊为腹膜及其外层的皮下组织和皮肤.囊内为大网膜和小肠肠曲,与囊壁一般无粘连。疝囊大小不一,直径多为1cm左右.偶有超过3-4cm者。多见于低出生体重儿,体重低于1500g 者75%有脐痛。通常哭闹时脐痛外凸明显.安静时用手指压迫脐囊可回纳,不易发生嵌顿。出生后1年内腹肌逐渐发达,多数疝环逐渐狭窄缩小,自然闭合.预后良好。疝囊较大、4岁以上仍未愈合者可手术
脐肉芽肿
脐肉芽肿是指断脐后脐孔创面受异物刺激(如爽身粉、血痂)或感染,在局部形成小的肉芽组织增生、脐肉芽组织表面湿润,有少许黏液或黏液脓性渗出物,可用酒精一日数次清洁肉芽组织表面.预后良好。顽固肉芽组织增生者.呈灰红色.表面有脓血性分泌物,可用10%硝酸银烧灼或搔刮局部。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发表于:2019-08-05 07:24
网上咨询付朝杰大夫
付朝杰医生暂时不接受网络咨询
付朝杰的咨询范围: 小婴儿(腹泻,大便带血,牛奶蛋白过敏,早产儿喂养,营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