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脚后跟痛怎么办?
发表者:江亚 3114人已读
一、脚跟疼及成因
脚跟疼(也叫足跟痛)是指一侧或两侧脚跟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
常见成因:骨刺、跖腱膜炎、足跟脂肪垫变薄等。
二、临床表现及治疗
(一)骨刺:老年患者居多,当足跟痛时,X光片可见跟骨结节处有骨刺形成。
临床表现:主要是足根压痛,行走时脚跟不敢用力,伴针刺样疼痛感,活动一段时间后,症状通常会有所缓解。
治疗:矫形鞋垫。矫形鞋垫可以对患处进行减压,缓解甚至消除疼痛。
(二)跖腱膜炎:脚跟疼90%是由跖腱膜炎引起的。跖腱膜炎是足底筋膜连接脚跟的部分反复损伤导致的细微撕裂,引发无菌性炎症。往往发生在久立或行走的工作者,疼痛是因为跖腱膜纤维反复断裂及修复。
临床表现:晚上起夜、早晨起来最疼,久坐起身也疼。
治疗:牵拉训练+冲击波+矫形鞋垫,偶尔会用到打封闭治疗,极少用手术治疗。牵拉训练需要每天坚持,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冲击波需按要求到指定的医疗机构做4-6次治疗,尤其在大城市,交通拥挤,很麻烦。矫形鞋垫可以方便、快捷、长效地对患处实施保护,这样可以有利于患处炎症吸收及愈合。
(三)跟垫痛:跟垫痛是因为足跟脂肪垫变薄引起的,患者多为老年人。年轻时,跟垫较厚,弹力强,可以吸收振荡。老年时,跟垫变薄,弹力下降,跟骨在几乎无衬垫的情况下承担体重,易引起足跟痛。
临床表现:骨头有触地的感觉,没有缓冲,整个足跟下方都有压痛。
治疗:穿减震很好的厚底鞋,特殊硅胶跟骨垫,矫形鞋垫。
总之,脚跟疼虽说是症状简单,但是给人们带来的是诸多的生活不便。出现脚跟疼痛后,应尽早治疗,尽早矫正,通过矫形鞋垫矫正的最佳时间为发病3个月内,3个月内矫正效果最好,疼痛可以完全消除。拖延时间越长,矫正越麻烦,效果还未必理想。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发表于:2018-01-31 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