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孩子“挤眉弄眼”,是毛病还是生病?
发表者:郝宏文 4603人已读
病例1:男孩七岁,家长代诉:最近两个月来总是挤眼,耸鼻子,有时候会不自主的斜眼睛翻眼睛。我们说他也不听,您看看是什么毛病?
病例2:患儿5岁男孩儿。家长诉,一个多月前感冒以后,其他症状都逐渐消失了,但是,最近将近一个月,他嗓子总是发出“咕咕”的声音。虽然声音很低,但是也能听见,问他哪难受,也说不难受。但是有时候会发现他会扭脖子。您看看他是咽炎吗?是不是落枕了?这个孩子平时有点淘气,我总觉得她是不是故意的?
这是平时在门诊遇到的病例,那么,这两个孩子的症状真是淘气吗?是故意的吗?还是另有“隐情”?
如果出现频繁眨眼,首先需要看看眼科,最常见的原因是各种结膜炎,角膜炎,如果眼科治疗一段时间后疗效不明显,而且伴有其他面部或身体的不自主动作,那就要注意了~
如果鼻部也有症状,耸鼻,吸鼻,喷鼻,按鼻部疾病治疗疗效不明显,且伴有其他不自主动作,也要注意了~
如果嗓子异常发声,吭吭,咕咕,清嗓子,且伴有其他不自主动作,也需要注意啦~
这几种情况都可能是——儿童抽动障碍!儿童抽动障碍是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精神类疾病,多数起病于儿童时期,成人也有。主要表现为不自主抽动,包括不自主运动性抽动和不自主发声性抽动。运动性抽动主要表现有面部的不自主动作如眨眼、耸鼻、咧嘴,还有扭脖子、甩手、踢腿、鼓肚子等;发声性抽动是指嗓子不自主发出各种声音,或者刻板词语,甚至骂人的话,声音可以较低,严重者声音高亢。目前临床研究观察,疾病本身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但主要对孩子的生活学习有影响。比如发声会影响上课,和人交往。对成人的生活工作影响也更明显。同时,儿童抽动症还常与其他类疾病共患,约40~50%合并多动症,学习困同时,儿童抽动症还常与其他类疾病共患,约40~50%合并多动症,学习困难、甚至合并强迫症,遗尿症,抑郁症,焦虑症等。
关于病因,目前研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和遗传,感染,免疫,神经内分泌等相关。了解以上内容,就不会简单认为孩子的这些症状为淘气调皮引起,会及时发现抽动障碍,及时关注,及时就医。目前治疗主要有西药口服,外用,中药口服,针灸,推拿等治疗。
我院儿科治疗儿童抽动障碍有中医特色,是北京市乃至全国较早中医治疗本病的单位之一,开设有儿童抽动专科门诊,运用中药调理患儿的偏颇体质,以缓解病情,减少复发。如有需要,可以来寻求我们的帮助哦~
本文是郝宏文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问医生
图文问诊开始
发表于:2018-12-07 14:08
网上咨询郝宏文大夫
郝宏文医生暂时不接受网络咨询
郝宏文的咨询范围: 呼吸系统疾病如反复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咽炎、鼻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消化系统疾病如厌食、呕吐、腹痛、腹泻、便秘;其他如心肌炎、多汗、多发性抽动症、遗尿、夜啼、过敏性紫癜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