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培奋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专业学习笔记

闭止性月经病及经前后诸症

发表者:郭培奋 人已读

1.五味调经散(汤)(见调周法)活血化瘀,调理月经,温阳行经(艾断牛)

原方:归赤芍脂10-15艾6-10益15-30

改良方:丹赤白芍脂(苦咸甘温归肝经10-15,艾6-10益15-30苓10泽兰叶12断牛10

适用月经后期、过少、经行不畅;如瘀血所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亦可,须加蒲茜草炭大小蓟,无血瘀滞者慎用;如胸闷不舒、口渴不饮,可加荆香附10。王露愉的方子中脂+紫石英+乌药,却头晕而欲吐?减去脂石英,加砂仁?

①郁而经不调者,疏肝调经,七制香附丸(6,香附12乌药9,归10芎5,棱莪9,马鞭草12。经前用,多合用毓麟珠以补肾助阳,因其活血化瘀与消癓散结之药多)合之。肝郁化火者加丹栀柴钩藤,马鞭草12。(37岁,近半年工作紧张,月经延后,色紫有块经前头痛胸闷乳胀痛,D1脉细弦舌淡红苔黄白腻,以越鞠丸((芎术丸)芎苍附栀(丹皮易之)陈夏南星瓜蒌治痰郁(陈夏星瓜朴枳痰)神曲(楂易之))合新加五味调经汤,经前10剂,平时服养血调肝药,要求其稳定情绪。

经行前后诸证方药的第一方新加五味调经汤为本方+理气药(制香附10+广郁金10)。为活血化瘀轻剂,用于①月经前后不一,量少,行经不畅,痛经,必要时加桃红牛。

②有火热者,去艾,加丹皮凌霄花钩藤广东人有热,湿热,怎么办?丹栀凌鞭钩柴

③脾虚而经不调者,如大便偏溏,香砂六君汤合本方。脘痞嗳逆,或恶心泛吐,香砂平胃散合本方。平胃散:陈苍9厚6草3,痰湿所致,脾胃不和。

胃失和降,脘痞不舒,恶心呕吐,加制半夏6,萸3,佛手片6

④湿偏于痰脂者,苍附导痰丸(苍12香附12枳壳9陈9胆星6甘草1,形盛)合本方;偏于湿热者,四妙散合本方,或+佩兰12。

夹痰湿见胸脘痞闷、纳呆口腻、痰涎偏多、苔黄白腻,加藿香6佩兰9,夏6,制川朴3。

纳食甚差神疲乏力者,加炒香的谷麦芽各10-15,炒荆6。

左金丸:黄连180克、吴茱萸30克,泻火,疏肝,和胃,止痛。用于肝火犯胃,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

⑥血瘀而致月经不调者,偏寒瘀用妇人良方的温经汤合本方;偏热瘀者,半会引起出血,合四草汤。

⑤肾阳虚而经不调者,温经汤合本方。阴虚而经不调者,多月经量大,可以二至地黄丸合本方。

夏老通常用越鞠丸(偏于疏肝理气)合五味调经丸(偏于理血调经),越鞠丸合加减通瘀煎。

蒲黄:甘平,归肝心经,生者性滑行血利尿,炒炭收涩止血,可治血滞经闭,止心腹诸痛,特别的是能利尿通淋。

五灵脂:寒号鸟的粪便,苦咸甘温归肝经,半炒半生止痛强,生用破血通利行瘀,杀虫解毒,蛇蝎蚣咬伤,慎配人参。

当归:甘辛温,入心肺脾,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寒、中风、痉、汗不出、湿痹中恶,气虚冷,补五脏,生肌肉,补血活血调经、润燥滑肠;①只适于虚寒之体与寒凝之证。若血少而阴虚,则不宜独用,②以其辛温助阳,不能益阴以生血,生血宜用滋润的熟地、黄精、枸、首乌、鸡血藤。③气辛而动,出血未止时不宜用,水煎剂兴奋子宫反致出血。心痛时可归参七

党参:甘平,归脾肺经。补脾胃、益肺气,养血生津;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

黄芪甘微温,归肺脾经。补气养血,益卫固表,健脾利水(PIH时常用),托毒生肌;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产后发热?);灸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

丹参:苦寒,归心、心包、肝经。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安神。丹参一味,功同四物,似有不当,无滞血或瘀血者,丹参可引起出血增多,丹参酮具有E样作用与拮抗T样作用。

夏枯草:辛苦寒,归肝胆经。清肝火、散郁结、利尿,叶可代茶。

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李杲gao苦重于甘,气薄味厚,沉而降,阴中之阳,手足厥阴经血分药,苦以泄凝血。治①热入血室,②泄腹中滞血,③除皮肤血热瘙痒,④行皮肤凝聚之血。

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润燥、止痛、散结。多则行血,少则养血。①多用3-4钱,则过于辛温、使血走散,同苏木逐瘀血,同肉桂通经闭,佐归芍治遍身或胸腹血气刺痛。②少用7-8分,以疏肝气以助血海,补血和血。③只用2-3分,入心补心血,解散心经邪火,令血调和,滋养而生血也。④合桂枝加强活血促排卵。

苏木:甘咸凉,归心肝经,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类于红花,多则破血,少则活血,红花微温和,苏木微寒凉,桃苏合用适于产后热瘀拒按的实证。

赤芍:酸苦微寒,入肝脾经。活血、散瘀、泻肝清热、止痛、散结、通利;当归相合,治疗腹、胁疼痛效果优,白术芍药汤,当归芍药汤。

山楂:甘酸微温,归脾胃肝,活血化瘀,消食健胃、降血脂、强心、消食积。

桂枝:辛甘温,入膀胱心肺经。发汗解风寒表证、和营通阳、利水行瘀、补中、善解风邪。入肝家行血分,走经络而达郁,最调木气,升清阳之脱陷、降浊阴之冲逆,舒筋脉之急挛,利关节之壅阻。

肉桂:辛甘大热,有小毒,入肝肾经。补命门之火,治下焦(脾肾、冲任)沉寒痼冷,四肢厥逆,常桂附同用,去寒除湿,调营卫,去风寒所致的表虚自汗、鼓舞气血(故妇科寒郁经闭腹痛多用之);注意防其油质散失,宜后下。凡大汗亡阳,用附子而不用肉桂,以肉桂能令出汗止烦。如肾阳不足、脾阳不振、胃脘冷痛

泽兰:苦辛温,归肝脾经。活血祛瘀抗血栓,利水消肿(颜面四肢水肿、腹水,跌打损伤);兰草走气分,泽兰走血分。佩兰中大泽兰,即兰草,走气道,故利水道、消暑辟秽、化湿调经,证见暑湿寒热头痛、脘痞不肌,口甘苔腻。脾喜芳香,肝宜辛散则三焦通利,营卫流行。治产后瘀滞腹痛,金疮痈肿。

黄柏,苦寒,入肾膀胱经,可泻火补阴,清下焦肾家之火,得知母滋阴降火,得苍术除湿热(二妙丸,苍牛一拍)

龟甲,咸平,入肝肾经,气味厚浊,滋阴潜阳补肾健骨,通心入肾而滋阴(鳖甲走肝益肾以清热),治肾阴不足,骨蒸劳热,四肢发热、咽痛口燥,吐血,衄血,气虚咳嗽,久咳遗精,守而不走,是君药(鱼膘+肉桂)。鱼膘=鱼肚,平甘,归肾,滋养筋脉,含丰富蛋白质与脂肪,无名肿毒与皮肤破裂。

续断:苦微温,入肝肾,补不足理腰肾,补而不滞,行而不泄。

牛膝与郁金,均活血,牛膝可补肝肾引药下行,利水通淋。郁金与夏枯草共疏肝解郁。

夏枯草:苦辛微寒,独入厥阴血脉,又能疏用结气,皆系肝证,故肖老用于慢性盆腔炎。

女贞子,甘苦平,入肝肾,主治肝肾阴亏、头晕目眩,腰膝酸、发早白,冬至采。

茱药熟、沙参麦冬玉竹、芝麻银耳,二至需入丸久服。

旱莲草,甘酸凉,入肝肾经,治肝肾阴亏、血痢便血。二药偏寒滑,虽有血热,如脾胃虚败,饮食难消,大便溏泄慎用。

香附:辛苦甘,平而不寒,归肝三焦经。辛味烈,香气浓,微苦能降,微甘能和;行气解郁,调经止痛,阳中之阴、血中气药,辛香走窜,走气且耗阴,非实证不能用(其表兄弱冠得肝病胃痛,医用香附豆蔻枳壳,加剧而卒--耗肝阴而伤正)。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也。是阙阴肝、手少阳三焦气分的主药。

乌药:辛温,归肝、脾肾膀胱经。行气散寒,止痛、温肾,用于肝气郁结,胸膈痞满,心腹疼痛,肾虚膀胱失约而尿频遗尿。因其辛温散气,气虚者忌,气热亦忌。气雄性温,故快气宣通,疏散凝滞,甚于香附。外解表而理肌,内宽中而顺气。以之散寒气,则客寒冷气自除;驱邪气则天行疫瘴即却;开郁气,中恶腹痛,胸膈胀痛,顿然可减;疏经气,中风四肢不遂,初产血气凝滞,渐次能通,皆藉其气雄之功也。

木香:辛苦温,归脾胃大肠肝经。行气止痛,健脾和胃,香燥而猛,不宜久煎。肺虚有热、血枯脉燥,阴虚火冲,心胃痛属火者、无气虚脱者,诸病有伏热者忌用。凡脾胃虚寒凝滞而见吐泻停食,肝虚寒热而见,气郁气逆,木香能下气宽中,中宽则上下皆通,故号称三焦宣滞要剂。

白术:苦微甘微辛微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炒用,治脾虚作胀),燥湿利痰水(生用,治脾湿作渴),止泻(炭用),止汗安胎。补中益气汤中中气不足证、久泻滑脱之脾阳乘陷证。补脾用白术,运脾用苍术,如补多运少,则白术多苍术少。60g白术+30g生地可通便,保胎者慎。

苍术:如除上湿发汗功最大,若补中焦除湿力少。苍术甘而辛烈,性湿而燥,强胃健脾,疏泄阳明之湿。

防风:辛甘温,归膀胱、肺、脾红。袪风解风寒表证,肠风便血,止痛解痉,是祛风的通用药,风药中的润剂,风能胜湿、升阳醒脾,搜肝气而疏肝是,土中疏木。能治砷中毒,与二巯基丙醇类似。

白芍:缓急止虚痛,入肝脾血分,为脾虚引经药。

杜仲:甘微辛,归肝肾经。肝肾虚弱的腰脊酸痛,足膝酸软,肾虚胎动不安,滑胎,肾虚肝阳上亢,肾虚阳痿尿频。可改善高血压。

本方合四神丸、附子理中丸,治老年久泻,清晨腹中雷鸣,胀痛,泻后舒畅,白天再小泻1-2次,生气则病加重,腹中阵痛,痛必泻,泻后痛减,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苔白脉弦细或弦滑,重按无力,炒术芍陈防,茱6肉豆10补10味6,参10干姜5苓18附9草5.中年人的附片、干姜减,每次水泄则苓20-25,肉豆蔻12、五味9,伏龙肝10,煮水饮。腹胀明显加木香。四神丸主治脾肾两虚所致泻肚,为清晨五更泻,腹中鸣响,即如厕一次,老年人,尺肪多弱。

琥珀:甘平归,膀胱经,镇惊安神(心神不宁,惊悸失眠,健忘多梦),活血散瘀,利尿通淋,经闭痛经,外用生肌收敛。

五积散:解表散寒,温中消积。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或素有①寒(干姜肉桂温里散寒,麻桂解表散寒)、②食(苍术厚朴平胃土而散满)、③气、④血(芎芷归)、⑤痰(枳壳桔梗除胸满闷)积。

越鞠丸:(芎术丸)芎苍附栀神曲麦芽山楂。统治六郁胸膈痞闷、吞酸呕吐、饮食不消,气郁而痰湿者首选,夹寒加萸、干姜。①芎治血郁,②苍术燥湿郁,③香附开气郁,④火郁(丹栀),⑤陈夏南星瓜蒌治痰郁、⑥食(神曲、山楂)。

加减越鞠汤:适于肝郁气滞所致月经前后不一、量少,经行肋痛等。为加强理气,去栀芎,加丹楂,加郁金理气解郁,加青陈皮泄肝。或玫瑰花。

苍、香附10,楂9丹10郁金9,青陈皮6,丹参赤白芍10。

如治梅核气、咽中有物咯之不出,吞之不下,肪细弦,苔黄白微腻,去丹参赤白芍,加娑啰子合欢皮。

如为虚证郁滞,不宜单独使用。朱丹溪从痰湿至痰脂(脂肪性痰湿,有形之物),与气郁关联极大,去栀子与六曲,加南星,为芎星丸,如血虚有热,星芎丸加黄连白术。月经不调、形体肥胖属于痰脂蕴阻者,芎星丸差强人意;对于肥胖者减肥防风通圣汤。

逍遥散的解郁,在于疏散和解,主要在于升散,前提是养血涵肝,性质上偏润。本方解郁在于横通旁解,着重于化痰燥湿,性质上偏于燥。

王某32岁,经前乳胀痛,经少、前后不一5年,2年不孕,经行小腹痛,色紫黑有块,纳欠脘痞,有时轻度恶寒微热,形体渐胖,脉细弱,舌偏红苔黄白腻,根部较厚腻,性肝郁气滞,夹有湿浊痰脂,用加减越鞠汤,经前期加益15泽兰叶10,牛10,经净后养血调肝方调治

七制香附汤:适于气滞血瘀之后期、量少色紫有块,或闭经忧郁、胸闷腹胀,脉细弦,舌暗红,苔黄白腻,或结为癓瘕,或骨蒸潮热。

香附12,乌药9,归10芎5,棱莪9,红6马鞭草12。经前用,多合用毓麟珠以补肾助阳,因其活血化瘀与消癓散结之药多。

①治肝郁气滞之月经病证,可加泽兰叶、益等;②治肝郁气滞之乳癖、不孕不育等病证,加鹿角片、山甲片、郁金、绿梅花。③治肝郁气滞性癓瘕,加脂、胡、地鳖虫。

如兼寒湿,见形体作寒、纳食不香,口淡无味,苔白腻,本方去马鞭草,加桂枝,淡干姜、制苍术、苏梗。

单独使用治倪某32岁,流产1胎后2年未孕,常下腹痛,经间排卵期明显,月经尚正常,妇检双附件区粗压痛,抗生素、桂枝茯苓丸无效。予经前期服加减七制香附汤,经后滋肾生肝饮合红藤败酱散,半年而孕。

逍遥散新方柴归芍疏肝解郁、养血涵木(另加郁金玫瑰花);术苓健脾,妇科加归芍楂调经和血。具有温和的雌激素橛作用。

炒当归、赤白芍12,炒柴胡5,炒白术茯苓10,郁金9,楂10断10,玫瑰花5草5,陈皮6.陈金花楂断

①逍遥散原方用法为煎至七分,热服不拘时候,着重养血舒肝,佐以健脾,如重剂久煎,反失其轻清宣泄之义;如动辄各药3-5钱,3碗煎1碗,则失轻清宣泄郁气之目的,甚至觉得燥热。如桂枝汤桂加一两,为桂枝加桂汤,非治太了中风,而治豚气。

四逆散,治邪热郁于内,至成热厥之候,柴芍枳草,是调理肝脾的祖方,重于气分;而逍遥散方兼顾血分柔肝,丹栀、宣郁通经汤兼泻肝经郁热。

③a.适于妇科与内科诸病证,肝郁血虚、影响脾土,肝脾不和所致的月经不调,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见寒热往来,或乳房腹痛,乳癖。

b.经前期紧张症(经量经期不一,紫红有小块脉弦苔黄白腻,加娑啰子、青皮、橘叶,泽兰、益母草)

c.慢性肝炎、胆囊炎,症见肝胆区疼痛,神疲乏力,纳少胃脘不适,脉细弦,苔黄白腻厚,可加茜草根,菌陈蒿、苍、焦山楂。逍遥散减轻肝细胞坏死。

④肝血不足,阴血虚明显者,加生地或熟地,名黑逍遥散。药菟易术,荆地易姜薄,得定经汤

肝经郁火,扰乱心神,以致失眠明显,可加钩藤,青龙齿,为安神逍遥散

丹栀逍遥散:肝郁化火,火偏旺者,脾虚血虚有热,遍身搔痒,口燥咽干。烦躁易怒,五心烦热,面红舌红,发热盗汗、头目涩痛,目暗不明。

定经汤:生地6柴5归12芍12药12苓9草4菟15,经水出于肾,肝为肾之子,肝郁则肾亦郁,肾为阴中之阴,位于下焦,滋阴药宜重。肾水亏损,肝血不足,水不涵木,木盛乘土,故经量少、后期,面额眼眶黑斑,舌暗脉细尺弱,为舒肝肾之气,非通经之药。

宣郁通经汤:丹栀逍遥散去苓术加香附、芩1钱,归芍5分,白芥子2钱,柴1钱,治肝火炽盛、瘀热内郁而成血块,经水来而腹先痛。

钩藤汤:经行前后诸证第5方。女性体阴不足,肝郁而化火生风上升,见头目昏、胀、痛、抽搐与心胸乳房受累。经前后半期,阳长已达重阳,BBT高温相已维持6-7天,阳气旺盛则易动心肝之气火。本方少单独使用,应注意有无肾阴阳不足的一面,较多与补肾助阳方剂合用,尤其在经行期,如经血排出不畅、不下者,清肝息风药少用,或暂时不用,免得致阳不足而影响排泄。

钩藤15白蒺藜12苦丁茶10,合欢皮10,苓12,丹参赤白芍10,桑12.

经前经期服。治经行眩晕、头痛,脉弦,舌质红,苔黄腻,本方加甘菊、炒黄芩等。治围绝经头晕,血压升高,加可莲子心、青龙齿、珍珠母。③治心悸失眼,情绪激动,面赤便干尿黄,加黄连、炒枣仁。邱某40岁,经行头痛3年,素经行有块痛经中度急躁,宫内IUD正常,近半年因女儿之事急躁忿怒,头痛加剧,经前5天始两太阳穴、眼部胀痛,甚则恶心呕吐,烦热口干,脉细弦,舌偏红,钩藤汤+地龙10全蝎5,炒丹皮10,泽兰叶10,经前3天服至经净,共3月,基本控制疼痛

钩藤:甘苦凉,归肝心经。能清热平肝,息风定惊,高热抽搐,小儿惊风,肝经有热,头胀头痛,肝阳上亢,血压升高,中风半身不遂。女子多阴虚,心情易烦躁,故心肝火旺生风者多,常用钩藤。虽手足厥阴经药,但与莲子心、黄连、青龙齿合用,则重在清心安神,防热化风之抽搐。

白蒺藜:辛苦平,归肝经。清肝息风的同时能解肝郁(以其炒后气香可通郁,能横行排荡,肋上乳间横闷滞气痛胀难忍者,效极好),明目止痒,善于破癓结;而沙苑蒺藜善于止遗精遗溺,治白带喉痹,消阴汗,而白蒺藜则不能。

全蝎:息风止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堕胎去恶血。

葛根:甘凉,清热、发表,升清阳(升麻>柴胡>葛根)生胃津。①治上焦消渴,如虚证气不化津、口干口渴则葛根不宜,为阴虚火炎上盛下虚者忌,升发出汗太过过胃液不利。②解肌,含乙酰胆碱样物,体弱者大剂后,头晕汗出胸闷以及受抑。③调血脂,软化血管,麻疹不透,生津止渴,脾虚泄泻。

党参:甘平,归脾肺经。补脾胃、益肺气,养血生津,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

黄芪:甘,微温,归肺脾经。补气养血,益卫固表,健脾利水,托毒生肌排脓,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产后发热?);灸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表虚诸病最神,轻用长BP,重用降BP。

防已:辛苦寒,纯阴,归膀胱脾肺经。利水消肿,祛风除湿,止痛,蠲饮止喘,可用水肿身重。

半夏:辛,生微寒,熟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胃气之上逆、止咳,散结消肿,堕胎,疗萎黄悦泽面目,一切血证及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者忌服。中毒症状为喉舌烧灼疼痛,肿胀,流涎,言语不清,吞咽困难、腹痛,喉头痉挛窒息。半夏秫米汤等治疗失眠效好,可镇静。

龙齿:涩凉,归心肝经,镇静安神,用于惊痫癫狂、失眠多梦畏石膏,富含Ca++,可减弱神经细胞兴奋性。

紫贝齿:咸平,归肝心经。清肝明目,镇静安神,用于肝阳头痛,小儿高热抽搐。

柏子仁:甘平,归心肾大肠经,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用于血不养心所致的惊悸怔忡,虚烦不寐,阴虚血亏。同茯神、枣仁、生地、麦冬,为浊中清品,治心神虚怯,惊悸、肌肤瘙痒;又取所味俱浓,浊中归肾,与熟地、枸、龟甲、牛,为封填骨髓。

牛膝:苦酸平凉,归肝肾经,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怀牛膝偏补,川牛膝偏通,忌牛肉。

莪术:苦辛温,入肝经,能破积聚之恶血、疏痰食作痛。莪破气力大,棱破血力大,二者同用,宜与参术同用于虚弱者。

小茴香:辛温,归肝肾脾胃经,气厚而沉下,助滋阴药温肝肾之气;①故治肾阳虚,腰痛不能转侧,②血虚腿痛不能行动;③沉下,去治肾、胱、阴囊冷痛、湿气成疝。

连翘:苦凉,归心肺小肠经。①泻心经客热;②去上焦诸热,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③热毒痈肿。

大黄:苦寒,归胃大肠脾肝经,走气分,兼血分。①下瘀血,血闭寒热;②泻火解毒,湿热黄疸;③荡涤肠胃。

香附:

加味止痉散,部分顽固痛经系子宫肌痉及血管收缩,痉者,与肝有关,肝主筋,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宜养血息风、止痉止痛。止痉散原治血管肌肉痉挛性头痛与经行头痛,需加治下焦之品。适于①剧烈性痛经;②经行头痛+延+益;③产后痉病,舌淡红,花裂,脉弦细,+芪太子参15.特点是剧痛时有收缩状,阵发性,常伴恶心呕吐。龙蝎蚣二藤:归赤白芍12草5蝎6蚣6地龙10-12(搜风止痉),青风藤10钩藤12,葛根10(扩BV解肌肉痉挛)。

健脾八法

8.清利湿热法:湿热郁蕴于下,致湿热带下,樗树根丸(樗树根皮,黄柏芍良姜)、止带方(菌陈、黄柏、丹栀、车前苓、猪苓、泻、牛)、二妙散(苍牛薏柏)。

7.舒肝实脾法:知肝传脾,逍遥散(柴归芍,术苓草,姜薄偕)。肝郁化火,加丹栀;肝郁血虚,加地黄,为黑逍遥散;柴胡疏肝散:柴芍枳草(四逆散)香附芎

6.补益心脾法:心主神明,神明失守则伤心;忧思过度而伤脾,可出现闭经崩漏,伴健忘惊悸失眠盗汗,用归脾汤(见下)与人参养荣汤。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着重补气升阳,健脾燥湿;于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益养脾胃之阴”。

5.温补脾肾法(见下):脾阳需得到下焦命门(肾阳)之火的温煦,脾肾阳虚者多见,以茯苓菟莲药术丸(苓、菟、莲、药、术、草、杜、五味子)、保元汤(参芪草、肉桂、生姜)。

4.理脾和胃法:脾升胃降,脾恶湿胃喜湿。胃气不降而上逆,则呕吐、呃逆频作;脾气下陷则泻泄、血脱之证。脾胃不和则脘腹胀满或嗳气吞酸,如孕吐、经前泄泻等,宜和胃降逆止呕,干姜人参半夏丸,小半夏加茯苓汤、橘皮竹茹汤(参苓术草陈夏、木香、砂仁、生姜大枣)、平胃散(陈苍厚草)。

3.健脾燥湿法:脾得湿燥则气机健运。水湿留滞于中,则脘腹胀满、食呆纳差、肢体倦苔。如流注如下,则带下多、大便溏泄、经行泄泻或妊娠水肿、子满体肿。可用参苓白术散、完带汤、全生白术散、升阳除湿汤(苍术、白术、茯苓、防风、白芍)、正脾散(苍术、香附、陈皮、小茴香、草)。

2.升举脾阳法:脾气主升,脾阳升才能健运,方可使水谷精微输布全身,大剂补中益气汤(参3芪10术3草3,陈归3升柴1.5),调中汤(参芪、苍术、草、橘皮、木香、升麻)。但妇科出血勿用升柴。

1.补脾摄血法:出血期间,多用本法,重用参、芪、术。但去血过多,热随血去或瘀、肝郁出血、必致实中有虚。可用四君子、独参汤、举元煎、养血物中除归芎,用胶、首乌、桑、熟、黄精、黑豆皮、岗稔果、桑椹子

加减归脾汤:思虑伤心脾,气血不足,心脾两虚,经血妄行与妇人带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易惊,发热,体倦面黄,舌淡苔白脉弱。

15-30芪10-20,炒术10,茯苓神12,炒枣仁广木香6-9,炒归龙眼肉10,炙甘草5,鹿含草30,炒丹皮10,炒断10.

如月经多色淡红无块,加萸、阿胶珠10、血余炭、炒蒲黄炭9五味子等;若月经后期量少,加牛、丹参、泽兰叶等。心悸怔忡失眠眩晕加陈皮、杞子、龙齿、柏子仁。为补益血液专剂,但不曰补血,而曰归脾,乃脾胃受五味之精,中焦化赤,即为生血之源(严氏原方为木香远志,欲其流动活泼,而不用熟地滋腻呆滞之品),引血归脾心经统摄血液、精气归脾生成血液。

健脾温肾汤:参10-20苓菟炒术药12断紫石英(先煎)10,煨木香6-9。源于健固汤、温土毓麟汤,后者以温补肾阳命火为主,进而火中焙土。偏于脾气虚加芪15砂仁5后下;偏于肾阳虚,加巴9鹿ynjx角胶10另炖;如心肝气胡化火,加钩藤12,炒丹皮10,制香附9;④若兼寒湿明显,加肉桂5,制附片6-9,制苍术10。脾阳宜动,肾阳宜静。经前常用方,素体功能不健,月经先期,阳长不足,高温相短(阳长6-7天后即达重阳高水平阶段;其后为重阳维持期=经前后半期,亦为6-7天,由阳气代替阳水,此时会有一些心肝气火旺的表现,但心肝气火明显而影响生活学习,则是病变。实为肾阳不足,不能心肝肾相交,故须助阳益气),故用本方。适于

①脾肾阳虚的不孕症,经量或多或少,色淡红或块,脉细濡舌淡苔白腻,或有烂肉样血块,神疲纳呆,畏寒腰酸小腹冷,腹胀,大便易溏,常加脂泽兰叶。

②脾肾阳虚的膜样痛经,经行后期,量多,色紫红,有烂肉样血块,腰酸形寒,腹胀便溏,脉弦细,舌紫淡,加脂胡。

③产后虚弱,恶露淡红无块,腹坠胀便溏脉细,舌淡苔白腻,加益、芪、炒荆。

加减温胆汤:经行前后诸证第9方。温胆汤为化痰祖方,本方在二陈汤中炒竹茹和胃、枳实泄浊、黄连清心胃、郁金解郁理气,丹参调血宁心,从而可以宁心调经。①痰湿内阻,胸膈胀满,恶心呕吐,头晕心悸,或伴咳嗽多痰;胆木虚而脾不达,脾虚则湿,邪凝聚成痰。②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梦寐不祥,异象惑心,以致情绪不宁或悲伤欲哭,或忧郁少言时欲叹息,治经行情志异常或郁抑证;④适于痰热证型的急慢性扁桃体炎、外感风热。⑤亦和胃,胃不和则卧不宁;原书为胆虚痰热上扰,大病后虚烦不得眠,于痰热者,始有效。本方并不温热,但命名为温胆汤,以胆为甲木,须得其春气温和之意,可通过二陈调理胆胃而达此意。

制夏6-9,炒竹茹6炒枳实陈皮6-9,苓10甘草3,黄连3-5,郁金6-9,丹参10。

风痰者,加制南星、白附子;寒痰者,加干姜、细辛以温肺化痰;热痰,加瓜蒌、竹黄;食痰,加莱菔子、枳实;顽痰者,加海浮石、青礞石;热痰蒙蔽心窍者,加黄连大黄。

围绝经期综合征痰热类型者,精神神经性疾病等,徐某51岁,围绝经征5年,绝经3年,现为忧郁症,带下少,阴部干涩,烘热出汗,夜寐甚差,腰俞酸楚心悸,抑郁入夜恐惧常欲自杀,便干尿黄少,脉象细弦带滑,苔黄白腻厚,咽喉多痰。本方15剂,再予加味温胆汤合血府逐瘀液,自我控制情绪,忌食膏梁厚味、辛辣刺激等品。

新加二齿安神汤:经行前后诸证第10方。

青龙齿(先煎,敛降)12,紫贝齿(先煎,清降)10,合欢皮9,茯苓神10,丹参赤白芍12,钩藤12,莲子心5。

心火偏旺、心烦失眠者,经行头痛、失眠、月经多、另加失笑散+大小蓟。

《金匮》有心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但偏向于肝火。如心火偏旺者,并且还与月经癸水有关乾,用本方从心治。

经行情志异常,或抑郁寡欢,或忿怒争躁,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加郁金10,天竹黄6,大黄5.

围绝经期综合征:如上者,加黄连5,太子参15,浮小麦30。

罗元恺促排卵汤:肾阳虚为主,而兼肾阴不足:菟20巴戟15、淫羊藿10枸20归10熟15参20草6熟附子6(先煎),经净后服12付。

补肾之法,须区别阴虚与阳虚以因证调补,也有肝郁瘀结、输卵管不通。

肾虚型不孕:六淫七情,房劳久病。

肾阳虚:

罗元恺气滞血瘀型不孕,气滞则血滞,经水来或不来,均可腹痛,类似于盆腔炎;还包括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证见经色紫暗,血块较多,舌暗红尖边瘀点,或唇色紫暗瘀斑,脉象沉弦,宜行气活血化瘀(溶栓?)。

①形证偏热,用丹栀逍遥散合金铃子散,去白术,加青皮灵脂穿破石(即使白术能健脾,亦不用,用药要精准)。

②形证偏寒,用少腹逐瘀汤(四物+茴姜桂、没、胡、脂蒲)+青皮+皂角+山甲。

2.活血化瘀法:较五味调经汤的活血、通瘀力量大,常有桃红四物汤、加减通瘀煎(桃楂归+乌药汤+苓泽牛断)。经血未行,理气为先(香附肝、乌药肾、木香脾,以理气行滞,加疏泄的青皮,因肝藏血而主疏泄,有助于排泄经血--理气调经,着重于肝)。

张景岳原方12红9楂香附9木香6乌药6泽泻9青皮5(生化汤:桃楂归益姜枣)

治痛经的改良方:丹参赤芍桃红10楂香附9木香6艾叶6茯苓12牛10兼寒瘀:加肉桂3-5(后下)延胡12吴萸3,经行即服,经净即止

治闭止性改良方:归赤芍12桃红9楂香附9木香6乌药6青皮5泽兰叶10说明:必加桃仁以配红花,加强化瘀通经力度;另加泽牛以通经。

火热内盛、血燥不行,加丹栀6;微热血虚:加归芍;血瘀经量少者,加苏木、茺蔚子;瘀极而便燥结,加大黄5莪术,或加芒硝、桃仁并加剂量。

宫腔粘连闭经,属于瘀阻胞宫、血行不畅,必须手术分离后(并放IUD增加宫腔面积),再用通瘀煎与扶正调周法治。

通瘀煎常与越鞠丸合用。

疏肝理气汤,加味乌药汤(乌qngd药8香附6木香归3草2)合金铃子散治痛经。一般气滞脉络者,由肝失条达所致,气滞则不能行血则经血不行,致血瘀与化火;乌药下通少阴肾经而温运之,上理脾胃之气,顺气解郁,一切病之属于气滞,而见胸腹痞块者,皆用乌药。肝郁气滞则伐脾,见肝之病,当先实脾,故用香附木香陈皮调理脾胃中焦之气。气滞另有肝与肾,心与肾有关,故痛经。

台乌6-9,制香附10,木香6-9,炙甘草5,延胡10-15,青陈皮各6,金铃子10,归赤白芍10,橘核10

乌沉汤:参苓术10草乌药6沉香附子10肉桂6,行气散寒,调中补气血与心肾。

金铃子散:金铃子+延胡索。+青皮,泻肝清肝。

应用于慢性盆腔炎所致不孕不育者,需加丝瓜络6炙qou山甲9路路痛5.

3.逐瘀通经法新加促经汤,瘀结较甚,经行很不畅者。较通瘀煎、血府逐瘀汤的通经活血力量尤强。可用于恶露不绝与癥瘕。

桃红四物(桃红10归12芎5熟地10赤芍12香附10莪12苏木9肉桂5(后下)泽兰叶12牛车前子10.

方中牛莪肉桂为温经汤的主药。

临床观察月经后期、量少、闭经的主要原因,①肝肾不足,癸水衰少,阴不足则是精卵不生;②癸水之阴不足,则血海不足,血海者,含子宫内膜不得充实、空虚,故经血不得下泄。故当着重滋养癸阴,奠定月经周期演变的物质基础。有了此基础,且已到了行经期的先兆期,而经血不下,用本方才有效。如无任何行经之兆、带下偏少,非本方所宜。

例:王某32岁,产1,人流后慢性盆腔炎3年,抗生素效差;近半年经量减少伴痛经剧烈,伴腰背酸甚,腹冷,经前胸闷烦躁乳房胀,大便偏干,脉象细弦,舌质偏暗红边紫,此前经行有块无腹痛。经前3天,本方加柴5钩藤断10;经期本方加脂10胡12,共4个周期。

6.新加血府逐瘀汤

桃红四物(化中有调,调中有扶正),牛枳壳9(二降)桔梗柴6(二升,升轻降重)脂10益15草3经前经行期用。

常致腹泻。另含四逆散?

痛剧者重用柴,另加炙乳没、脂、琥。

痛经需加止痛药,出血性者加止血药,月经后期量少须加温调药(如内膜薄者),先期加清调药,甚至用于安胎药。

长期失眼、脸瘀斑,舌紫苔腻脉沉,低热不退,顽固性头痛、血栓性静脉炎,、胎漏、出血性紫癜、阳痿、性功能低下、不孕症,治一切血瘀病症,包括内外妇儿的久病、奇病怪症(如胸痛、头痛、呃逆、怔忡)。

经行癫狂(例,19岁学生家庭压力大,某次经行,复遭大刺激,以致经行不畅,量少,神情呆木不思饮食,入夜不寐,进而狂躁,经后稍愈,脉弦滑,舌边紫,苔薄白稍腻,新加血府逐汤+石菖蒲6大黄5,郁金10钩藤12,7剂好转。平素嘱服越鞠丸合六味地黄丸,共调治5月

金元刘完素“六气皆从火化”,主张寒凉泻火通经。

4.益肾通经汤:由柏子仁丸与泽兰叶汤构成,柏子仁丸(柏子仁生卷柏、泽兰叶、牛)补肾宁心(柏子仁丹参)调经,治室女积想在心的闭经,心气郁阻,心气上迫于肺,心血不得下降,胞脉闭塞;张仲景在陈自明方中加断,熟地,以被肾阴癸水。①适于肝肾不足、阴虚肝火旺的闭经、伴胸闷烦躁、寐差、便艰;②青春期月经不调(闭经),初潮3-4年后,月经前后不一,多后期,带下一般,烦躁寐差,脉细弦,舌质偏红,加紫河车9菟10青春期痤疮?③排卵障碍者,经间锦丝带下少,神疲乏力,心烦寐差,便坚尿黄,脉细弦,舌质偏红少苔,加脂,太子参。

柏子仁丹参熟地断泽兰叶牛10,归10赤白芍10,茺蔚子、生茜草15,鳖甲(先煎)9,山楂10

①如便溏,去柏子仁归,加合欢皮10,木香9,神曲10。②腰酸明显加杜寄10。

③如舌苔中根部腻厚,小便偏少,上方去熟地,加茯苓12,苍10、苡30

④心烦寐差,舌尖偏红,加莲子心5,青龙齿(先煎10)。

a good wife,

例,青春期闭经,17,初潮后即经量少,2月一行,形体稍胖(或瘦),带下少,去年参加会考精神紧张闭经8月,子宫稍小,BBT单相,自觉烦热口渴,大便2日一行,尿黄舌红。考虑肝肾阴虚,癸水不足,用归肾丸(萸药6熟12,菟杜枸6,苓6,归5)加减,服后似有带下,小腹有所胀。转用本方,带下增,见少量锦丝状物。

5.进退温经汤,金匮要略原治更年期出血病证。

归赤白芍10川芎6桂心莪9牛10参12草3楂10益15断10

适于寒瘀交阻的月经后期,经量少、闭经、不孕、虚寒性贫血。

源于良方之温经汤,本意治疗寒气客于血室(如比赛吃冰激凌,经行冷感明显,量不多,色紫暗,较大血块脉细舌淡边紫),以致血气凝滞,脐腹作痛,脉沉紧;陈自明本意着重风冷致病,用药偏于辛热温散。以四物汤基础上,加桂,莪术牛膝通经活血,引血下行,加参草扶正。

7.增损少腹逐瘀汤:源于金匮之温经汤。转绝经期实质是天癸竭、肾阳虚而下寒;但心肝火旺,故表现为上热下寒,不能为上热所迷惑,忽略了下寒瘀。下少腹指子宫与髂区,本方温阳扶正,攻逐子宫之寒瘀(如属心肝火旺的热瘀,则本方不宜);经前期温阳在于化去重阴所产生的瘀结湿浊。

小茴香干姜官桂5延胡10归赤芍10川芎6炒脂10生蒲9益15断10

①温经散寒;②活血化瘀有无积块;③止痛调经;④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症,加红藤、木香、地鳖虫;⑤术后肠粘连,加木香苡仁红花;⑥滑胎与脾肾不足,但明显血瘀者,可用本方,如经血一月见3-5次,色或紫或黑或块,或崩漏,并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

例:王某35岁,慢性盆腔炎3年,①月经后期,量少,②紫暗有块,③平素形体畏寒,小腹冷行经7天小腹痛腰骶酸甚;经间排卵期疼剧,以右少腹为主,胸闷烦躁,④脉细弦,舌淡暗边紫,眼周多青紫,白带多稀薄;行经期以加减少腹逐汤,经间排卵期去益,加杜、鹿ynjx10(先煎),3月

8.清热泻经汤:张子各的三和汤(凉膈散+四物+调胃承气汤),以泻代清火

玉女煎:肠胃积热,冲脉隶属阳明,月经先期,生石膏30,鲜生地30,知母9,丹皮9,瓜蒌12,芧根30,灯心3.

大黄6芒硝9草6栀子仁9薄荷6(后下)芩9翘12丹参10芎6生地10赤芍10,竹叶3,牛10

适于①热涸闭经:中上二焦火热内阻,多见于青年女,精神刺激烦劳过度后,逐渐心气郁结,心火不降,烦热口干,饮不解渴,日午或午后升火,面赤,口舌生疮(不可用以鉴别虚实火),便坚尿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胞脉瘀塞,导致a.心火上逆,勲蒸于胸腹之间,三和汤清火凉膈,治其标,通经泻下(经与便)治本。b.气逆而化火犯胃,出现胃热现象,用玉烛散=调胃承气汤+四物汤,清泄胃热与排便;如经前期心肝火郁、胸闷烦躁,失眼头痛,清肝仅能暂缓之;直至经血排,则火热症即全缓,此血分火热与气分火热之别。

②热入血室:经期发热史,经行不畅,小腹胀痛,高热口渴,如见神鬼,便坚尿黄,本方加益、泽兰叶。③经行肠痈,加红败。

热涸闭经,实为闭-热-闭发展过程,热为标,热甚而须治,故用三和汤。如本方效差,还要从气郁及周期阶段的经后期治疗。前人曾有一贯煎治热涸津伤,或二冬地黄汤(重用天冬),可减轻热象躁象,但对行经不理想。

蒲辅周---肝郁脾虚,心肾不交闭经白某,27岁,停闭2年多,近1月眠食不佳,头晕目眩,气短心慌,饭后脘胀,肌肉日瘦,二便尚调,手足心热(人见莫不知其虚);颈右LN肿大1*1cm约1年。自觉脐下有软包块,按之则痛(为血瘕之征)。P82bpm,T37.4,BP104/64mmHg,心肺-,肝肋缘下可及,腹部胀气;子宫常大,后倾能动,穹窿无触痛,宫颈轻糜。

脉两寸微,两关弦,两尺沉涩

辩证:肝郁脾虚,心肾不交。知其虚,先补气血,后通经化瘀,气以通为补,血以和为补。

治法:先调肝脾。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丹栀4.5,柴4.5归芍6,苓术9草3,香附9,夏枯草9,吴茱萸2.4,生姜3 4剂。

二诊:头晕目眩稍减,饮食渐增,胸膈略舒,大便正常,月经未至,颈部LN仍肿大,脉如前,原方加消瘰之品。处方:

丹栀4.5,柴4.5归芍6川芎3,苓术9草3,香附9,夏枯草9,吴茱萸2.4,生姜3莪术三棱6,海藻9,牡蛎12.5剂。

消瘰丸牡蛎玄参贝母

三诊:食眠较好,浑身皮肤痒,颈LN稍软,午后微气短,手足心热,脉如前。此经闭日久,脉络受阻,气血不和,仍宜调和肝脾,并主通经活络,病程日久,宜以丸剂徐图,兼服下方

4.5归芍6,苓术9草3,桂枝泽泻6,香附9,鳖甲15,鸡内金9川楝炭6.5剂。

大黄蟅虫丸10丸,夜服1.

四诊:药后腰腹胀,仅下白物,未见红色,午后手足心热减,大便正常,消化稍差,舌苔秽滞,脉象如前,原方加减:

当归6川芎4.5,白术白芍柴胡6香附9,官桂3内金15,川楝子6,小茴香3,藕节15,莪术三棱6 3剂。

大黄蟅虫丸6丸,夜服1。

五诊:药后3天下少许红液,有似月经,间日又见少许,腰痛,小腹胀痛,二便正常,脉弦滑。此血滞阻络日久,肌肉消瘦,若不通经消瘀,终必经闭血枯,今欲通,宜乘势续进:

当归川芎6,白芍9桂枝9延胡索6五灵脂9,炙鳖甲15,内金15,川楝子6,乳香没药3,莪术6三棱9丹皮6 3剂。

大黄蟅虫丸6丸,夜服1。

六诊:三次攻剂后,下血量不多,兼有粘膜及白物。小腹按之痛,脉沉小紧,大积大聚,衰其半即止,改用调胃理气和血之剂。处方:

茯苓15白术6,当归6白芍9,桂枝6香附9,橘核6,鸡内金15川楝子9.泽泻6官桂3 5剂。

七诊八诊:病情比较缓解,阴户下气,时有粘膜脱出,小腹及腰仍有胀痛,脉弦滑,改用舒肝理脾,疏利积气。处方:

竹叶柴胡4.5香附9,当归川芎6,川楝子6,五灵脂9,莪术6三棱6内金9,先后10剂,并送茴香橘核丸,每次6g,bid

九诊:月经来潮,量不多,有小血块,色紫黑,4天,腰不痛,食便正常,脉弦滑。至此经事已通,气血初顺,仍以原法调理,再过两月,而体力精神渐复,以后又有妊娠。

一问寒热二风汗,三问头眠呕恶便,五问饮食乳胸胁,妇问腰膝带经孕,六淫七情瘤内史,七聋八渴俱当辨,九从气味章见神,气虚血热虚实说。夏老喜欢用阴阳转化调周法,这些名医喜欢用脏腑五行法。

闭经三月经不行,月经过少点滴期,月经延后十日间;肾虚血瘀和痰湿;

肝肾归肾首血藤;气滞胸胁乳腹胀,乌药汤中加栀丹;血瘀紫块腹胀痛,血府逐瘀重桃红;

痰湿阻滞呕恶胖,苍附导痰加归芎

阴虚血燥一阴用,气血虚弱参养荣;血虚心悸补元煎;

血寒量少色黑暗,小腹冷痛温经先;虚寒隐痛艾附暖,

(五)马宝璋医案---肾虚闭经

善某,38岁,闭经7年,继发不孕13年。

既往月经正常,20岁结婚,21岁产初胎即夭折,23岁二胎女11岁时枪伤而亡,25岁三胎4岁脑炎而亡。其后精神异常。

消瘦苍老,迟钝,头晕健忘,腿软乏力,尿频失禁,畏寒肢冷。

舌红苔白微腻,脉沉细

辩证:肾虚(为何不谈肾阴虚,肾阳虚?)

治法:补肾,固阴煎去远志、甘草加肉桂、当归、牛膝,6剂。

同时P20mg/dIM3d,

二诊:治疗2周后,月经未潮,诸症如前,舌红苔薄,脉沉细。妇检:外阴萎缩,阴道皱臂变平,少量黄色分泌物,宫颈居中,小,柱状,口横,光滑;宫体前位,小如拇指头,常硬,活动尚可,附件-.

gui肾气丸,益母丸,各1,久服

人工周期(健忘未执行)

三诊:用药7周后,月经来潮3次(均间隔半月),经期小腹坠痛,现经净1天,无不适,自觉全身有力,继前服。

四诊:再4周后,一直未潮,小腹跳痛,腰酸腿软消失,近4天恶心呕吐,投寿胎丸合固阴煎加减6剂。

五诊:用药1周,恶心腰腹痛,舌红苔薄,脉细滑,诊早孕,寿胎丸6剂。

(三)钱伯煊医案

张某,23岁,未婚。

初诊:1971年6月20日,已闭经半年,LMP量少色褐,此前30-60d,八天净,量中等,有痛经,经前腰酸,曾服己烯雌酚、当归浸膏片、白风丸、艾附暖宫丸等均无效,现感腰痛,少腹寒痛,白带量多气味腥.

舌苔淡黄腻、中裂尖刺,脉细软尺弱

属先天肾虚,又劳倦伤脾,不能运化水谷而营血不足,无以下注冲脉,血海空虚,治法以补肝益肾,理气调经。处方:

茯苓12g,归12芎6g,山药12g,赤、白芍各9g,

制香附6g,牛膝9g,

焦三仙12g,

川断12g,桑寄生12g。八剂。

二诊:服上方8剂,月经于7月19日来潮,7月23日量多,色始黑后红。经前腹痛,舌苔淡黄、中裂尖刺,脉象细软,月经已行,仍从前法加减。处方:

茯苓12g,木香6g,山药12g,

川断12g,桑寄生12g,艾叶3g,乌药6g,当归9g,

制香附6g,郁金6g。八剂。

三诊:10月4日,8月份月经错后来潮,经期腹痛,9月份月经先期十天,于9月12日来潮,六天净,量少,9月28日月经又行,二天净,色褐,腰酸,口渴思饮,舌苔黄腻、边尖红,脉象细软,自服补肝益肾、理气调经之剂,月经能自动来潮,但最近两次,经行先期,此乃病久阴虚血热,以致血热妄行,治以养阴清热。处方:

地黄15g,白芍9g,丹皮9g,女贞子12g,旱莲草12g,

白薇9g,川断12g,枸杞子12g,

藕节12g,茅根30g,六剂。

四诊:11月19日,服养阴清热之药六剂,月经周期已得正常,于10月29日来潮,六天净,量中色红。有小血块,下腹冷痛,有时腹胀,腰酸,大便晨稀,舌苔白腻微黄,中裂尖刺,脉左软、右细弦

病情虽有所好转,但脾肾两虚,下焦寒凝,治以健脾补肾,佐以温经。处方:

白术9g,茯苓12g,木香6g,赤、白芍各9g,

山药12g,五味子6g,川断12g,桑寄生12g,

艾叶6g,制首乌12g。八剂。

另:八珍益母丸20丸,每早服1丸。艾附暖宫丸20丸,每晚服1丸。

此例由于脾肾两虚,营血不足,冲任失养,血海空虚,而致经闭,故先用补肝益肾、理气调经之法,后因转为月经先期,故用养阴清热为治,最后月经渐复正常,但因便稀腰痛,下腹寒痛,再用健脾补肾,佐以温经,治疗将及半年,得以痊愈。

一问寒热二风汗,三问头眠呕恶便,五问饮食乳胸胁,妇问腰膝带经孕,六淫七情瘤内史,七聋八渴俱当辨,九从气味章见神,气虚血热虚实说。

多伦多倪师兄认为中年妇女经漏时,宜查女性激素(E/P/FSH/LH),2-3次,看有无卵巢早衰,如是,宜补肾活血

舌脉可看脏腑功能

虚热不一定达到肾阴虚的程度,可以是气阴两虚的表现。

急则治其标:10天者,问其流血情况。出血久者,宜超声,内膜薄者止血调经,内膜厚者逐瘀调经。

缓则治其本:近半月的月经规则与BBT+超声排卵情况。血止后调理:脾虚气虚者用补中益气剂或归脾汤,肾虚血瘀者,补肾袪瘀。

问题:气阴两虚与肾阴虚的异同?

气阴两虚证:元气不足,阴津亏损。胃脘痞满,食后尤甚,心烦不舒,或有恶心呕吐,口干咽燥,头晕肢乏,气短懒言,咽干口燥,烦渴欲饮,午后颧红,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体瘦薄,苔少而干,脉虚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病机为脾虚失运,胃失濡养。

治则为健脾益气,养阴和胃。

参苓白术散合益胃汤加减:太子参15克,炙黄芪克,山药15克,玉竹10克,麦门冬10克,石斛10克,荷叶克,佛手10克,桔梗6克,炙甘草6克。

肠燥便秘者,加肉苁蓉15魔,郁李仁15克,火麻仁15克,舌有瘀斑者,加桃仁10克,红花10克;肾气亏虚者,加熟地黄10克,菟丝子15克。

肾阴虚证:肾阴亏虚,虚热内生,以腰膝酸软而痛,眩晕耳鸣,齿松发脱,五心烦热,潮热颧红,男子遗精,女子经少或闭经,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由于各脏腑都依赖肾阴的滋养,所以随肾阴亏虚的发展,常累及其他脏腑,出现新的病证。如肾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则心火偏亢,心火内扰,出现心肾不交证,可见心烦不寐、失眠多梦等表现;肾阴亏虚,不能滋养于肝,则肝阴不足,阴不制阳,形成肝阳上亢证,可见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等表现;肝肾阴虚,相火无制,形成相火妄动证,可见性机能亢奋、遗精、早泄等表现;肾阴亏虚,不能上滋于肺,出现肺肾阴虚证,可见咳嗽少痰,或痰中带血等表现。

肾阴虚证的治疗以滋补肾阴为主,常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左归饮之类。若心肾不交,可选黄连阿胶汤;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可选杞菊地黄汤、镇肝熄风汤;相火妄动,可选知柏地黄丸;肺肾阴虚可选百合固金汤、麦味地黄丸之类。

传统舌脉辩证与西医诊断方法如何结合?辩证即诊断,望鼻梁,青主寒。望口唇,如白则气虚,如发紫则瘀。看舌定位,如舌根主肾,舌中间主脾胃,有裂纹为阴虚,舌尖红为有阴火。

有无八字推算一说?可能夏老会用。

心肾、肝肾之不交,则虚实火上炎。如何分另虚、实火?

用药如用兵,药就是自己的工具,中医师对各种药应该精熟。针灸科的赖新生的针灸、针药并用效果好。倪师兄学数学、地球物理,后跟上海中医学院吴老师10年门诊;学气功数十年,故而其针灸极易得气,一侧半小时,纯用手法感觉,不用电流脉冲,患者感到子宫有热流流过。月经前后用牛膝引血下行。海派用药轻灵,能不用重剂,则不用重剂,中病即止。法无定法,张艺珠怕热,跟师的人较少。可以直接问罗老师,坐在她的身边,按脉察舌。

一、月经先期

凡出血病者,血热>血瘀(本身含湿浊,瘀浊内阻易致热;瘀结占据血室,血不归经),但瘀热交阻尤多见>再次气虚不摄血。西医刮宫即是排瘀止血,但数日后再出血。

罗元恺崩漏肾脾两虚所致,肾阴不足多见,可兼肝阳偏亢、心火亢盛。创二稔汤(岗稔地稔根或果桑续首乌参术熟草赤石脂棕榈炭)和补肾调经方(菟桑续枸鹿角霜金樱子黄精首乌参术熟草)

出血多时重用二稔石脂棕炭止血塞流,出血缓解后重用菟续熟萸滋肝肾以澄源,继用参芪术草健脾益气,首乌岗稔阿胶涩血养血,止血后加枸鹿角霜金樱加强补肾养血。

闭经:月生无泻,月满无补。

1.加味四草汤,适于血热夹瘀性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清热利湿,化瘀轻剂,止血,除热浊。

马鞭草15-30,鹿含草30,茜益15,炒脂10蒲6-9,大小蓟各12,炒断10。

①血多,可加脂蒲6-9,大小蓟,血竭粉1.5七粉1.5-6吞服,阿胶珠血余炭;伴小腹痛,增生炒脂、生炒蒲至15-30,花蕊石15。

②经量过少加牛膝10桃红9(丹参泽兰叶10益15)血少淅沥,加归赤芍10,泽兰12。

③腰酸并冷明显者,小腹冷,加桑杜狗脊各10,甚者加骨碎补、补骨脂6-10,或断、杜12-15。菟桑续阿牛鹿肉杜巴紫(石英、灵脂、河车)。腰痛如折,盆腔积液,腰胝酸痛明显,加杜;

④脾胃失和,腹胀矢气,大便偏软者,去归旱莲草,加煨木香6-9,白术12,砂仁(后下)5g,必要时炮姜3-6。或香砂六君的八种成份。

⑤夹湿热,加红15败20苍10苡30四妙丸苍牛薏拍二妙丸苍术炒黄柏,帯下量多、色白或黄、质稠,加生薏米、茯苓

腰酸为主兼便秘,加肉丛蓉;

⑥小腹冷痛,喜温者加乌药、官桂

输卵管积水及卵巢囊肿,加茯苓、泽兰、马鞭草、皂角刺

输卵管阻塞、通而不畅,加地龙、路路通、王不留行、枳实少腹隐隐作痛,时轻时重,久久不去,加柴胡,

胡国华

仙鹤草配益母草,为通涩并用。体虚证实的癓瘕莪术与白术,治脾虚痰凝经闭积聚。熟军炭配炮姜炭,寒热兼调,一走一守,治崩漏经入不止。

-袪瘀止血,引血归经。脸色腊黄而血色素高者,血不通?朱老。妊娠胎漏下血,前人忌活血化瘀,朱老血贵濡润宣通,安胎之方佐以活血化瘀之品可促进血供,达养血活血安胎之效。袪瘀活血止血药有蒲黄炭、熟军炭、山楂炭、花蕊石、牛角腮、茜草、三七末,仙鹤草合益母草

-止血寒流,勿忘澄源。凉血止血药有生地炭、地榆炭、侧柏叶、椿根皮、槐花、贯从炭。

养阴止血药:生地炭、旱莲草、鹿含草、藉节;益气止血药:焦潞党、焦白术、炒怀山,芡莲须

补血止血药:地黄炭、蒲黄、炒阿胶;固肾止血药:炒杜仲。

-清热凉血、血静则宁。

妇科崩漏热多寒少,热有实热虚热(如何区别与用药,两地汤可去实热吗?或者一个病人同时有实热与虚热,而用一些清虚热的药)实热出血,势急色红,烦热口渴不谷饮,舌深红,苔薄少津,脉弦数;而阴虚出血,多舌暗红,脉细弦数

实热出血常用生地、大小蓟、地榆、侧柏叶、椿根皮、炒丹皮、白头翁、玉米须、贯众炭。若经行吐衄,多选白芧根藕节炒栀子。

阴虚出血二至、苎麻根、桑螵蛸、龟板胶、鹿含草、生地炭,另加补阴之品如桑椹子、萸枸麦冬。

盆腔炎之瘀热交结经行腹痛,加公英、地丁、红败延胡楝子、熟军炭。

:扶正补虚,用远志、赤茯苓、酸枣仁、淮小麦、合欢皮、首乌藤养心疏肝安神。

崩漏日久气血耗伤,脏腑虚损,须善后。①纯虚无邪则补益兼固涩,治从脾肾,如八珍、归脾、左右归;②本虚兼有宿疾,如MET、肌瘤、宜补虚兼袪瘀清热、软坚消瘤。

通涩兼施(袪瘀止血法):药对如仙鹤草合益母草、熟军炭合炮姜炭、牛合断。具有通涩双相作用的药物如山楂炭、茜草、花蕊石、海螵蛸、三开末。

清热化瘀法,热瘀交结之崩漏中伴腹痛,公英地丁、红败、蒲黄、赤芍、延胡、川楝子、甘草楂炭、刘寄奴。

清肝益肾法,素体阴虚内热或出血日久,生地芍黄芩,青蒿、地榆、侧柏叶、椿根皮、二至、桑椹、枸,白花蛇舌草、夏枯草、生牡。

马鞭草,苦凉,入肝脾经,清热、化瘀、利水(外感发热,湿热黄疸,痈肿疮毒);一战士带状疱疹,必热?

马齿苋,酸寒,入大肠肝脾经,清热解毒、散血消肿,可滑胎,大便不实者慎用。30g马齿苋收缩子宫优于麦角碱。

益母草,化瘀生新,收缩子宫,金樱子是它的籽

鹿含草,清肝止血,补肾壮阳调经、袪风除湿解毒消炎;二药可长期出血时消炎。50-100g单用可治肝经郁火性出血。

茜草,生用化瘀通经,炒用化瘀止血;

乌贼骨=海螵蛸,咸涩温,收敛止血止带,制酸,敛浅表褥疮与胃痛,接骨,抗辐射。乌贼骨12茜草3麻雀卵为丸,鲍鱼汤送下。含碳酸钙,可制制酸剂。治血枯(精血枯竭、崩漏不止、经闭、醉后行房、阴精尽泄气耗。)

蚕沙,辛甘温,入肝脾胃三经,具祛风燥湿、利浊;治风湿肢节不遂,皮肤顽痒,腰脚冷痛。家蚕的干燥粪便,富含VitE K,治闭经与崩漏。生血宁为蚕砂提取物中的铁叶绿酸钠。

大、小蓟,虽化瘀,主在止血

炒五灵脂10,炒蒲黄6-9:化中能止,止中能化,重在化瘀,经血应泻者,应不留一分瘀,故加归芍茜益。妇人血崩而心痛名杀血心痛,心脾血虚也;若阴血耗散,或瘀血不散,用乌賤骨炒为末,醋汤调服失笑散。五灵脂寒号鸟干燥粪便,甘温入肝经,杀虫解毒与蛇蝎蜈蚣咬伤,有服之不适应者,慎合人参。蒲黄入肝经,生用性滑,行瘀利尿,炒炭收涩止血,生用性质滑利可行血,直扶厥阴之滞,灵脂止痛作用强,但不利尿

温药化瘀助阳。

①产后恶露不尽,淋漓不尽,紫红有块,胸闷烦躁或胸脘痞闷,内热口渴,腰酸,小腹隐痛,便艰尿黄脉数,舌红苔黄腻;可加二至10,生地10。

②盆腔炎,见赤带、经漏,色紫红,腰酸,小腹隐痛,头昏烦热或低热,尿黄脉数,舌红苔黄腻;加炒归赤白芍10,败15-30,延胡12,薏米30。

张某46岁,崩漏2年余,1-0-2-1,无IUD,月经前后不一,量或多或少,20天未净,色紫红,有小血块,偶增多,头昏腰酸,小腹胀痛,二便正常,舌淡红边紫。上方加钩藤12,炒归赤白芍10,5剂净。净后予杞菊地黄丸合越鞠丸,经行服上方,经后因脾胃失和改用归芍六君汤合越鞠丸。适于40岁以上妇女。

2加味失笑散化瘀止血,排经固冲,散结止痛,功能性与器质性均治。

炒归赤白芍10制香附茜益15-30,炒脂10蒲6-9,大小蓟12,炒断10

夹湿热,加红15败20苍10苡30四妙丸苍牛一拍(苍术牛膝苡仁黄柏),二妙丸炒黄柏苍术,

腰酸并冷明显者,小腹冷,加桑杜狗脊各10,甚者加骨碎补、补骨脂6-10,或断、杜12-15。菟桑续阿牛鹿肉杜巴紫(石英、灵脂、河车)。

脾胃失和,腹胀矢气,大便偏软者,去归旱莲草,加煨木香6-9,白术12,砂仁(后下)5g,必要时炮姜3-6。或香砂六君的八种成份。

如出血量过多,小腹作痛,增生炒脂、生炒蒲至15-30,花蕊石15。

产后恶露不尽,产后月余,淋漓不尽,色紫红,有血块,胸脘痞闷,内热口渴,不能饮水,腰酸,小腹胀痛,便艰尿黄脉弦细,舌红边紫苔黄根腻厚。加广木香山楂10

一妇产后心痛,手不敢近腹,脘腹亦胀痛,失笑散一服,下瘀血而愈,次日腹痛,用前药而愈。张某,42岁,崩漏6年,闭经半年后淋漓不尽,头昏腰酸,经行量少,色紫红,有小血块,脉象细弦,加味失笑散入党参12白术10砂仁(后下)5,荆芥6,茯苓12,炮姜3,行经服,5剂而愈。

3逐瘀排浊汤四草汤偏于清热,加味失笑散化瘀平和偏于止血,本方重在逐瘀。血瘀夹湿浊的出血症,小腹胀滞,阵发性崩中量多,或淋漓量少,长期不愈,色紫红,有粘腻样血块,便黄,腰酸腿重,舌红苔白根腻厚,脉象细濡。经期子宫卵巢中湿浊等、重阴重阳被排出或吸收,否则成埠与囊肿。

马鞭草马齿苋15-30,晚蚕沙(包煎)泽兰12,排子宫与血海中瘀浊之要药

炒归赤芍脂各10,蒲黄(包煎)9,化瘀止血调经,固藏不该泄之经血

茯苓12,制苍术10健脾利湿;川断温肾,强脾肾以除湿之本。

香附利气疏肝,有利于逐瘀调经。

如瘀结明显,加大黄3-9。

腰酸并冷明显者,小腹冷,加桑杜狗脊各10,甚者加骨碎补、补骨脂6-10,或断、杜12-15。菟桑续阿牛鹿肉杜巴紫(石英、灵脂、河车)。

大便溏泄,去炒归,加炒术12,煨木香9,砂仁(后下)5g,或香砂六君的八种成份。

瘀浊性产后恶露不尽,产后月余,淋漓不尽(量或多或少),或赤白带下,质粘稠,有血块,腰酸,小腹隐痛,便艰尿黄脉弦细,舌红苔黄根腻厚。加黄柏9苡仁30败酱草15-30。

浊者,即湿浊,主要指脂膜,包括子宫内膜、湿浊。血瘀与湿浊相阻凝合,形成复杂、顽固的病变。重阴时,湿浊包括津液高涨,润泽生殖道有助于排卵;如排出的精卵未孕,败精化浊,赖于体内阳气吸收与排出,卵巢输卵管中湿浊成瘕。

王某42岁,崩漏20日,呈增多势,13岁3-5/30-60-90d,量一般色红有小血块并痛经,近两年2-3月一行,量少紫红,小血块10天左右方净,BBT单湿相,诊刮为增生过长瘵腺囊型增生。烦热口渴,头昏腰酸,纳欠神疲,便艰尿黄,苔黄白腻厚,根部尤厚,治疗以清化为主,佐以止血,上方加寄生12,大小蓟12,三七粉(另吞)5g

4新加固经汤:固经丸+脂蒲+旱莲,前者是脾虚气虚者外的崩漏首选方,滋阴清热固经摄血,治①阴虚阳搏击血海,②瘀结血室,血不归经。

炒芩6炙龟甲(先煎)9-15,炒柏6-10,椿根皮12,血余炭12旱莲12,生炒脂各10蒲(包煎)9,炒断10

偏阴虚者加女贞子12生地10,肝火偏旺出血增多,加黑栀子10夏枯草9

丹溪心法中固经丸:炒苓龟板芍各30,黄柏9,樁根皮23,香附8,治崩中漏下,舌红肪弦数。

脾胃失和,腹胀矢气,大便偏软者,去归旱莲草,加煨木香6-9,白术12,砂仁(后下)5g,必要时炮姜3-6。或香砂六君的八种成份。

⑴经间排卵期出血:反复顽固性出血,血量稍多,色红,无血块,腰酸头昏,烦热口渴,便坚尿黄,或赤白带下,舌红苔黄腻,脉细弦带数,上方加淮山药,山萸肉、寄生、杜仲

⑵产后恶露不尽,淋漓不尽(量或多),色红,质粘稠,头昏腰酸,烦热口渴,入夜盗汗(夜汗多于昼间,褥汗的区别),小腹隐痛,便艰尿黄脉弦细,舌红苔黄根腻厚。新加固经汤加钩藤10败酱草15生地10。

妇科出血之血热,实为阴虚阳搏,即阴虚火旺,阴虚包括肾阴虚与癸水之阴,推动阴阳转化运动,推动子宫与内膜、精卵发育,滋养心脑、肾、子宫血脉管壁。阴虚脉管壁失养脆性增加,阳火迫血妄行。因而滋阴、清火降火不可分。滋阴降火派朱丹溪的大补阴丸重用知柏,+砂仁为封髓丹。

夏老同朱丹“虚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张仲景“实阳常不足,阴本无余”。故罗颂平在病人诉热时,仍给热药,戴韦韦称热汤药喝下后凉凉的。

黄柏,苦寒,入肾膀胱经,可泻火补阴,清下焦肾家之火,得知母滋阴降火,得苍术除湿热(二妙丸,苍牛一拍)

龟甲,咸平,入肝肾经,气味厚浊,滋阴潜阳补肾健骨,通心入肾而滋阴(鳖甲走肝益肾以清热),治肾阴不足,骨蒸劳热,四肢发热、咽痛口燥,吐血,衄血,气虚咳嗽,久咳遗精,守而不走,是君药(鱼膘+肉桂)。鱼膘=鱼肚,平甘,归肾,滋养筋脉,含丰富蛋白质与脂肪,无名肿毒与皮肤破裂。

续断:苦微温,入肝肾,补不足理腰肾,补而不滞,行而不泄。

牛膝与郁金,均活血,牛膝可补肝肾引药下行,利水通淋。郁金与夏枯草共疏肝解郁。

夏枯草:苦辛微寒,独入厥阴血脉,又能疏用结气,皆系肝证,故肖老用于慢性盆腔炎。

女贞子,甘苦平,入肝肾,主治肝肾阴亏、头晕目眩,腰膝酸、发早白,冬至采。

茱药熟、沙参麦冬玉竹、芝麻银耳,二至需入丸久服。

旱莲草,甘酸凉,入肝肾经,治肝肾阴亏、血痢便血。二药偏寒滑,虽有血热,如脾胃虚败,饮食难消,大便溏泄慎用。

朱某22岁,崩漏年余,乙黄周期法第一个月正常,第二个周期因闭止三月余,行经又见血崩,量多色红,大血块,头昏腰酸,心烦口渴,大便溏泄,日行两次,脉细弦,舌红苔黄白;上方去墨旱莲,加炒白术12,砂仁(后下)5,太子参20,5剂。俟后补肾调周法治年内未见出血。

5.加减二至地黄丸出血量不多时用,清热止血固经之力弱于固经丸。

二至10-15;萸9药12生地12,丹皮炭、苓10;炒脂10炒蒲6;炒断10出血期与经后早期服。

阴虚血热夹瘀的月经先期、延长、崩漏、恶露等;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

⑴排卵期出血症,漏红稍多,色红或有小血块,或赤白带下,伴头昏腰酸,神疲乏力,胸闷心烦、夜寐较差,便艰尿黄腻,脉弦细带数,舌红苔黄腻,加杜仲菟丝子、荆芥。

⑵男女早衰,去失笑散,加莲子心、夜交藤、制首乌、太子参等,另归芍地黄丸可妇女保健常用)

⑶小儿发育迟缓:去失笑散,加陈皮、白术、山楂、谷芽等开胃健脾。

心烦失眠,加莲子心3,炒枣仁10,紫贝齿先煎12

女贞子,甘苦平,入肝肾,主治肝肾阴亏、头晕目眩,腰膝酸、发早白,冬至采。

茱药熟、沙参麦冬玉竹、芝麻银耳,二至需入丸久服。

旱莲草,甘酸凉,入肝肾经,治肝肾阴亏、血痢便血。二药偏寒滑,虽有血热,如脾胃虚败,饮食难消,大便溏泄慎用。

6.加减补气固经丸四君子+芪砂仁,用于各类虚证,如脾气虚证。

15-30芪10-15、术12、苓10砂仁5;炒脂10炒蒲9血余炭10、草5断杜10出血期服。

⑴对腹胀痛的分类如大病初愈或慢性衰弱病人,术后,放化疗后,食欲差,虚弱声微乏力,腹胀脘痞纳食欠佳加煨木香6-9陈皮6、炒谷芽9-15。腹胀有冷感,溏泻者,加煨木香6-9炮姜5六曲10;如腹胀腹痛,痛则泻,泄则痛止,加防风6白芍12煨木香6山楂10。

钱伯煊治崩漏⑴心脾两虚,烦劳思虑过度,归脾汤加阿胶人参

⑵阴虚阳亢,肝肾阴虚,宜六味地黄+二至+生蛎龟15阿胶12麦冬9生龙骨15

⑶气虚:补中益气汤+赤石脂15

⑷血热:玉女煎,生石膏30,知母9生地30麦冬9花粉12银花12芧根30.

归脾汤=四君子+当归补血汤+龙眼肉酸枣仁远志木香。为理血剂,从心脾入手,引血归脾,治神经衰弱心脾虚失眠多梦(推荐给宝仔妈吃)。本方主补脾阴,滋养心脾;补中益气汤为理气剂,主升胃气,补益中气。

如肺肾受损,干咳少痰声嘎,可加麦冬10五味子9,紫苑12。

一记者用脑过度而心脾两虚,疲倦纳极少,面黄便溏,舌淡苔白脉濡细。本方+小建中汤(虚不受补,服养药则腹胀不能食与卧),每剂由3.5渐加至10g。

7.加减震灵丹温阳固涩,袪瘀生新,治妇人血不足,或崩漏虚损,或带下虚冷,胎脏无子,或阳虚帯下过多、泄利,虚寒性恍惚证(恍惚,神不安宁,或心前区隐痛,形体畏寒,舌质痰红,苔薄白,脉缓弱,加龙齿,太子参,合欢皮,郁金。

禹余粮赤石脂10(先煎);紫石英10(先煎),代赭石9,脂10炒蒲9;炙乳没6血余炭10炒断10出血期服。

原名紫金丹,因为经、产期极易感受寒冷。但本方偏温。

艾附暧宫丸,艾叶香附,断萸芪肉桂、归芍、地芎治子宫虚寒性不孕,如气短乏力自汗者,重用黄芪。

⑴赤石脂,甘涩温,归大肠脾经,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涩精止带。

禹余粮,甘涩平,归脾胃大肠经,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止带。

1朱小南医案秦某,39岁。近1年经水提前1~10天,量多色淡,经行心烦疲乏,腰酸肢楚,心宕失眠。

面色萎黄,颧部稍有淡红,眼睛无神。脉虚细而数,舌红苔微黄,舌尖有细微碎痕。

阴虚火旺经水先期(为什么不是气血两亏,伴肾阴虚心火旺?)。治用滋阴清虚热。

生、熟地9g,杞子9g,丹参9g,地骨皮玄参9,白芍6,阿胶9,女贞子9g,芪9g,术6g,青蒿6g,杜仲9g

患者先后调治四次,期量渐趋正常,2年后复诊时述病情基本稳定。月经量多,是因其久病后,血虚而气亦亏,气不摄血,经量多而颜色不红,所以处方在养阴清热中加入黄芪、白术,意在补其气而增强摄血功能。以傅青主之两地汤加减,原方治疗月经先期,量少属火热而水不足者,全方重在滋阴壮水,而本案患者经量多而色淡,阿胶亦可制止经量。

2卜某,14岁。12岁初潮,量多色红,有少量血块。近4个月月经先期量多,每月均提前10余天。舌尖红,脉弦滑。

辨证:阴虚血热,冲任不固。治法:养阴清热,固摄冲任。

地骨皮三钱,生、熟地各四,生白芍三钱,黄芩三钱,椿根皮三钱,旱莲草四钱,川断三钱,生牡蛎八钱,乌贼骨四钱,生山药五钱。

治疗经过:服7剂后,月经周期正常,经量仍多。今日月经来潮,第1天下腹胀痛,痛时头晕,恶心,舌质淡,脉弦滑。因兼见气滞血瘀,肝胃不和,以疏肝理气为法,方药如下:

柴胡一钱半,当归三钱,白芍四钱,木香一钱半,香附三钱,延胡索三钱,没药一钱,藿香三钱,陈皮二钱,五灵脂三钱。

服上方3剂后,月经基本正常,上述症状消失。

刘奉五以肝脾肾三脏作为治疗妇科病的中心,强调冲任二脉的功能,对产后感染高热尤有经验。本病的治疗以补虚、清热为常法,本案患者属于阴虚血热、冲任不固之证。方中黄芩、地骨皮、生地黄清热;白芍养血以柔肝;山药健脾益气;续断、墨旱莲、熟地黄用以补肾;加以椿根皮、牡蛎、海螵蛸。月经周期正常,又出现肝胃不和等证,故治疗改为舒肝理气之法。用柴胡舒肝,藿香、陈皮和胃;当归、白芍养血柔肝;木香、香附、延胡索、五灵脂、没药理气活血以调其善后。

哈荔田医案韦某某,31岁。

婚后三年孕育,常以嗣续为念,一年来,月事一月二、三至,色紫红,夹血块,量一般。素多白带,间或色黄。诊时正值经期,腰酸背楚,小腹胀坠,头晕,心烦,口干不欲饮,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诊为肝郁化热,蕴伏于血分,热迫血行,久损及肾。

治拟清热凉血,兼益肝肾为法。

归丹12g,凌霄花4.5g,黄芩炭9g,细生地、东白薇各15g,刘寄奴12g,茜草、香附9g,乌药6g,海螵蛸12g,杜仲12g,3剂,水煎服。

嘱经期过后,即服加味逍遥丸、六味地黄丸各一付,上、下午分服。白带多则以蛇床子9g,萸3g,柏68,布包,泡水坐浴熏洗,日二次

二诊(2月20日):服上药后,诸症均感轻减,昨日月经来潮(距上次月经为20天),血块较既往减少,小腹胀坠亦较前为轻,白带已少,心烦,头晕悉减,惟血量仍多,膝胫酸软,舌虹少苔,脉弦细,继守原意,并加重补益肝肾之品。

处方:秦当归、厚杜仲、桑寄生各12g,川续断、粉丹皮、乌梅炭、白僵蚕、香附米、赤芍药、刘寄奴、川楝子各9g,延胡索4.5g,川黄柏6g,4剂。药后仍服丸剂,并外用药,同前。

三诊(3月2S日):月汛再潮,此次为28天。月经周期已趋正常,无须再服汤剂。所谓“衰其大半而止”。令其做妇科检查,诸无异常,嘱服丸剂一个月,药同前。

一年后,其母以高血压病来诊,谈及其女,喜形于色,谓自服药后月经一直正常,而今珠胎已结,期将六月矣。患者之月经先期,色紫夹块,小腹胀坠,头晕心烦,舌红少津,显为肝郁化热、迫血妄行之证。腰酸背楚是因月经频至,不能归精于肾,肾精不充所至;带脉失约,故带下量多。方用凌霄花、黄芩炭、生地黄、白薇、牡丹皮等药清热凉血,正本清源;刘寄奴、茜草、香附等理气化瘀以调经;当归、杜仲养血补肾,兼顾其虚;海螵蛸固涩止血,并以塞流。纵观全方凉而不凝,止而不涩,兼顾养血调经。二诊重在补益肝肾,以敛肝之乌梅炭,散肝之僵蚕,一敛一散,俾致和平。治疗过程中,或疏或调,或清或补,法随证变,疗效显著。

一问寒热二风汗,三问头眠呕恶便,五问饮食乳胸胁,妇问腰膝带经孕,六淫七情瘤内史,七聋八渴俱当辨,九从气味章见神,气虚血热虚实说。

钱伯煌医案余某某,22岁,未婚。

初诊:1962年8月4日,月经先期,约二十天一次,已有三月。末次月经于昨日来潮,头晕纳呆,舌苔淡黄、根垢边刺,脉象细弦。

病由气血不足、冲任失凋所致,治以补气养血,兼调冲任。

处方:党参6g,白术6g,山药9g,扁豆9g,炙甘草3g,橘皮3g,木香3g,白芍9g,枸杞子9g,当归9g,炒谷芽12g,大枣3枚。三剂。

二诊:8月7日,行经四天,今日月经已净,惟感头晕,午后头痛,胃纳仍呆,二便如常,舌苔淡黄腻,脉左沉细,右细弦,治以益气以健脾胃,养阴以制亢阳。

处方:党参9g,白术9g,扁豆9g,橘皮3g,清半夏6g,枸杞子9g,生龙骨15g,金樱子9g,磁石15g,白芍9g,菊花3g,炒谷芽12g。五剂。

三诊:8月30日,少腹胀坠,午后低热,微觉畏寒,遍体酸痛,口干,胃纳渐增,舌苔根黄腻、质微红,脉象浮细,近感风邪,营卫不和,宜先去风邪,和营卫,佐以理气调经。

处方:苏梗6g,荆芥6g,白蒺藜9g,赤芍9g,制香附6g,川楝子9g,青皮6g,泽兰9g,车前子12g(包),桑枝15g,生姜6g,大枣3枚。二剂。

四诊:9月9日,药后风邪已解,月经于9月1日至,量一般、色红有小血块,腹部胀坠,口干喜饮,头晕少寐,舌苔根黄垢,脉象细弦,治以育阴潜阳。

处方:干地黄12g,白芍9g,川石斛12g,橘皮3g,玉竹9g,枸杞子9g,菊花3g,磁石15g,白术9g,炒谷芽12g。三剂。

另:杞菊地黄丸30丸,早晚各服1丸。

患者,由于气朋两虚,气虚则不能摄血,阴虚则冲任不固,故月经先期,应以补气以健脾胃,养阴以滋肝’肾、使气阴渐复,冲任得固,月经得以正常。方中党参、白术、山药、炙甘草健脾益气,白芍、枸杞于滋补肝肾。二诊以健脾胃,养阴制阳为治疗大法。在上方基础—卜酌加龙骨、磁石之重镇之品,以防阳亢于上。三诊时又感风邪,故酌加苏梗、荆芥等发散表邪之品。四诊时据其脉象、舌苔,治以育阴潜阳。

四、经期延长

朱南?-朱小南-朱南孙-胡国华--海派传承

妇科止血经验

1.通:袪瘀止血,引血归经

通因通用,瘀血阻络的原因不一,或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郁久化热,血热煎熬成瘀,或经期感寒饮冷,寒凝血滞,或产后残瘀未净,新生不得归经;或气虚运化无力,留滞成瘀;或血室未闭,误犯房事,热瘀交结。

使用袪瘀止血药(蒲黄炭、熟军炭、山楂炭、花蕊石、牛角腮、茜草、田七粉,仙鹤草合益母草;并需与上因进行理气、清热、温经散寒、益气养血、滋补肝肾等法结合。

胎漏下血,朱老认为安胎方中佐以活血化瘀之品,可促进血供,达养血活血安胎之效,孕前有EMT、盆腔炎,尤宜。久漏之人必虚必瘀,所谓虚中有实证,临床中瘀血一排,流血即止。但仍少量少量流血,是什么原因?

2.涩--止血塞流,勿忘澄源

涩者,收敛固涩,止血塞流。出血是一种症状表现,其因有寒热虚实之别。不可盲目止涩。

临床上选择有双相作用的止血药组方。①活血止血药如上。

②凉血止血药如生地炭、地榆炭、侧柏叶、椿根皮、贯众炭、槐花。

③养阴止血药,旱莲草、生地炭、鹿含草、藕节;④益气止血药:焦潞党、焦白术、炒怀山、芡莲须;

⑤补血止血药:地黄炭、蒲黄炒阿胶。⑥固肾止血药:炒续炒杜、桑螵蛸、旱莲草、苎麻根、覆盆子、萸五味子。

⑦温经止血药:炮姜、艾叶、赤石脂等。牛伍断,熟军炭伍炮姜炭。

3清--清热凉血、血静则宁。

妇科崩症热多寒少,热有虚实。过食辛辣,风热外袭,热入血室;七情肝郁,火热迫血;或血室未闭,误犯房事,热瘀交结;时界更年,阴血虚损,肝旺肾虚。血热出血证见势急血红,烦热口渴不欲饮,舌深红,苔薄少津,脉弦数;

阴虚出血,多见舌暗红,脉细弦数。

②实热出血常用生地、地榆、侧柏叶、椿根皮、贯众炭、大小蓟、炒丹皮、白头翁、玉米须。

经行吐血,多先用白茅根、藕节、炒桅子。

盆腔炎之瘀热交结,腹痛,加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如公英、地丁、败酱草、红藤、延胡、川楝子、熟军炭。

③阴虚出血,常用二至、生地炭、鹿含草、苎麻根、桑螵蛸、龟板胶

补阴之中行止崩之法,桑椹子、萸、杞、麦冬。

4养--扶正固本,复旧善后。被肝肾即补冲任,心和则血生,崩漏出血,病人情绪紧张而心神不宁,治当大补气血之药,治其心,补阴泻阳,经自止,朱老多用远志、茯苓、酸枣仁、淮小麦、合欢皮、首乌藤。

崩漏日久,气血耗伤,脏腑虚损,须复旧善后。①纯虚无邪则补益兼固涩,治从脾肾,用八珍、归脾、左归、右归等。②本虚兼有宿疾,如EMT/肌瘤,宜补虚以袪瘀、清热、软坚消瘤;③青春期、生育期崩漏之复旧,要促排卵、调周期,而更年期要促期绝经。④慎房事,勿劳作、怡情志。

岳美中以黄芪、赤小豆、薏苡仁、糕米粥降尿蛋白,施今墨重用山药、黄芪降血糖、尿糖等等。

王孟英说:“急病重症,非大剂无以拯其危。”

王孟英曾治疮毒,用金银花六两,生甘草一两,皂角刺五钱,水煎和酒服之。一剂减其势,再剂痛苦失。轻剂低于常规用量,通常用于内伤久病、体质柔弱、老人、小儿等。王孟英说:“大人之病,亦须量其胃气而权方剂。脆薄之人,竟与小儿同视可也。’’

彭建中先生尝治一老妇,素有痰嗽,时值秋令,小便数日不通,经利水通淋无效,每日维赖导尿以缓急。其舌面光净无苔,脉细弱无力,且知尿闭后咳嗽若失。经查《古今医案按》尿闭门有李士材治郡守王镜如一案,痰火喘嗽正盛时,忽然小便不通,自服车前、木通、茯苓、泽泻等药,小腹胀闷,点滴不通,李曰:左寸数大,是金燥不能生水之故。惟用紫菀五钱、麦冬三钱、北五味十粒、人参二钱,一剂而小便涌出如泉。两相对照,其病机基本相同,俱为“金燥不能生水”,遂仿其方意,用生脉散加紫菀、杏仁、桔梗,剂后小便畅通如常。这是一则直接从医案中借鉴方法取得疗效的案例。

本文是郭培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8-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