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功能锻炼
发表者:郝迎春 14293人已读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3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如
正常人一样的稳定期,应进行腰背肌、腹肌锻炼和日常康复锻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
者在急性期和稳定期之间,即急性期后1个月左右进行恢复期自我锻炼,恢复期的特点
是增强腰骶部和骨盆韧带柔韧力及其协同肌的肌力,而尽量减少或消除椎体间的应力;
如是而已。
(腰痛+腿痛过膝)要绝对卧床休息3周。此期不存在功能锻炼。具体内容请参考本网站 科普文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卧床休息”。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恢复期(1个月):患者急性期(绝对卧床3周或更长时间) 过后即进入恢复期(1个月),此期(腰腿痛症状刚刚消失或明显缓解)患者可带腰围起 床活动,不作弯腰持物动作,也不做中等以上的体力劳动。但可在床上进行自我锻炼。 其主要目的是使腰骶部和骨盆部等相关部位的软组织具有足够的柔韧性,与下腰部功能 相关的肌肉获得或恢复足够的力量,在日常活动中有正确的静态和动态的姿势。腰骶部的 协同肌包括腹肌、腰背肌和股四头肌。 1、仰卧抬起骨盆(骨盆平衡锻炼): 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和背部作支点.抬起骨盆, 然后慢慢落下,反复20次。该动作能矫正骨盆前倾,增加腰椎曲度。谨记,双足和腰部紧 贴床面 。这一平板腰练习降低了腰椎的生理前凸,加强了腹部和臀肌力量。 定床边,但注意不要将背部弓起离开床面。5分钟后反复交替进行。20次/d. 然后放下,重复15次后交替。(先被动、后主动) ;也可令患者绷紧大腿可见髌骨上移,持 续5—10秒后放松。3次/d、10下/次 后纵韧带并使竖脊肌紧张。坐在床上,一侧下肢屈曲(保护下腰部,避免下腰部过度屈曲) 足跟碰臀。另一侧下肢完全伸直,身体缓慢前屈手碰足尖,交替进行。
腰椎间盘突出症恢复期功能锻炼 图示(1、2) (3、4)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稳定期(3-6个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由恢复期进入 稳定期(腰腿痛症状完全消失者)均可进行腰背肌、腹肌锻炼(3-6个月):
脊柱被腰背肌和腹肌支持,分别位于胸腔、腹腔里面。这些躯干肌肉的作用是把两个 腔变成一个有坚硬壁的园柱,可以部分抵抗施加于躯干的应力。由于胸、腹腔的参加,腰 椎负荷减少30%,下胸椎减少50%。 既有利于腰椎的稳定,也制约腰椎前滑。 的排泄;还能增加韧带的弹性;减免腰部新的损伤发生。腰部腹部肌肉韧带发达、力量大 的人群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继续发作、发展的几率下降了80%。所以,腰部周围韧带,肌肉 的锻炼强大,对于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1)仰卧起坐(腹肌锻炼):仰卧、稍屈髋屈膝再进行仰卧起坐。这样可以减少下肢伸 直后,腰大肌对腰椎前凸的牵拉。本锻炼腹直肌收缩可抬高骨盆压低胸廓,降低腰的前凸。 同时也可紧张 腰背筋膜。 (2) 飞燕点水式背伸肌锻炼:患者俯卧位,头、颈、胸及双下肢同时抬高,两臂后伸, 仅腹部着床,整个身体呈反弓形,如飞燕点水姿势。 背部,腰部,臀部及下肢,至患者认为最高度后放下,再撑起。
腰椎间盘突出症稳定期功能锻炼 图示(1) (2) (3) |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日常康复:康复锻炼通过矫正姿势、减小腰椎曲度、使腰
部保持直立挺拔.减轻突出物对神经和脊髓的压迫,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减轻或
消失。
正确姿势是要让腰部和脊柱保持挺拔,减小腰椎前凸,倒走锻炼是一种行之有
效的方法。倒走时人体重心向后移动,有利于脊柱尤其是腰椎的挺拔,因为脊柱就是
在人体的背后侧,所以重心后移是矫正姿势的有效方法。站立的时候也一样,双脚前
脚掌踩一本厚书,只要让脚跟低于脚掌,重心后移,就可以减小腰椎曲度,矫正姿势。
有条件的,可以使用负跟鞋,鞋底是前高后低的,随时强制重心后移,减小腰椎
曲度。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可以替代的倒走,更安全更容易坚持。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卧床休息适应证即是功能锻炼的绝对适应证(急性期3周左右
除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适应证即是功能锻炼的绝对禁忌症。具体锻炼项目、
内容、应分期、分步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附录—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卧床休息适应证:
(1)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或病程较长,但症状、体征较轻。
(2)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
(3)影像学显示:椎间盘突出较小。
(4) 由于全身疾病或局部皮肤疾病不能施行手术者。
附录—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适应证:
①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复发,症状较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
②神经损伤症状明显、广泛,甚至继续恶化,疑有椎间盘纤维环完全
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
③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有大小便功能障碍者。
④合并明显的腰椎管狭窄症者。
本文是郝迎春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问医生
图文问诊开始
发表于:2011-10-11 19:21
网上咨询郝迎春大夫
郝迎春医生暂时不接受网络咨询
郝迎春的咨询范围: 老年性(退行性)膝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狹窄)的治疗/颈椎病/颈(背/腰腿)痛/关节炎(风湿/类风湿/强直性/痛风/退行性 )/踝关节扭伤/跟痛症/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四肢脊柱骨折/骨关节骨折/颈(胸/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胸/腰)椎管狭窄/颈(胸/腰)骨折脱位/脊髓型颈椎病/骨盆骨折/肩、胛(骨骨折/四肢血管神经损伤/颈(胸/腰)椎结核/小儿骨病/小儿骨折/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化脓性骨关节炎(骨髓炎)/甲下肿瘤/骨肿瘤/骨畸形矫正。 更多>>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如正常人一样的稳定期,应进行腰背肌、腹肌锻炼和日常康复锻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急性期和稳定期之间,即急性期后1个月左右进行恢复期自我锻炼,此期的特点是增强腰骶部和骨盆韧带柔韧力及其协同肌的肌力,而尽量减少或消除椎体间的应力;如是而已。
拜读大作,始知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应功能锻炼。只不过应分期、分批、分步骤而已。具体孰轻、孰重、孰先、孰后、都应以脊柱之稳定椎间盘负荷少为准。文章上下有序;前后有度;有图解;有内容;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