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颈椎病应该怎么治疗?
发表者:史国栋 374人已读
1.保守治疗
颈椎病以保守治疗为主,早期症状轻,受压迫不那么严重,保守治疗能有效缓解,例如改善不良生活姿势,牵引、理疗,口服神经营养药、肌肉松弛剂、消炎镇痛药物等。
但保守治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神经被压迫这个问题,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了肌肉无力、萎缩,影像学检查显示病变节段颈椎间盘突出或椎体后缘、钩椎关节骨赘形成,压迫神经根或硬膜囊者,或病变节段明显椎间不稳,而患者本人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常就考虑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手术目标就是去除压迫脊髓、神经、血管的退变组织,从根本上解决被压迫的问题,然后重建颈椎的序列,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一旦出现阳性体征,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并严禁牵引,避免瘫痪。
手术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和担心的事情,尤其是脊柱的手术,手术稍有问题就会导致的瘫痪或者大小便功能障碍,因此很多人对脊柱手术很恐惧,特别是对于颈椎的手术,认为颈部大血管、神经太多,还有气管、食道,手术风险非常大,因此将病情一拖再拖,到最后出现严重的症状甚至瘫痪在床了,才迫不得已的选择手术,但这个时候因为脊髓长期受压变形,手术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
而事实上颈椎手术风险真的那么大么?我们来看看手术是怎么做的。
根据压迫从哪个方向来就从哪个方向去解除的原则,颈椎手术有前路和后路之分,具体选择哪一种方式,还是需要综合病人的情况进行选择:
(1)颈前路手术
即从脖子前方切口入路到达病区,切除突出变形的椎间盘,对于伴有骨赘增生者还要去除增生的骨赘,以及两侧钩椎关节,以免残留可能的致压物。大多使用钢板和融合器来重建颈椎的高度和稳定性,将相邻两节椎骨融合固定。对单节段颈椎病变患者临床疗效确切。
(2)颈后路手术
即从脖子后方切口入路的手术方式,能在直视的情况下看到病变位置,扩大椎孔的矢径,减少对椎骨的压力,促进血液循环。适用于多节段颈椎病、 伴椎管狭窄或后纵韧带骨化者。后路手术主要通过切除全部或部分后方的椎板来达到间接减压的目的,手术风险小,暴露简单,对于颈椎本身生理曲度存在的患者来说疗效较好。
以颈椎前侧入路为例,首先在颈前方右侧沿皮纹作横切口5-6cm(仅仅只切开皮肤)(为什么作横切口呢?因为美观嘛,不影响形象的),再纵行分开颈阔肌,用手触摸到颈动脉搏动后,自颈动脉鞘内侧钝性分离进入椎体前方,将气管、食道向对侧牵拉,显露出椎体,这样就能安全的手术了。
整个显露过程只有在切开皮肤的时候用了手术刀,其他时候都是用手指、器械钝性分离开的,而且手术入路是从肌肉间隙进入,不会损伤任何组织结构,所以手术是非常安全的。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颈椎病微创手术越来越多,在手术放大设备(头戴式放大镜,手术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辨别神经组织和血管等细微结构,最大限度保护了正常组织,大大提高了脊柱外科的治疗效果,减小了手术并发症。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临床应用的增多,脊柱内镜技术开始逐渐应用于颈椎病的治疗,其中脊柱内镜后路手术应用更为广泛,特别是椎间盘向后外侧突出压迫神经根的患者。
问医生
图文问诊开始
发表于:2020-11-03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