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推荐热度 3.1
在线服务满意度 暂无
在线问诊量 344
诊前须知
肾上腺偶发瘤
发表者:孙建涛 1199人已读
肾上腺偶发瘤
肾上腺偶发瘤(adrenal incidentaloma AI,)是指临床无明显内分泌异常症状、因常规体检或与肾上腺疾病无关原因检查发现的肾上腺肿瘤。其中良性无功能性肿瘤约占70%,这类肿瘤并不引起严重后果,可以随访观察
(一)肾上腺偶发瘤的病理分类
肾上腺偶发瘤病理分布较广泛,包括腺瘤、嗜铬细胞瘤、髓样脂肪瘤、肾上腺囊肿、皮质腺癌、转移癌、血肿和其他少见的肿瘤。有报道:腺瘤占4l%,转移瘤占19%,肾上腺皮质癌占10%,髓样脂肪瘤占9%,嗜铬细胞瘤占8%,其他的少见肿瘤通常为良性疾病,如囊肿等。
(二)诊断
1.诊断AI首先应考虑肿瘤的良恶性。
(1)在肾上腺偶发瘤中,恶件肿瘤的发生率很低。
(2)CT检查最重要:肾上腺腺瘤体积小、界限清晰、密度均一;体大、形状不规则、轮廓模糊、向周围浸润、密度增高通称提示为恶性。(3)肿瘤密度大于10-20 Hu,恶性可能大。
(4)原发性与转移性肾上腺恶性肿瘤的鉴别主要依据两点:
Ⅰ 转移性肿瘤通常双侧多见;
Ⅱ 转移性肿瘤多继发于其他肿瘤,如肺癌、胃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等。
(5) 肾上腺皮质癌(ACC)是肾上腺原发性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类型,约占AI的14%。
(6)亚临床内分泌功能的AI(约20%):目前对SCCS腺瘤是否手术存有争议。目前认为,对合并代谢性疾病的SCCS腺瘤患者行手术治疗是合适的。偶发性Pheo和醛固酮瘤(APA)因存在高血压危象和高醛固酮血症心肾损害的风险,均应手术治疗。
2.判断肿瘤发生的组织类型:皮质肿瘤,髓质肿瘤或是其他类型。髓质肿瘤以嗜铬细胞瘤最常见,皮质肿瘤包括库兴综合征,醛固酮瘤,皮质癌等。
3.判断肿瘤是否具有内分泌功能:在肾上腺偶发瘤中大多没有内分泌功能,部分病例内分泌活性较低,呈亚临床性肿瘤;亦有部分病例平时表现为无功能、无内分泌活性的静止性肿瘤,而在手术中表现出内分泌活性。
⑴嗜铬细胞瘤:在肾上腺偶发癌中以静止性嗜铬细胞瘤居多,缺少典型的阵发性高血压和头痛、心悸、多汗等症状,容易误诊或推迟诊断,
⑵库兴综合征:临床上尚未明确库兴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亚临床自主分泌糖皮质激素肿瘤。其标准试验为大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小剂量地塞米松试验为夜间口服地塞米松l mg,测次日8时血浆皮质醇,若服药后上午8时血皮质醇小于llO.4 mmo∥L为被抑制。是皮质醇症确定诊断最有价值的指标。大剂量地塞米松试验用于皮质醇症的病因诊断,方法与小剂量地塞米松试验相同,只是将服用剂量增大至8 mg,血皮质醇降至对照日的50%以下为被抑制。24 h尿游离皮质醇能比较客观地反映皮质醇的分泌量。
⑶醛固酮瘤:有高血压的AI患者,应测定血钾,血浆醛固酮与血浆肾素活性(PAC—PRA)的比值,比值大于30提示自主分泌醛固酮的肿瘤。
三 治疗原则
①直径≥4 cm者更易发展为功能性肿瘤,应采取手术治疗,肿瘤体积>6 cm,恶性可能性大,主张尽早手术;
②有内分泌功能的肾上腺偶发瘤,应首选手术治疗;对SCCS腺瘤是否手术存有争议。合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SCCS腺瘤患者应行手术治疗
③年轻患者,因随访费用及疾病困扰,手术;
④双侧病变者先切除一侧,对侧密切随防;
⑤肿瘤直径<4cm、偏良性、无功能者,如患者年龄较大可密切观察,并行B超、CT随访检查。
⑥对性质不明的AI采取更积极的手术态度。
本文是孙建涛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发表于:2013-10-28 16:38
网上咨询孙建涛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