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慢性咽炎中医治疗
发表者:贺百林 3347人已读
中医称为喉痹,主要表现为咽喉干燥、疼痛、痒、异物感、干呕(早上多见)、半身咳嗽等。本病容易缠绵,病程长,总体而言,咽炎的治疗中医较西医有明显优势,中医治疗慢性咽炎的方法也较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辨证论治疗法,即以中药汤剂治疗为主, 中成药、含服或其他局部治疗用药为辅。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慢性咽炎的临床证型往往较复杂,辨证论治时随证用药,针对性强,因此效果更好;而中成药的处方是固定不变的,虽然适应性广泛,但针对性不如辨证论治用药强,因此虽然有些效果但往往效果不太好或无效。
西医的手段主要是急性发作期内服抗生素、口服维生素,局部药物注射、含服、咽喉涂药、甚至激光、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手术。慢性咽炎,尽管是称为“炎症”,但却并不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炎症”,而是由于多种非特异性因素为主引起的咽部黏膜慢性炎症类病理改变,慢性咽喉炎时,病毒与细菌感染并不占主导地位,因此无论是口服或注射、打吊针给予消炎药的效果都不太好,可以不必使用。但如果咽部充血明显、痰多,疼痛明显时,亦可能属急性发作,可适当地用上几天,但也不宜长时间使用。由于西医对慢性咽喉炎除了局部的对症治疗外,缺乏更有效的全身性治疗手段和方法,因此,西医对慢性咽喉炎也往往使用消炎药,但欠满意。
中医怎么治呢:
1、辨证论治(针对个体化体质,必须得私人订制)。
a、阴虚喉痹:养阴清肺汤(生地、麦冬、玄参、丹皮、白芍、薄荷、浙贝母、生牡蛎、天花粉、生甘草各15g,射干10g),续服效果差可加西洋参
b、气虚喉痹:补中益气汤加桔梗、牛蒡子、射干。续服效果差,为气阴两虚加生脉散。
c、阳虚喉痹(肾阳虚):肾气丸加射干、牡蛎、浙贝母。阳虚水泛用真武汤加射干、玄参、僵蚕、荆芥,年龄大的此证较多。
d、肺脾郁热:清肺利咽汤(生地、麦冬、玄参、黄芩、桔梗、浙贝母、牛蒡子、栀子、薄荷、僵蚕)。鼻后内漏加白芷、皂角刺、白芥子、苍耳子。
e、痰气互结:半夏厚朴汤加浙贝母、牡蛎、射干、玄参。
f、气滞血瘀:膈下逐瘀汤加射干、玄参、贝母、牡蛎、紫苏梗。
2、局部治疗:包括含服剂,含服药物如碘喉片、薄荷喉睡、溶菌酶片、西瓜霜、金嗓子等。
超声雾化吸入(主要采用中药内服汤剂药液进行超声雾化。每次取药液20mL左右,每日1~2次)、局部注射(针对淋巴滤泡与咽侧增生,可以使用激素制剂或中药活血化瘀制剂注射于咽后壁淋巴滤泡,每周1~2次,有一定效果)等方法。
3、针灸治疗。
4、穴位注射法。(采用提高免疫或活血化瘀的药物)
本文是贺百林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问医生
图文问诊开始
发表于:2017-03-02 15:27
网上咨询贺百林大夫
贺百林医生暂时不接受网络咨询
贺百林的咨询范围: 胃肠肛门疾病,中医内妇儿科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