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骨质疏松症很常见,并可引起严重的后果。美国50岁以上亚裔妇女中,有20%患有骨质疏松症,52%患有骨量减少;而男性有7%患骨质疏松症,35%骨量减少。50岁以上妇女一生中有1/3机会发生椎体骨折,如果骨折发生在髋骨,常常导致残疾,长期卧床又容易引起其它并发症,如肺炎,血栓等,由此死亡者很常见,高达20%的髋部骨折老年人在第一年内死于骨折并发症,40%的髋部骨折患者在1年内不能行走,15-25%生存者在骨折后残疾,生活上需要专人护理,此外30%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在1年内发生第二次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原因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1)疼痛:最常见部位是腰背部疼痛,其它部位包括四肢关节痛、足跟部疼痛以及一些肢体的放射痛、麻木感、刺痛感等。2)身高缩短或驼背:通常骨质疏松程度越严重,驼背顶点的位置就越低,驼背程度亦越严重。3)骨折: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骨脆性增加,轻微的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即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部位包括胸腰椎、桡骨远端、股骨近端。此外,很多患者并无症状,只是发生骨折时才被发现。因此,对于绝经后妇女或老年男性,出现腰背痛或身高缩短或骨折时,应该想到骨质疏松症的可能,尤其是存在一个或以上危险因素者更应注意...
骨质疏松症的检查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有赖于X线片、单光子骨密度仪(SPA)、双光子骨密度仪(DPA)、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定量CT扫描(QCT)、超声骨密度仪等方法,其中X线照相并非骨质疏松症检查的敏感指标,当出现X线可见的改变时,骨密度流失已经在30%以上,而双能X线骨密度仪被认为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金指标,像测定血压可以发现高血压一样,骨密度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诊断骨质疏松症,并可以作为治疗效果评价指标。因此,对于骨质疏松症危险人群及早进行骨密度检查是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症的关键...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对于已经发生的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包括祛除骨量继续丢失的原因和危险因素,绝经后妇女考虑是否给予雌激素替代治疗或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 如易维特),男性性腺功能低下者予雄激素替代治疗,对于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美国 风湿病学会ACR和英国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评议组均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治疗指南进行了更新,ACR建议:所有服用强的松(5 mg/d) 3月以上者,为了预防骨量丢失和骨折发生,都应该每日补充钙1500mg,维生素D3 800 IU,并且应用二膦酸盐(阿伦膦酸钠或利塞膦酸钠),如果存在二膦酸盐禁忌或不能耐受,应该考虑应用降钙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