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第1章 背景 《人类精液检验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五版》
发表者:郭军 4273人已读
第1章 背景
1.1 导言
鉴于人类精液检查标准化需求的日益增加,世界卫生组织于1980年首次出版了《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及精子-宫颈粘液相互作用实验室检验手册》。至今,该手册已改版三次,被译成多国语言。过去30年中,该手册作为全球范围内的标准被世界各地的临床及科研工作者广泛使用。
尽管前几版的发行很成功,但是随着新证据的出现,先前版本中的一些推荐指标需要被修正就变得更明显了。同时,对一些概念也需给出更多的解释和支持证据。出于上述考虑,WHO成立了编辑委员会,回顾手册中描述的各种方法,本版旨在修改、更新这些内容。由于按照先前版本中讲述的方法获取的数据不充分,某些情况下修正工作变得异常困难。有时,某些实验室可以获得的一致结果,在其他实验室却无法得以验证。鉴于这些情况,编辑委员会在对以往文献资料评估后,达成一致,统一标准。
由于需要对先前版本中讲述的方法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技术员和科学工作者们给出了补充推荐内容。因为前几版手册缺乏对细节的描述,一些实验室采用其它方法或是发展出自己的操作规程,然而他们却仍申称是按照WHO手册进行精液分析的。为了使全球范围内的比较更容易实现,第五版手册包含了更多的细节描述。当提出不同的分析方法时,手册中对原由做了解释。参照该手册在发表论文中报道实验结果时,我们推荐各个实验室要指明所采用的是哪一种方法。
1.2 第5版
第5版包含三部分内容:精液分析(第2-4章),精子制备(第5、6章)及质量评估(第7章)。第Ⅰ部分介绍精液分析,参照先前版本,但被分为三个小章节:标准化方法(介绍决定精液质量的常规操作流程);可供选择的试验(这些试验用于某些特定情况下或由实验人员选择);研究试验(这些试验目前不作为精液常规分析的方法)。由于通常在男科学实验室不能开展精液培养,因此这些内容仅在无菌化精液标本采集部分提及。精子制备章节的内容从射出精液扩展到对睾丸和附睾获得精子的制备。本手册中散在分布的方法学注释框有注解(方法学解释)、评论(结果解释)以及说明框(包括补充解释的物质)。
第5版手册的主要特点如下所列:
l 精液分析章节包括涉及工作溶液的配制、操作流程、精子计数及对结果解释的详细描述,以使所有给出的方法学都非常完整,与手册中其它章节内容的重叠极少。
l 扩展了精子制备部分的内容,增加了关于精子冷冻保存的新章节。与宫颈粘液分析相关的操作规程被分到可供选择的试验章节及附录中粘液特征的检查部分。
l 与先前的版本相比,第五版的附录内容减少。这部分内容仅限于特殊的或者很少被用到的信息。
l 精子数目的评估。对于一份精液标本的检查,精液的稀释度和评估精子数目所需观察的计数池区域的大小均有所改变,每次需计数200条精子。新版手册中强调了抽样误差的重要性及计数结果的确定性。编辑委员会认为每次排精的总数目比精子密度能更准确的评估睾丸功能,但这要求对精液量的测定需准确无误。
l 无精子症的评估。这尽管表面看起来简单,但很多因素会影响无精子症的诊断,包括计数太少数目精子导致的明显误差,观察显微镜视野的数目,以及检验布满碎片精子沉淀物的困难度。本手册推荐改为检验固定后、未离心的标本,以及指出所用计数方法的灵敏度。然而,当需收集足够数目的精子用于治疗时,离心方法仍是必需的。另外,手册中也介绍了通过检验未固定标本中的活动精子以评估输精管切除术疗效的方法。
l 精子活力的评估。第五版与先前版本的主要不同在于对精子活力的分级。目前推荐精子活力被分为前向运动、非前向运动的不动精子(而不再分为a, b, c和d级)。
l 精子形态的评估。一些实验室仅仅评估正常精子的比例,然而有些人认为形态异常的类型、部位及程度更加重要。
l 质控。此章第五版为重新编写。精液分析过程的健全对于精液分析严格质控至关重要。当质控结果不满意时,文中的提示和建议有助于增进实验室水平。
l 参考范围和参考低值。本手册参考范围值来自12个月以内配偶获妊娠的男性的精液数据。原始数据为来自3大洲的8个国家的可生育男性的400-1900份精液样本。传统统计学方法为取双向参考区间的第2.5百分位作为阈值,低于此阈值则可认为来自不同的人群。但是,单向参考区间更适用于精液分析,因为任意参数的高值并不能对生育作出决定性的判断。第5百分位可作为最低参考值,每一参数的完全分布区间见附录1。
1.3 本手册的范围
本手册所载的方法可作为指南以增进精液的综合分析和可比性。但并非为地方、国家或全球性的实验室认证机构所必备。精液分析在临床和研究机构对男性生育功能的调节和追踪中,其对男性生育状态和精子发生的监控都是极为必要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生殖中心 曹少峰博士)
发表于:2011-02-14 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