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生红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隐翅虫皮炎了?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发表者:郭生红 人已读

最近发现,隐翅虫皮炎“又”高发了!(是的,又高发了,一天可以看上十个,一年好几个时段均会这么集中出现)

发现,大家对此认识还是不到位,病情有轻有重!各个年龄段都有!什么职业的也有!(某郭第一次接触此病,还是初中那会儿,隔壁班有个美女右下肢隐翅虫皮炎后,每天同学扶着去街上诊所输液,连着7天啊,我见犹怜,至今记得那个比巴掌还大的恐怖的溃烂的皮肤……)

今天就此做一科普,希望能减少患病率!

隐翅虫皮炎的病因

blob.png

(此图来源于百度百科,拍的太漂亮了,忍不住放给你们欣赏欣赏!)

隐翅虫是鞘翅目隐翅虫科甲虫的通称,属昆虫纲,鞘翅目,隐翅虫科。一般具有细长的身体,主要的鉴别特征是:鞘翅极短,腹部体节外露,大部分可自由活动。是鞘翅目中物种最丰富的一科,已知全世界有58500多种,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它的生境复杂,在农田、林间、雨林、山地、河畔及海边均有分布,在某些哺乳动物的体表也有发现。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其中的毒隐翅虫有致病性。

毒隐翅虫状若蚂蚁,体长约0.5~1.0cm,鞘翅很短,腹部全裸,乍看象没有翅膀,故名“隐翅虫”,又称“影子虫”。能引起皮炎的毒隐翅虫,全世界只有20种,中国仅知三种,即黄足毒隐翅虫、黑足毒隐翅虫(又名塔毒隐翅虫)和奇异毒隐翅虫(又名梭毒隐翅虫)。毒隐翅虫全身呈橘红色,头部、鞘翅和尾部呈青黑色,故又名“青腰虫”。

blob.png

隐翅虫皮炎的发病

很多人认为,我没有被叮咬,也不记得我有被叮咬的情况,我怎么就得隐翅虫皮炎了呢?

这个问题好!

其实,隐翅虫皮炎是由毒隐翅虫体液中的毒素与人体皮肤接触引起。毒隐翅虫的毒素为强烈的接触毒素,为强酸性物质。卵、幼虫、蛹和除翅以外的成虫各部分,都有毒素存在,成虫的毒素主要存在于体液。

隐翅虫体液感染人体皮肤的途径有三:一是直接把虫体揉碎在皮肤上所致,称为直接感染;二是虫体的碎片污染了手指,再由手指去摸其它部位导致的感染,称为间接感染;三是虫子隐藏在衣物、洗脸帕中,使用时把虫体搓烂使毒液沾污在上面,接触皮肤后导致感染

直接接触虫体体液是引起隐翅虫皮炎的主要途径。在毒隐翅虫发生季节,由于夜晚灯光引诱,使虫通过开放的门窗进入室内,在醒着或熟睡的人们身上爬行引起异样感,被人用手在人皮肤上有意无意拍打、压碎或搓揉,毒汁溢出,粘染皮肤和手,手再去抚摸它处皮肤时,导致多处皮肤感染发生皮炎。(临床遇到最多的就是,病人一觉醒来,发现身体某处大片或几片疼痛性、瘙痒性红斑、丘疹、脓疱等来就医)

隐翅虫皮炎的表现

隐翅虫皮炎的发病季节多为夏秋季,每年的6~9月份是高发季节,特别是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量多、气压低的季节易流行。在连续高温干旱及干旱后又逢秋雨连绵的年份,往往暴发此病。

皮损多于早上起床后发现,发病部位以面、颈、胸、背及四肢暴露部位为主。皮损典型症状为条状、斑片状或点状的水肿性红斑,其上分布密集排列的污黄色、白色的水疱或脓疱,线状皮损犹如竹签或指甲刮伤一样,形态多异而不规则,斑片状皮损与皮肤烧伤相似。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照片获得患者同意后,仅用于本公众号使用,谢绝借用,谢谢配合!)

隐翅虫皮炎的预防

1、清除房屋四周的杂草、朽木、垃圾,捣毁毒隐翅虫的栖息地和孳生场所。不要在室内堆放废旧物品,保持室内清洁、整齐,使侵入室内的毒隐翅虫无隐藏之处。

2、夏季安装纱门、纱窗,阻止毒隐翅虫飞入室内,减少人体接触该虫的机会。

3、盛夏时节,不要开窗开灯睡觉(特别是夜间看手机的注意了),避免吸引隐翅虫飞入室内,使用蚊帐或尽量减少身体的暴露,可有效防止毒隐翅虫趁人入睡后伤及人体,引起皮炎

4、用溴氢菊酯或奋斗呐等杀虫剂对室内和周围环境进行喷洒,能有效杀灭室内外毒隐翅虫。

5、发现有毒隐翅虫在身上爬行时,不要用手拍打、揉搓,轻轻吹掉或用其它东西把虫子拨掉。若手已接隐翅虫,立即用肥皂水反复清洗。

6、尽量不要在灯光下纳凉玩耍,不得已时请穿遮蔽性衣物或使用驱虫液。

隐翅虫皮炎的治疗

1、接触毒隐翅虫后及时用肥皂水冲洗,中和毒素,减轻对皮肤的损害。记住冲洗的时候,冲洗液别沾染身体其余部位,避免引起二次致病。

2、外用药物可选2%硼酸溶液湿敷,外擦糖皮质激素软膏,必要时可内服抗组织胺药。

3、有脓疱、红肿、糜烂时,加用消炎药膏减轻刺激及抗炎治疗。必要时加用激素类药物提高疗效。

4、如病情较重,建议立即就医、面诊,获得最正确恰当的治疗建议。

blob.png

本文是郭生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8-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