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输血的风险有哪些?
发表者:张临友 895人已读
输血所致疾病传播:
输血或血液制品都有传播疾病的风险。常见的有: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EB病毒感染、黑热病、回归热、丝虫病等;
另外,还有因血液被细菌污染的败血症。
虽然供血者的选择和血液样品的检测使输血的安全性有了很大改善,但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的危险性仍然存在,原因在于:
1.病毒感染到产生抗体之间存在时间差;
2.检测技术的灵敏度的限制;
3.不断有新病毒的出现。
因此,医务工作者在为患者输血前,要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严格进行供血者体检,生产血制品过程中严格灭活病毒,主张应用更为安全的自体输血。
输血所致过敏反应:
为了治疗很多疾病,都需要采用输血来进行治疗。很多患者在输血的过程中,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可能会出现输血过敏的情况。而出现输血过敏,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那么输血过敏后应注意什么呢?
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时,常常会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症状,在出现这些异常的时候,应该马上通知医生,立刻进行相关的处理。
如果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较为轻微的过敏反应,比如皮肤潮红和瘙痒,这样可以减慢输血的速度,或者适当的服用一些抗过敏的药物。
如果患者出现的过敏症状较为严重,应该马上停止输血。对于出现休克和呼吸不畅的患者,需要马上吸氧,并切开气管或进气管插管,进行抗休克的治疗。如果出现了昏厥或者呼吸暂停,则需要马上的进行肾上腺素的皮下注射,或者马上使用一些抗过敏药物和激素进行治疗。
患者在出现输液反应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包括了过敏反应以及溶血反应。过敏反应主要是患者属于过敏性体质,在输液过程中在体内形成了过敏抗原而引起的。而溶血反应则是最为严重的一种,主要是因为输入了一些变质的血,或者输入了异型的血,而导致患者出现身体的异常症状。
本文是张临友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发表于:2020-04-26 19:46