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玉峰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已有可能

发表者:郜玉峰 人已读

国际医学界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目标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乙肝病毒DNA转阴是铜牌,乙肝病毒e抗原血清学转换(指抗原转阴,并有可能出现抗体,下称“转阴”)是银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是金牌。过去“摘取金牌”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任务”,然而近年国际医学界的探索已经令世人看到了“摘金”的曙光。
2007年欧洲肝病年会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使用PEG干扰素治疗1年的116名“ 小三阳” 乙肝患者,在其后的第1年、第2年、第3年,分别有4人、7人、9人乙肝表面抗原转阴,转阴率分别达到3%、6%、8%。

在2007年美国肝病年会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对使用PEG干扰素或PEG干扰素加拉米夫定治疗48周并随访3年的194名“小三阳”慢性乙肝患者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发现在治疗48周时血液中乙肝表面抗原定量分析结果小于每毫升10个国际单位的23名患者中,3年后表面抗原转阴者为12名,占52%;而大于每毫升10个国际单位的171名患者中,3年后表面抗原转阴者有4人,只占2%。因此,医学界认为,乙肝表面抗原定量分析可作为慢性乙肝患者是否有可能实现表面抗原转阴的预测指标。

最近的研究结果更令人振奋,在使用干扰素治疗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患者中,经3年随访显示,30%的患者出现了HBsAg清除;6年随访显示,HBsAg清除率可高达45%。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96周,53%的患者出现HBeAg清除;在停药后的5年随访中,如患者HBV DNA始终<400拷贝/ml,HBsAg清除率可高达72%。更可喜的是核苷类似物的长期治疗也可获得HBsAg清除。替诺福韦等更新、更强效的核苷类似物治疗后HBsAg清除率明显提高,最近报道替诺福韦治疗1~2年后在某些亚组HBsAg清除率达到6%。笔者治疗的患者同样有多人彻底转阴,并且欣喜地看到,无论是HBeAg阳性或阴性患者,获得持久病毒学应答后HBsAg清除比例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与乙肝病毒感染后每年自然转阴率的1%~2%相比,这样的成果已可看作是跨越式进步,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由此确定,在临床治疗中乙肝表面抗原转阴成为可以追求的目标。但摘取“金牌”也非易事,临床医生应该严格掌握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选择合适的目标人群和合适的药物,并特别要强调足够的疗程和全程管理,避免不规范治疗和盲目治疗。也就是力行优化治疗原则,包括: ① 优选患者,通过对基线水平的选择可以优选出能获得良好抗病毒治疗结局的患者;② 优选用药,在优化治疗的过程中还须根据治疗的风险效益比优化抗病毒药物的选择;③ 优化疗效,通过治疗中监测,通过优化治疗方案,能进一步优化抗病毒治疗的结局。

同样是感染了乙肝病毒,由于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不同、年龄不一样、生活习惯不一样,所处的感染阶段不同,乙肝的表现、转归可以迥然有异,有的仅仅表现为病毒携带状态,有的为轻度的肝功能异常,有的则反复发作伴有明显的肝损害,部分患者甚至发生肝衰竭乃至威胁生命。正是由于以上的差异,对于乙肝的治疗,必须因人制宜、个体化治疗,而且同一个个体在不同的阶段,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在此提请患者朋友千万不要看别人用某种药效果不错,自己也盲目尝试,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本文是郜玉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