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贲门癌
-
贲门癌有别于食管癌,把贲门癌作为一种独立性的疾病进行研究已逐渐得到共识。与贲门癌相关的类似称谓颇多,如胃底贲门癌、贲门胃底癌、胃近端癌、胃上部癌、胃近端1/3癌,食管胃交界癌等。国外文献把贲门癌纳入食管胃交界癌的范畴,按照国外有些学者H.J. Stein,Seiwert,Siegel等人定义,食管胃交界癌的概念为:肿瘤中心距离食管胃交界处远端或近端不超过5cm范围的腺癌叫做食管胃交界癌。根据进展期肿瘤中心的解剖位置将食管胃交界癌分为3种类型:AEG Type I:远端食管腺癌,通常起源于食管特殊肠化不典型增生的区域,比如Barrett"s食管。可能自上而下侵及食管胃交界处。AEG Type II:真正的贲门癌,起源于贲门上皮或者位于食管胃交界短段的肠化不典型增生,AEG Type III: 贲门下胃近端癌,侵及食管胃交界或自下而上侵及下段食管。因此,所谓贲门癌或者其它的胃底贲门癌或贲门胃底癌,大多指的是上述的II型或III型;2000年新版WHO消化系统肿瘤病理和遗传学一书中食管胃交界的定义[4]是食管并入胃的解剖学区域,胃贲门的概念定义为胃邻近食管的区域,胃贲门起始于胃食管交界,其远端很难明确界定,内窥镜下看不到胃贲门远端的标志线,穿过胃食管交界处的腺癌称作食管胃交界腺癌,不管肿瘤的主体在何处,腺癌完全位于OG交界上方且局限于其上的腺癌,应看作是食管癌,完全位于食管胃交界下方的腺癌应看作是原发于胃,不主张使用模棱两可的胃贲门癌的概念,根据肿瘤的大小,可称肿瘤为近端胃癌或胃体癌。近端胃癌的界定:位于食管胃交界下方,起源于贲门至胃小弯上1/3与胃大弯上1/3连线即C区的胃癌。在有些文献中[5],近端胃癌包含胃近端1/3胃腺癌以及食管胃交界腺癌,国内文献中大多习惯统称之为贲门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