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嘉裕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就诊指南

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与治疗

发表者:甘嘉裕 人已读

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淋巴组织,表面呈桔瓣样。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时为增殖旺盛的时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腺样体肥大系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 从而引起鼻堵、张口呼吸的症状,尤以夜间加重,出现睡眠打鼾、睡眠不安,患儿常不时翻身,仰卧时更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等。本病最多见于儿童,常与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合并存在。

病因及病理生理:

本病常见原因为炎症如急慢性鼻炎扁桃体炎,流行性感冒等反复发作,使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导致鼻阻塞加重,阻碍鼻腔引流,鼻炎鼻窦炎分泌物又刺激腺样体使之继续增生,形成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本病也常常有家族遗传史。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 儿童鼻咽腔狭小,如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可引起耳、鼻、咽、喉等处症状。

1)耳部症状:咽鼓管咽口受阻,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鸣

2)鼻部症状:常并发鼻炎鼻窦炎,有鼻塞及流鼻涕等症状。说话时带闭塞性鼻音,睡时发出鼾声,严重者出现睡眠呼吸暂停

3)咽、喉和下呼吸道症状:因分泌物向下流并刺激呼吸道粘膜,常引起夜间阵咳,易并发气管炎

4)腺样体面容:由于长期张口呼吸,致使面骨发育发生障碍,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出现所谓腺样体面容

全身症状: 患儿表现为厌食,呕吐、消化不良,继而营养不良。因呼吸不畅,肺扩张不足,可导致胸廓畸形。夜间呼吸不畅,会使儿童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生长发育障碍,家长可发现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多变、夜惊、磨牙、盗汗、尿床等症状。

腺样体肥大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鼾声过大和睡眠时憋气为两大主要症状,睡眠时张口呼吸、汗多、晨起头痛、白天嗜睡、学习困难等也是常见的症状。

主要危害

容易形成“腺样体面容” 由于儿童鼻咽部比较狭小,当腺样体肥大时,由于鼻塞影响呼吸而靠嘴张口呼吸,长期用口呼吸,气流冲击硬腭会使硬腭变形、高拱,久而久之,面部的发育会变形,出现上唇短厚翘起、下颌骨下垂、鼻唇沟消失、硬腭高拱、牙齿排列不整齐、上切牙突出、咬合不良、鼻中隔扁曲等,面部肌肉不易活动,缺乏表情,长得很像是猪八戒或丑小鸭,医学上称之为腺样体面容

易患气管炎: 小儿腺样体肥大可造成鼻子发堵,致使患儿的鼻涕向咽部倒流,刺激下呼吸道黏膜,常引起阵阵咳嗽,容易患气管炎

易造成儿童精神不振、反应迟钝: 患儿长期用口呼吸、鼻子不通气,易造成头部缺血、缺氧,出现精神萎靡、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现象。

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由于儿童发育需要大量的氧分,而打鼾会使孩子在睡眠中严重缺氧,直接导致脑部发育的供氧不足,引起促生长激素分泌减少,不但影响孩子的身高,而且身体抵抗力下降,还将影响到孩子今后的智力。

所以,这类孩子不仅易患呼吸道感染,而且易患鸡胸漏斗胸,甚至诱发肺源性心脏病。因此,儿童打鼾比成人有更大的危害。

诊断检查

1)患儿张口呼吸,有时可见典型的腺样体面容

2)口咽检查见硬腭高而窄,咽后壁见粘性分泌物从鼻咽部流下,多伴有腭扁桃体肥大。

3)前鼻镜检查可见鼻腔内有大量的分泌物,黏膜肿胀。

4)纤维鼻咽镜检查在鼻咽顶部和后壁可见表面有纵行裂隙的分叶状淋巴组织,象半个剥了皮的小桔子。常常堵塞后鼻孔三分之二以上。这是目前腺样体检查的最常用的方法。

5)鼻咽侧位片测量:可测量鼻咽气道的阻塞程度。

6)触诊用手指作鼻咽触诊,在鼻咽顶及后壁可扪及柔软块状物。

7CTCT轴位像可见鼻咽气腔变形变窄,后壁软组织增厚,密度均匀。

疾病治疗

保守治疗:注意营养,预防感冒,提高机体免疫力,积极治疗原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腺样体将逐渐萎缩,病情可能得到缓解或症状完全消失。

药物医疗:有的患儿常常伴有鼻炎鼻窦炎,经过恰当的治疗鼻腔通气好转,临床症状可以减轻。药物治疗必须在规范的医院由耳鼻喉科医生检查过再开药,治疗过程中需定期复查。

手术治疗:如保守治疗无效,应尽早手术切除腺样体,手术常同扁桃体切除术一并进行,如果扁桃体不大且很少发炎则可单独行腺样体切除。如已发生卡他性中耳炎则可能要同时进行鼓膜置管术等。

疾病预防

1 对腺样体肥大不能轻视。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当孩子有听力不好或经常鼻塞、流鼻涕时,要

想到可能不仅仅是耳朵或鼻子的病,还要检查是否有腺样体肥大。

2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特别注意小孩的饮食情况:喜吃零食、偏食及食量过少会导致营养不良、体重及身高不达标从而免疫力下降!而过量进食(尤其是肉食)且运动量少会导致肥胖及拥堵性的打鼾。

3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特别注意小孩在公共场所(如幼儿园、小学等)交叉感染导致感冒等情况。尤其是小孩在2-10岁期间,应提高预防,如尽量避免小孩长期、反复感冒,流鼻涕,鼻塞,咳嗽,搓鼻子、揉眼睛、打喷嚏等症状,如果还伴有听力不好、明显打鼾等症状,则应去医院诊断治疗。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